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保障“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近年来,人民论坛持续关注国家治理领域的重点问题,“习近平大国治理思想”“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党的全面领导与新时代国家治理”等策划重磅推出,在关注国家治理新方向的同时,也发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还面临许多难题亟待破解:基层党组织还存在软弱涣散、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党性意识淡薄等问题;在基层治理中,由于信息无法互联互通而存在的“信息烟囱”问题;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短板逐渐凸显,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风险化解能力、干事创业能力等亟待提升;在个别地区个别领域治理效能较低,治理缺乏必要的层次性、灵活性,与高效能治理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城市空间集聚的风险防控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弱项,使得治理力量向基层下沉……
近期,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关于基层治理创新,专家学者、党政干部、企业家和社会各界最关注哪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哪些领域、哪些问题上有所突破创新?本期“特别策划”在此前系列策划的基础上,聚焦国家治理领域若干重大问题的新表现新特点,探讨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期深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规律的认识。
迈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如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如何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
基层如何实现高效能治理,面临哪些新问题、新挑战?
如何更好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基层网格化治理如何创新完善,未来走向何方?
特大城市风险防控的智能化治理之路怎么走?
新技术如何为基层治理赋能?
党员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如何提升?
……
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党的全面领导规律的认识需要深化。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最为关键的是要推动公共权力内部合理关系架构的进一步形成,如何使公共权力边界明确又运行有效,公民权利普遍确认又切实落实,值得思考。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对社区风险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城市社区如何更有韧性、安全性以及基层治理如何更精细化、智能化,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也是未来基层治理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不仅要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而且要不断增强其发展性和创新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牢靠而持久的制度保证。”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懈奋斗,破解治理难题,创新治理思路,让制度更加成熟,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