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个别基层干部“江湖习气”的表现与治理

王洪树 《 人民论坛 》(

    【摘要】少数基层干部的“江湖习气”实质上是封建宗法家长制的现代残余,是极端自由主义在基层的泛滥,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是党性不纯的突出表现,是基层非正式的政治亚文化。其具有草根性、诱惑性、私利性、封闭性、腐蚀性等特征,严重恶化了地方基层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动摇了治国理政的政治基桩。对此,我们应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塑造基层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关键词】基层干部  江湖气  从严治党  政治生态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在基层调研中,笔者接触过来自各个岗位的不少基层干部,偶尔发现少数基层干部在管人治事的过程中有一股“江湖习气”,也有人背后称之为“匪气”。而翻阅纪委通报,也常能看见对某些违纪者“放弃党性修养,大讲‘江湖习气’,与‘围猎者’称兄道弟,公权私用,搞权钱交易”的定性化描述。针对这些不良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那到底什么是少数基层干部的“江湖习气”?其根源、表现和危害是什么?如何根除“江湖习气”?这些问题引人深思、令人警醒。

    少数基层干部“江湖习气”的本质和特征

    面对少数基层干部的“江湖习气”,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好得很:“江湖习气”是基层干部主动接近群众、团结同事、敢干事、有魄力和有能力的具体表现,是人格上的豪爽豪迈,工作上的大刀阔斧。有人认为糟得很;“江湖习气”漠视法纪,搞团团伙伙,是结党营私,是拉山头和搞圈子,严重恶化干群关系和政治生态。对“江湖习气”认知的大相径庭,根源在于人们对“江湖习气”的本质和特征缺乏深刻清晰的理解。

    究其实质来看,基层干部中的“江湖习气”是封建宗法家长制的现代残余,是极端自由主义在基层的泛滥,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是圈子文化、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外在表现,是党性不纯的突出表现,是基层非正式的政治亚文化。它具有一系列鲜明特质,既极易彰显这些基层干部的个性特征,又对其他干部具有很强的社会腐蚀性。一是草根性。“江湖习气”专注于血缘、地缘、学缘,热衷于家族抱团、桃园结义,表现为称兄道弟,亲热之至。二是迷惑性。高举人间亲情、兄弟大义,日常迎来送往、推杯换盏,使个别基层干部倍感情义温暖,渐入温柔之乡。三是中心性。上下有等,尊卑有别,崇尚山头,紧跟“老大”“老板”和“大哥”,独立人格丧失,个体政治依附。四是松散性。靠私情假义为纽带,以非正式规则为约束,订立表面牢固实则不堪一击的攻守同盟,常常表现为树倒猢狲散。五是私利性。因利而聚,因势而生;利尽而情义无,势颓而团伙散。六是封闭性。血缘亲缘,团团伙伙,等级森严,排斥异己。七是腐蚀性。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国家公器,私相授受,公权私用,中饱私囊。八是脆弱性。鬼鬼祟祟,魑魅伎俩;从严治党,邪不压正;清风徐来,浊气自散。

    基层干部一旦沾染上“江湖习气”,往往在三个向度上表现为三种类型。对上级,以紧跟领导、谋取权力为核心,表现为权力型江湖义气,形成干部群体中的权威式帮派圈子。个别基层干部,整天琢磨和分析上级,处心积虑思考“如何跟对人”“如何跟紧人”。政治投机,成为少数基层干部个人成长的成功体验和思维定势,心中思虑的是如何极尽所能地讨好上级。对同事朋友,以“亲”“情”为幌子,官官相惠,利益均沾,表现为亲缘性哥们儿江湖义气,形成干部群体中的情义性帮派圈子。个别地方干部热衷于拜把子、结兄弟、攀亲结义。以情义代替原则,政治上相互依靠,经济上彼此利用,在一些地方形成盘根错节的地方政治势力堡垒和小山头。对下级和群众,以自我权势为基础,以谋取利益为核心,表现为名为哥们儿实为趋利型的“江湖习气”,甚至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作风霸道,对群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对下级说一不二,唯我独尊,大搞“独立王国”,最终导致公道沦丧,正义不彰,落得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机关算尽反而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江湖习气”滋生蔓延的成因

    在基层,“江湖习气”是非主流的政治现象,存在于个别地方和个别基层干部当中。但是,它危害极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追根溯源,“江湖习气”滋生蔓延的原因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剖析。

    价值立场维度,个别基层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三观”错乱、党性严重不纯、政治野心膨胀。不信马列,信鬼神。宿命论盛行,揣摩天意,琢磨上意,枉顾民意。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认知混乱、信念动摇、信心不足。个别基层干部在面对人民群众的时候,想到的不是如何为人民服务,而是如何为自己的“人民币”服务;面对权力,想到的不是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而是权力的任性,“一把手”等同于“老大”,“第一责任”成了“江湖地位”。面对组织,想到的不是组织的栽培,而是自我的贡献,官本位思维盛行,要地位,要待遇,视官场为“江湖”,“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

    传统文化维度,个别基层干部深受封建朋党政治影响,热衷于拉圈子、建山头和搞宗派。“探究中国政治生态中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的根源,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分析中国古代的朋党现象。”个别基层干部抛弃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专注于厚黑学性质的糟粕。对拉帮结派的朋党政治情有独钟,在实际工作中热衷于拉各种小圈子,苦心经营,呼朋唤友,暗箱交易,不讲法纪,只讲利益。建各种小山头,或占山为王、颐指气使,或人身依附、马首是瞻,不讲原则、只讲“尽忠”,上下级关系蜕变为君臣父子、门客家奴或帮派关系。搞宗派活动,不讲政治,只看门阀;党同伐异,同而不和。

    社会环境维度,个别基层干部乡土情结深厚,受困于各种私人情义。乡土熟人社会中的亲情、友情以及各种缘分成为个别基层干部绕不过、迈不了的社会门槛。提携亲朋,照顾同乡,成为他们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原则。私情旧义,常常能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诱导他们舍大家为小家,舍公意为私利。不仅如此,熟人社会乡土人情,还会使他们的内心得到慰藉,对行为作出所谓“合理性”的自我论证,深陷江湖义气而不自觉。

    现实挑战维度,部分社会势力不断对基层干部“围猎”。基层社会,分化的社会力量总是试图借助基层干部的管理行为谋取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声势上前呼后拥,抬轿子,吹喇叭;物质上请客送礼,政治献金;情感上“大哥”“老板”,极尽亲热;精神上拉拢吹捧,恭维溜须。真可谓想干部之所想,急干部之所急,鞍前马后,私情温存。最终少数干部被捧上了天,成为他人谋利的工具。

    “江湖习气”的危害不容小觑

    基层的“江湖习气”,虽远在庙堂之外、但近在百姓身边,虽少数干部为之,但恶化地方基层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如不加隔离和遏制,会动摇治国理政的政治基桩。《军谶》曰:“群吏朋党,各尽所亲;招举奸枉,抑挫任贤;背公立私,同位向讪,是谓乱源。”

    “江湖习气”对少数基层干部本人犹如“政治鸦片”,导致其“三观”迷失,丧失党性。拉帮结派,政治依附,“跟对人”成为谋职晋升的政治思维定势。沉迷于“大哥”“老板”的称呼,政治虚荣心作祟,政治野心膨胀,深陷腐败窝案之中而难以自拔。既害己:没有独立人格,沦为他人的跟屁虫、小马仔、捞钱平事的玩偶和工具,表面光鲜,实则苦涩。又害人:祸害亲朋,人伦尽失,对上不能侍奉父母,对下愧对妻儿。

    “江湖习气”对少数基层干部的身边人犹如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对于干部群体,“江湖习气”形成的染缸文化,会感染或者腐蚀党性不强、立场不稳、方向迷失的部分基层干部,最终使党和政府辛苦培养的干部走上政治不归路。对于亲朋好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表面上家族繁荣,但窝案频发,亲朋好友锒铛入狱。对于人民群众,身边的“恶霸”“蝇贪”对所谓兄弟“有情有义”,就是对党和人民背信弃义、无情无义。“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江湖习气”对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犹如不断扩散的“癌细胞”。“江湖习气”严重背离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损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政治根基,恶化了干群关系,破坏了党内正常政治生活,使党内生活庸俗化、功利化。“江湖习气”严重恶化了选人用人政治生态。地下组织部长盛行,甚至形成“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了班子不如进圈子,进了圈子等于进了班子”的怪现象。“江湖习气”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内部的正式政治权威,严重削弱基层党组织和政府的向心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圈子层叠,山头林立,必然损耗治理合力,难以出台科学公正的公共决策,最终既没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也没有政治向心力,干事创业的战斗力也势必削弱。

    “江湖习气”对于社会则犹如跨不过的“天花板”。少数基层干部编织圈子、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形成了处于社会暗流状态的封闭权力体系。在“江湖习气”涵盖的圈子范围内,是哥们儿义气,豪气干云,痛快办事,围绕权力和利益订立攻守同盟,谋取少数社会人士或群体利益的最大化;而在“江湖习气”涵盖的圈子范围之外,则互相推诿,办事拖沓,竭力排挤,甚至相互倾轧、残酷打压。“江湖习气”与圈子山头相叠加,则“板结”成各个具有排他性的封闭利益集团。“江湖习气”严重危害社会公平,严重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人民群众政治冷漠和政治不信任在底层蔓延,个别地方深陷“塔西陀陷阱”,助长了社会腐败,使得个别地方“蝇贪”不绝,严重损害社会风气。

    “江湖习气”对地方治理与发展则犹如“绊脚石”。“江湖习气”实行的是潜规则,与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严重抵触;“江湖习气”重视的所谓哥们情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江湖习气”尊崇的是“大哥”“老板”,与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渐行渐远;“江湖习气”谋取的是狭隘私利,与公共权力源自人民和服务于人民的性质背道而驰。这就导致地方治理中是非善恶观念混淆,政令不通,政策难以执行,群众被隔绝在利益分享之外而对发展漠不关心。在“江湖习气”盛行的地方,地方治理与发展则如死水一潭。

    如何治理少数基层干部的“江湖习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少数基层干部“江湖习气”的形成和蔓延,既有干部个体修养不够、认知偏差和行为失据的原因,也有个别地区负面政治生态的耳濡目染。所以,基层干部中“江湖习气”的治理需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加强思想教育,培育正确“三观”和提升党性修养,是从价值层面根除基层干部“江湖习气”的治本之策。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一方面,基层干部要加强自我修养。主动净化朋友圈,纯洁社交圈,以党员干部身份自警自励自律;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坚守民本思想,正心修身,律己持家,清廉为官;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感受真理的强大力量,拥有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人民立场、科学的方法论;学习革命文化和建设文化,不居功自傲、勇于开拓,不封闭狭隘、大搞五湖四海,常思创业之艰、守业之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基层管理中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强大的人格力量赢得同事的敬佩和人民群众的认可。持之以恒修身立德,“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要常抓不懈,将政党的价值目标内化为党员的理想信念,以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仰,解决广大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的“总开关”问题,使基层干部扎根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改进和优化干群关系。此外,还要特别加强基层干部的政治忠诚教育。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根本要求。“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要摒弃“跟对人”的封建政治依附思维,坚定“跟党走”的政治境界。

    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加强约束与惩戒,是从制度层面消除基层干部“江湖习气”的坚实保障。基层干部要强化对道德的体认,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道德价值体认的强化,势必激发基层干部的自律意识,努力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远离和抵制少数基层干部的“江湖习气”。自律还需要他律的强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为此,要破潜规则。大力打击霸道作风、山头主义、圈子文化,让“江湖习气”在基层管理中无处遁形,强化政治威慑力。要立明规矩。明规正纪,把纪律、制度和法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法制的刚性约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以“铁”的纪律消除潜规则生存的社会空间,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基层干部恶性“江湖习气”案例,决不允许和严厉打击少数基层干部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和拉帮结派。

    弘扬主旋律、提倡正能量、严肃党内生活、强化人民监督、重塑基层干部行为作风,是从政治生态层面根除基层干部中“江湖习气”的关键举措。弘扬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摒弃封建糟粕文化,回归党的民主传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从“官本位”的迷恋权力和迷信权威中解放出来,走向“人民中心”和“人民主体”的现代政治理念;从政治依附中摆脱出来,挺直腰杆,站稳身形,以独立政治人格勇担职责使命,建立高尚、纯洁、正直、和谐的同志关系,绝不允许拉帮结派的封建陋习腐蚀基层干部的身心和灵魂。提倡正能量,基层管理中选人用人反对“任人唯亲”,坚持五湖四海、不拘一格,任人唯贤、德高位重。破除圈子文化,打破山头主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清爽为官,明白做人。基层干部要珍惜名节、注重操守,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以好干部的标准引导基层干部的发展取向,优化基层政治生态。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和政治生活,切实开好“三会一课”,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强化基层干部的政治修养、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使基层党内生活、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形成良性循环。“党内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人民参与管理,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此,基层干部知荣辱、明进退,学习有榜样、用权有监督、行为有底线,自觉抵制“江湖习气”,不断改善基层政治生态。

    大力推动市场经济社会发展,消减封建主义存在的土壤,是根除基层干部“江湖习气”的基础性工作。内在包含“江湖习气”的封建主义宗法政治、朋党政治,存在的根基是封闭僵化的乡土社会,血缘、亲缘将所有人固锁在既有的社会生活和权力关系格局之中。深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使自结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走向衰落;在提供丰富物质资源的同时,市场经济发展也会以人员的流动、权力的分散、主体的平等、法治的推行,不断消融封闭血缘、亲缘、地缘对人的限制和宗法规则对人的约束。少数基层干部“江湖习气”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将逐渐不复存在。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将从根源上彻底消除“江湖习气”,使之成为“明日黄花”。

    塑造基层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少数基层干部的“江湖习气”,事虽小,危害大。遗祸无穷,严重危及干群关系,恶化基层政治生态,激化社会矛盾冲突。所以,对于基层干部中的“江湖习气”,要标本兼治。从严治党,强调惩戒以治标,遏制“江湖习气”在基层干部中的蔓延;思想教育、政治文化改造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治本,使基层干部主观上远离“江湖习气”,客观上受到人民的民主制约与监督,难以寻觅到“江湖习气”的社会生存土壤。基层治理风清气正,底层社会朗朗乾坤。“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

    (作者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制度优势、效能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VYJ500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求是》,2017年第1期。

    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③《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月14日。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⑦廖德凯:《“江湖习气”靠什么治》,《党建视野》,2018年第4期。

    ⑧许金晶:《宗法社会与朋党政治》,《第一财经日报》,2016年11月25日。

个别基层干部“江湖习气”的表现与治理
驻村帮扶干部角色错位的几重根源
村干部职业化的动因与成效
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规范与监督
强化对直播带货的柔性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