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基建对中西部产业转移规划的重要性

周亚同 李治宇 《 人民论坛 》(

    【摘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当前经济增长、打牢长远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到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示范区创新创业,同时优化政策体系,加强各部门服务联动,合理布局新基建,推动中西部地区稳健发展。

    【关键词】新基建   中西部地区  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新基建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新契机,也是我国加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起点。中西部地区可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精准把握中西部产业转移规划及实施的目标任务、示范标准、内涵要求、发展定位,结合实际建设示范区,致力于打造开放机制完善、产业结构优化、服务效率较高、示范效应突出的产业承接体系;根据产业转移趋势,明确产业承接重点及实践方向,做好承接区域总体布局,增强当地加工贸易产业发展能力;发挥经济协会作用,为产业链上各项目落地提供服务,落实产业转移目标。

    新基建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规划及实施带来的影响

    实现全国各地区均衡发展的目标。当前,我国针对中西部地区加码重大基建,推行产业承接转移政策,填设综保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2019年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9年前三季度GDP数据显示,中部六省GDP增速全部“跑赢”全国,西部地区表现抢眼,云南、贵州、西藏GDP增速位列全国前三甲。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比率较大,尤其是基建工程奠定GDP增长强势基调。基于此,在中西部产业转移规划和实施进程中推进新基建,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全国各地区均衡发展目标。

    有效解决中西部地区民生短板问题。新基建是在传统基建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基建主要包括机场、公路、水利设施、港口、铁路等建设项目,新基建一般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领域。新基建可以拉动中西部地区就业,有利于中西部地区改善就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积累中西部地区发展经验。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各地纷纷响应,新基建项目陆续发布。截至3月11日,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新基建成为此次重点项目建设的关键词。加快推动新基建发展,更好发挥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推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再上新台阶。

    新基建打造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规划及实施阻力

    新基建设施要与服务对象匹配,通过产业转移规划科学发展。这就需要立足中西部地区,对新基建打造产业转移规划及实施阻力进行分析,为拓宽有关产业科学转移规划实施路径奠定基础。

    产业资源科学调配效率较低。在国际产业转移、国内区域城镇化布局发展的背景下,资金、劳动力、技术等产业资源存在向东部地区聚集的现象,劳动密集型企业快速发展,有效提升了该地区的就业率,成为助推东部地区发展内在动力。中西部地区人口跨区域迁移,以城镇、工业为导向实现就业目标,生产要素布局不合理,影响了中西部地区产业资源科学配置成效。

    产业转移布局不合理。伴随着技术、劳动力、资金的产业规划及门槛的不断提升,中西部地区渴望通过产业转移提高经济效益,赋予当地产业转移活力。受技术、交通、区位、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制造业、纺织业在东部地区较为集中,区位资源存在一定粘性的资金密集型企业率先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加大了当地产业合理布局难度,影响当地的经济、环境、人文等同步发展。

    影响中西部地区生态安全,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一方面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另一方面加速劳动力外流。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量较少,使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萎缩,降低中西部地区就业容纳能力。这会形成产业流入、人口流出的循环模式,在该模式中产业、人口迁移有别于传统观念,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很难转化为当地城镇化发展及经济建设动力,继而影响新基建背景下的中西部产业转移规划及实施成效。

    充分利用新基建打造中西部产业转移实施路径

    新基建活力较大,具有弥补传统基建短板的积极作用,可以助力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科学规划及实施。这就需要中西部地区在发展进程中秉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的原则,结合当地综合发展需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产业转移规划,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西部地区产业示范区创新创业。坚持“一盘棋”的产业转移规划及实施理念,从抓住制造业、做强实体经济、提倡优势互补等角度出发制定相关政策,发展产业示范区,以示范区为依托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优化配置当地产业资源,提高产业资源利用率,通过资源合理调配完成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规划及实施任务。

    合理布局新基建,助推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规划与发展。推进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进程中的能源通信、交通物流、公共服务、产业园区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城乡一体、产城融合、依城促产、以产兴城的实施路径,规避区位、交通、技术等因素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规划及实施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新基建赋予中西部地区产业合理布局能力,同时增强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实力,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吸纳更多劳动力,解决当地民生问题,推动中西部地区稳健发展。除此之外,中西部地区还要深入理解政策内涵,找准产业承接转移政策规划及实施的关键,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通过新基建提升当地营商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同时完善配套产业管控标准、机制、体系,营造公正、和谐、稳定的产业转移规划及实施氛围,继而在新基建背景下落实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规划及实施的综合管控目标。

    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中西部地区可发挥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同时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协调对接,建立产业合作发展平台。通过深化合作、调配资源,推进重点新基建项目的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创新合作模式的同时跨区域实现产业转移规划及实施目标。

    优化政策体系,加强部门联动。新基建作为有别于传统基建概念的工程项目,要与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规划及实施目的一致,发挥有关项目的承建优势,有效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此,要不断优化新基建背景下的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体系,加强省际合作、部门联动,立足于就业、财税、融资等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根据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空间、时序,进行规划设计,摒弃高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模式,通过各部门服务联动、统筹协调、强化领导、高效监管、科学示范,使中西部地区通过新基建达到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

    (作者分别为河北地质大学经贸学院讲师;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域合作治理中的府际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6BZZ077)的成果】

    【参考文献】

    ①赵康杰、王娜:《中西部资源型地区承接东部三大经济圈产业转移研究——以山西为例》,《晋阳学刊》,2019年第4期。

    ②史恩义、王娜:《金融发展、产业转移与中西部产业升级》,《南开经济研究》,2018年第6期。

    ③杨花英:《湘西州吉首市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

新基建不是“特效药”而是新动能
新基建对中西部产业转移规划的重要性
疫情对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影响
农业科技成果落地难,如何破解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及法律保障
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