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署名文章

民生周刊 2024年11月25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以优质气象服务构筑气候风险坚实防线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 巢清尘 《民生周刊》(2024年11月25日 第 06版)

    气候变化已成为横亘在人类社会发展面前的一座大山。今年11月24日凌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在阿塞拜疆巴库落下帷幕,大会就气候资金新的集体量化目标、《巴黎协定》第六条国际碳市场等关键议题达成了“巴库气候团结契约”相关协议,为进一步落实《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注入了提高雄心的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提供优质气象服务以应对并化解气候风险,是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空间范围及持续时间发生改变

    —拨云见日:洞察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4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声明”指出,2024年前9个月的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4℃,再创历史新高。1970年以来的50年是过去2000年以来最暖的50年。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1961—2023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达到每10年0.30℃,1901年以来的10个最暖年份中除了1998年外,其余9年均出现在本世纪。

    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频趋强,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2023年7月我国京津冀地区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过程,2024年10月底西班牙遭受破纪录洪水。

    持续的气候变化使得粮食产量波动风险加大,造成粮食供应减少和粮食价格上涨,影响粮食安全、人类营养和生计;气候变化通过直接或间接路径对人群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还造成精神疾病上升和过早死亡;气候变化使得多年冻土退化明显,威胁青藏铁路、公路等重大工程的安全运行;气候变化直接影响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对能源安全稳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气候变化问题与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交织叠加,使得气候风险的聚集、连锁、放大效应明显,人类面临的风险挑战愈发严峻。

    —科学探索:厘清气候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自从地球诞生,气候就一直在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时常发生,为什么现在社会各界如此关注气候变化?为什么现在极端事件更加强发频发广发?幕后推手主要是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通过地球能量收支影响着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系统变化。前者包括太阳活动、地球轨道参数变化、海陆分布、火山活动,以及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如海陆气相互作用等。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大气气溶胶浓度变化、土地利用和陆面覆盖变化等。

    观测和研究表明,地球诞生之初,太阳的辐射输出比现在低30%。从1850—1900年到2010—2019年,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升温是1.07℃。温室气体贡献了1.0℃—2.0℃的增温,其他人类活动因素(主要是气溶胶)贡献了0.0℃—0.8℃的降温,自然因素的贡献在-0.1℃—0.1℃之间,内部变率在-0.2℃—0.2℃之间。

    因此,人类活动是工业革命以来地球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并且人类活动对1971年以来海平面上升、1951年以来北半球春季雪盖减少、21世纪以来格陵兰冰盖融化也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更多证据还表明,人类活动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空间范围及持续时间发生改变,大大增加了一些地区发生热浪的概率,对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尺度的强降水增强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尽管寒潮、极端低温等冷事件的发生频率有所减少,但极端冷事件综合强度并未减弱。全球变暖会改变大气环流形势,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若将全球气候系统比作一个巨大的钟摆,其左右摆动的极限幅度则象征着冷暖事件的极端程度。在全球变暖下,这个钟摆的摆动幅度非但没有减小,反而有所增大,意味着极端热事件与极端冷事件均有可能发生,只不过极端热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将更为显著。

    冷空气主要停留在高纬度极地地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增温速度是全球的2至3倍,由此北极涡旋减弱,西风带波动更加剧烈,经向型环流更加突出,相当于原来极地附近的“围挡”被破坏了,极地冷空气更容易分裂南下影响中低纬度地区,增加了极端冷事件发生的可能。

    中国行动为全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

    —政策引领:锚定“双碳”目标

    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视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坚定不移地走在绿色低碳转型的前沿。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彰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更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系统的政策措施。从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十四五”专项规划等政策文件,到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一项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促进我国向绿色低碳的未来稳步前行。

    —减缓策略:绿色低碳转型

    在减缓气候变化的道路上,中国以绿色转型为引擎,推动能源结构深刻变革。截至2023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15.1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比重超过50%,风电、光伏平均利用率分别高达97.3%和98%。同时,中国还注重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通过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等措施,大幅降低了火电平均供电煤耗,减少了煤炭消费带来的环境压力。

    通过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等创新举措,中国成功降低了火电平均供电煤耗,有效减轻了煤炭消费对环境的压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异军突起,更是为中国绿色转型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大关,市场占有率跃升至31.6%,绿色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高达95%,展现了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非凡成就。

    —适应措施:增强气候韧性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适应与减缓同等重要。我国高度重视早期预警系统建设,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网络,实现了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精准预测和及时预警。各省级气象部门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警准确率和提前量均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应对气候灾害的能力。

    我国积极推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通过优化城市排水系统、加固防洪设施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韧性。加强了农业、水资源管理等关键领域的适应能力,推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通过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森林碳汇试点建设等措施,显著提升了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气象部门是防灾减灾中至关重要的第一道防线

    气象部门作为国家提供气象服务的“眼睛”和“耳朵”,是防灾减灾救灾中至关重要的第一道防线。

    —预警先行:发挥好防灾减灾的“发令枪”作用

    气象部门深知预警信息的重要性,是防灾减灾的“发令枪”。不断强化气候监测与预警能力,利用先进的卫星、雷达等监测设备,结合人工智能、数值预报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精准监测和预测。同时,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努力让预警信息覆盖每一个角落,为公众争取宝贵的防灾准备时间。

    例如,面对台风,提前数天甚至一周提供预报预警,使沿海地区的居民有足够的时间撤离危险区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响应:提升灾害应对能力

    强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完善应急预案,提升了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在灾害发生时,气象部门与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紧密合作,及时为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优质气象服务保障。气象部门通过科学的应急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服务民生:精细化服务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气象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关键领域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气象服务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助力农民科学安排农事活动;在水资源管理中为防汛抗旱提供科学依据;在交通运输和能源供应方面提供交通气象保障与能源安全气象保障。

    同时,关注公众生活需求,滚动发布空气质量预报、紫外线指数等生活气象信息,让气象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民众生活的贴心助手。

    —提升公众意识:共筑安全防线

    防灾减灾不仅是气象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气象部门积极推动全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通过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鼓励公众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了解气象灾害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同时,持续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共同开展防灾减灾演练和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灾减灾格局。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并进、共同努力。气象部门将秉持开放合作、科技创新、公众参与、服务支撑的理念,与全球同仁一道,共同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防灾减灾新篇章。

    相信在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人类定能克服气候变化的挑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安全、美好、可持续的地球家园。这既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当代人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