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2014年6月22日,经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5周年。近年来,“一产”“一带”“一园”已形成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大运河流域文化传承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沿线城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产”“一带”“一园”如何融合发展?怎样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挖掘、阐释及展示利用?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大运河文化讲堂特聘专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咨询委员刘士林。
“一产”“一带”“一园”密不可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民生周刊:这些年,“一产”“一带”“一园”是怎样融合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刘士林:今年对于中国大运河来说,有三个标志性的事件:一是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晋升为世界遗产,今年恰逢10周年纪念。二是2019年5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发布,作为国家首个区域文化战略的大运河文化带横空出世,今年是5周年。三是2019年12月,《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印发,作为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正式开建,到今年也是5周年。
总体上看,10年来,“一产”“一带”和“一园”三大板块,走过了从各自独立到彼此融合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
首先,在“一产”和“一带”之间。当年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后,不少人认为大运河就是“遗产”,主张“保护”和“传承”,排斥“利用”和“发展”。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重要指示,超越了“只讲保护、不讲利用”的思路,扭转了一些地方“只利用、不保护”的功利主义,为打通“一产”“一带”的阻隔,推动两者协调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次,从中国大运河的总体布局看,“一带”是战略和长远目标,是“串珠之线”;“一园”是突破口和示范点,是“线上之珠”。因此,如何推动“一园”与“一带”融合发展,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和推进的。
关于未来融合发展的方向,就是要聚焦发展人文经济。人文经济学的本质特征是“文化发达的地方,经济也繁荣”。历史上的运河城市,大都具有这一鲜明特征。研究和规划大运河人文经济示范带,有利于加强文化保护传承,有助于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
民生周刊: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明确提出“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如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我国首个国家区域文化战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城镇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怎样的影响?
刘士林:在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中,大家常见的是“经济带”,如“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等,大运河是首个和目前唯一的“带状”国家文化战略,目标是探索走出一条文化引领城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在大运河战略体系中,“一带”居于核心地位。“一带”以“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三大战略定位,完整体现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原则,既超越了侧重静态保护的“一产”,也超越了侧重“公共文化”功能的“一园”。进一步说,“绿色生态带”的定位,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更好的生态环境;“缤纷旅游带”的定位,则为世界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了实践路径。
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上,与以往的进校园、进街道、进企业等相比,大运河文化带堪称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活化的集大成之作。
首先是站位高。“一带”不仅是国家战略,还叠加了世界遗产、国家文化公园的功能,是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其次是规模大。“一带”内含1200多项物质文化遗产、450多项国家级非遗、1处世界自然遗产、2处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可以为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试验田,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构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再次是意义重大。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大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重要意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加强运河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除了做好自身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加强“一产”与“一带”“一园”互动和协作协同,这是文化遗产深度参与国民经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
对于城镇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影响,三大板块可谓各有千秋。简单来说,“一产”以最高最严的世界标准,有力推动了运河文化的传承保护;“一带”目前最醒目的贡献是水体和河道治理,有效改变了沿线城镇的生态环境,支撑了城市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一园”则打造了一批文化地标和文旅项目,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而最重要的则是,通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唤醒了人们保护运河文化的自觉,坚定了传承中华文明的自信,这些都将为区域经济和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和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以打造“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为中心,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
民生周刊:推动大运河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挖掘、阐释及展示利用,应从哪些方面探索和发力?
刘士林:我觉得要在这样几个方面加强探索:
一是在精神诠释上要更加具体、生动。以生动叙事的方式和工匠化的专业精神,加强对散落在不同区域、地下、故纸堆和民间的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做好新资料、新文献的编辑出版和传播推广,不断丰富我国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涵。
二是在活化利用中要继续坚持融入城乡空间的基本原则。持续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要特别注意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新型人文城市建设相结合,从赋能城镇化建设的高度,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研究和阐释。积极开展特色文艺创作和特色文旅产品开发,研究提炼不同区域和城市的人文符号、精神标识、审美符号等,并广泛运用于城市更新和历史风貌街区保护,推动其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使文物和文化遗产“活在当下”,使其承载传承的精神融入当代人的生产生活中。
三是要注重吸收借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力避单体城市的传统发展思路,深入研究和构建不同城市和区域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政策及体制机制,统筹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引领不同行政区和行政单元探索文化资源整合和文化市场融合的模式路径,形成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展示集群,形成更大规模、更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并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和协同发展发挥出更加强劲、更加持久的引领作用。
民生周刊:未来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高质量发展,您认为要把哪些问题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
刘士林:一是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以打造“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为中心,再现中华民族书写在大地上这部宏伟史诗的“诗眼”和“画魂”。
二是进一步领会建设主题。不单纯是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也不只是新建一批公共文化设施、运河文化地标及文旅消费场景,而是要牢牢把握“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主题,努力把大运河建成中华民族的“幸福河”。
三是进一步明确未来的重点工作。以“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为重点,深入开展“精神价值挖掘”和“文化展示利用”,打造更加多彩、更加优美、更加璀璨的“文化运河”,把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培养人民高尚情操、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形成改造现实世界的澎湃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