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民生周刊 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首席专家向勇——

让大运河畔“人文经济”兴旺发达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李贤娜 《 民生周刊 》( 2024年09月02日   第 05 版)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提出了这一研究命题。

    大运河流域,自古以来是文化和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如今,大运河沿线35座城市,该如何学习和践行“人文经济学”?如何在“人文经济学”指导下,共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共同开发“大运河IP”?围绕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首席专家向勇。

    重视人文精神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涵育作用,人文资源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人文生活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民生周刊:从苏杭地区“人文经济学”实践中,大运河沿线城市能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

    向勇: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苏杭地区现代与传统结合发展模式的深刻思考,提出“人文经济学”研究范式。

    “人文经济学”着重强调,城市的人文资源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联和相互促进。“人文经济学”赋能现代化城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文精神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涵育作用。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城市人文精神是建设人文城市的核心。一个地方民众的社会信任、伦理秩序、价值追求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塑造地方经济发展根本方向。例如,苏杭地区人文底蕴深厚,社会崇文崇德,民风淳朴向善,这决定了苏杭经济发展的价值本质。 

    第二,人文资源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人文资源作为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的载体,体现了一个地方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人文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既可以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可以与传统产业相融合,促进产品的功能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融合,不断提升传统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强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苏杭地区人文资源丰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整,对新经济形式的塑造作用显著。

    第三,人文生活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地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有品位的生活方式、有内涵的消费观念和有价值追求的行为模式,是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苏杭地区的人们,对人文生活方式的追求形成自觉,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精神生活和人文艺术,造就了苏杭地区独特的人文气质和生活品位。 

    简而言之,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实践中,应用好“人文经济学”,促进人文精神、人文资源、人文生活与现代经济发展共生共荣。

    打造出一条生态秀美、生活富足、人文昌盛的大运河人文经济带,让“人文经济学”在大运河流动起来,在沿线城市流行起来

    民生周刊:大运河沿线35座城市,有哪些资源能够共享共建?各个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怎么协调发展? 

    向勇:在地理景观意义上,大运河是与其他河流、海洋相互连通的物理空间;在文化意义上,大运河则是大河文明的精神空间。两者皆为大运河沿线城市共同的财富。 

    从物理空间视角来看,大运河作为中国南北的地理连接线,是中国文化融合的空间聚集地,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水道。各地区要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出投入状况,有计划地恢复大运河的全线水系,达成水系上的全线贯通,并向南延伸至珠江水系、向北拓展至辽河水系,从而在地理空间和自然环境层面重现大运河的水上景观。 

    不同的城市河段,应兼顾各自的运河功能。在确保防洪、水利以及生态环保的前提之下,有的河段可继续保持航运功能,有的河段适宜发展水上旅游,有的河段则可开展休闲观光。 

    从精神空间角度而言,大运河沿线城市共同享有中国江河文化的特性,拥有流动的文化、包容的文化和共生的文化。以“人文经济学”理论指导挖掘并整理大运河的人文价值、人文资源和人文生活,应明确节点城市与枢纽城市之间的关系,注重整体性与个体性、统一性与差异性的统一融合。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议成立大运河文化发展基金以及大运河文化传承发展管理委员会,全力推动建立大运河人文经济带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示范区。

    要积极探索大运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元交融以及区域协调的发展机制,积极打造出一条生态秀美、生活富足、人文昌盛的大运河人文经济带,让“人文经济学”在大运河流动起来,在沿线城市流行起来。 

    将大运河的人文精神、人文符号和人文品格注入沿线城市居民生活与产业发展之中,强化大运河人文资源与城市更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机融合

    民生周刊:大运河沿线城市应怎样提取和展示中华文明标识,共同开发“大运河IP”,并打造各具特色的地方IP? 

    向勇:大运河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标志之一。要总体统筹整体型大运河博物馆、枢纽型大运河展示馆和节点型大运河体验中心的展示功能,将大运河的人文精神、人文符号和人文品格注入沿线城市居民生活与产业发展之中,强化大运河人文资源与城市更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机融合。 

    第一,共同开发“大运河IP”,要注重提炼与展示大运河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构建大运河文化基因库数据平台。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头是对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大运河文化资源系统开发要建立IP观、产品观、产业观,主要有5种开发方式:一是以原生态、原风貌进行呈现;二是通过影像、数字等技术展示;三是基于文物及其背后故事再创作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等;四是与数字产品、实体产品等衍生结合;五是形成创意集聚的文化产业园、产业群、产业带。

    第二,因地制宜打造地方IP。为避免千城一面,沿线的每一座城市要充分发掘地方核心文化资源,进行资源整合与价值联结。每一座城市都要确定其人文精神和人格化的城市品格,建立“一城一品”“一地一品”的地理标志系统和地方文创IP体系。例如,杭州西湖龙井茶便是地方产品与文化资源有机结合的典范。

    民生周刊:世界上的大河流域,自古就是人才和生产力集聚地。中国大运河未来怎样广聚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并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向勇:大运河流域是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重点建设区域,可成立国家层面、跨部委、跨省市的大运河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机构,统一大运河文化品牌,构建起大运河文化经济资源库。

    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科技创新,构建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培育大运河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型业态,推动大运河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等相关行业深度融合,践行“数智+运河文化”的发展战略,促使大运河沿线城市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大运河人文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统筹大运河沿线城市在培育和壮大新型优质生产力过程中所承担的不同历史使命,优化运河沿线城市的产业结构,建立大运河文化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和消费链。 

    为增强中国大运河的文化认同,可以启动中国大运河文化志愿者计划,推行大运河创意共享方案,推动“运河使者”社会荣誉制度的建立。此外,启动中国大运河创新创业计划,设立大运河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工作站,将中国大运河的文化魅力切实转化为发展动力,把大运河的文化实力成功转化为经济实力。 

    同时,建设国家级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开展国际运河文明交流互鉴活动,推动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与世界知名运河城市进行交流合作,积极促进大运河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对外推广,提升中国大运河的国际形象和全球文明对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