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

民生周刊 2024年08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深入挖掘文化价值 倾力做好保护利用

——湖南汝城县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新路径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 尹怡诚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王亚琴 《 民生周刊 》( 2024年08月05日   第 05 版)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是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集中连片示范县,现存100余处传统村落,其中中国传统村落17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6处,被誉为“中国古祠堂文化之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

    近年来,汝城县深入挖掘传统村落文化价值,构建空间基因图谱,并以此为抓手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示范效应,探索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活化利用的汝城路径,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性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摸清文化资源家底,凝练湘南文化特色

    传统村落基因图谱主要是指将村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要素,运用类型化、图示化的方式,依照其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形成的能够完整记录地域文化历史信息的符号系统和图像集合。

    一是注重传统基因普查,摸清文化资源家底。汝城县聚焦资源禀赋、社会经济、乡风民俗、特色民居、文化遗产等,联合湖南大学、本地民俗协会、乡贤、土专家、老工匠、非遗传承人,全面开展传统村落基因普查,摸清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对于传统村落建立“一村一档”,对于重点建筑建立“一屋一档”,对于非遗民俗、红色故事建立“一事一档”,实施挂牌保护,实行保护对象数字化信息采集和建档建库。

    二是注重基因图谱研究,凝练湘南文化特色。汝城县在调查普查的基础上,从村落、建筑、装饰、技艺、文化等方面系统提炼传统村落风貌特征和基因价值,建立在地性的基因图谱数据库,增强湘南文化辨识度。通过对非遗传承人、传统工匠口述史研究整理,总结传统营建过程、习俗、工艺、材料、工具等特征,尤其如意斗栱、鸿门梁木雕、门神漆画等工艺已经形成特色化地方传统工匠技艺体系。

    相关研究成果编撰形成《汝城县传统村落空间基因图谱》《汝城传统村落中的红色基因》《汝城古村落》等,作为传统村落保护总依据。根据图谱编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建设导则》《汝城县湘南民居建筑标准图集》等,为传统村落保护、修缮、整治、新建提供详细指南。

    加强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旅游融合

    在传统村落发展建设中,应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村落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利用,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产业发展和风貌管控水平。

    一是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实现数字赋能。汝城县相关部门采用倾斜摄影、三维激光扫描等高精度数据采集技术,对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重点祠堂、民居等文保单位进行精细扫描、三维建模,提炼绘制基因图谱体系,数字化留存和展示村落基因特征,依托数据库,建成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17个。针对香火龙、装故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视频、AR、手机APP等数字化展示传承非遗,推进数字技术应用。

    二是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实现品牌赋能。汝城县利用历史文化、建筑风貌等基因图谱元素,挖掘村落旅游潜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打好“红色旅游”牌,结合传统村落红色资源,发展长征精神弘扬传承、红色教育培训、传统文化研学等旅游业态,激活红色基因。打好“民俗风情”牌,利用基因图谱大力推广传统非遗民俗活动,政府对开展“汝城香火龙”“装故事”等活动补助5万元/次。

    目前,汝城县有30个村仍然保留有香火龙、装故事等文化习俗。打好“特色景点”牌,依托传统村落房地产权流转工作,由村委会、群众、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将传统老屋统一流转给市场主体进行专业化运营,引进餐饮、民宿等行业龙头品牌进驻,建成了布衣扎染体验馆、香火龙陈展馆等特色旅游景点,每日可吸引上千名游客打卡消费,带动14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

    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需要政府、村民、乡村工匠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合作。

    一是在村民参与上强调“新”与“旧”结合。在传统村落保护建设中,践行“规划共谋、保护共建、维护共管”的理念,将基因图谱转化为可读性的科普读物,与村民分享,提高其对村落价值的认识和村落保护的意识;采取以工代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推行“老屋认租模式”,引进“新村民”认领老房子,通过发放居住证、增设专岗和代表席位等创新方式,让“新村民”住下来、留下来。同时给予政策扶持,以低门槛、高台阶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和个人创业者,焕发新的生命力。

    目前,吸引新乡贤回村人数为56人,新村民进村居住人数为139 人。

    二是在工匠培训上强调“传”与“教”结合。充分发挥乡村能工巧匠的作用,通过家族传承、拜师学艺等代代相传,形成傅氏木作、叶氏木作、曹氏漆画、周氏土木等工匠传承谱系。同时,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目前共申报非遗传承人53人,对传承人每年补助2000—10000元/人。将传统村落基因图谱纳入乡村工匠培训体系,每年组织乡村工匠和乡村管理人员集中学习培训,聘请地方专家开展传统建筑特点、传统建筑木结构、湘南民居传统营造等课程。

    近三年来,共培训乡村建设工匠6700多人次,其中传统建筑工匠800多人次。

    三是在“三师”(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指导上强调“技”与“艺”结合。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聘请“三师”全方位提供传统村落建设的专业服务,重点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一方面,统筹考虑湘南民居基因图谱特点,由“三师”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指导,形成凸显地方风貌风格的标准技术导则;另一方面,在传统建筑修缮、风貌整治中,引入艺术手段和文化创意,营造美学意境,激活乡村业态,让传统村落既有“高价值”又有“高颜值”。结合美丽宜居共同缔造活动,在沙洲片区探索形成“1个驻镇规划师+N个驻村规划员+1个内业协作员”的全过程陪伴式咨询服务模式。

    (汝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黄旭东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