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全会就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重大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周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向春玲。
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民生周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有何重大意义?
向春玲: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整体推进,关系到应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型。
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而民生的改善又能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民生保障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得到改善。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均衡发展。当前情况下,这五个方面的建设并不均衡,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民生保障还存在短板,社会治理方面还有弱项,不同程度地存在基本公共服务不能完全满足老百姓需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继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是当前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有利于扩大内需。为此,需要积极引导民生领域的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休闲服务健康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可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前提条件,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例如,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指出,“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充分展现了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互促进的关系。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是我们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生周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什么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向春玲:“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的工作方法论。“尽力而为”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现有条件尽最大努力把能做的事情做起来;“量力而行”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超越阶段。
201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抓实在,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2019年5月22日,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2021年2月26日,在谈到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时,总书记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成功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我们也要立足国情,不能超越阶段,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努力避免过于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取向和做法。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提高全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能只讲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不顾改善民生,“只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违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初心。
另一方面,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一定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能好高骛远、吊高胃口,做兑现不了的承诺,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的陷阱。这方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比如,欧盟一些国家就已经落入高福利陷阱不能自拔。我们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就是要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处理好“尽力”和“量力”的辩证关系,既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积极作为,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要立足当前,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绝不能好高骛远,超出发展阶段透支未来,从而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正确认识基本国情,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民生周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何重要意义?实践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向春玲:这个问题是与上一个问题紧密相连的,即民生改善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平并不高,且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还比较大,因此在民生建设方面一定要处理好普及与提升的关系。
一方面,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人口基数,保障民生方面必须将重点放在保基本、广覆盖,加强民生保障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工作,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先富裕起来的人,通过市场化服务、发展服务产业等多种渠道满足其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总之,既要重点做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及化,也要兼顾一些群众更高水平的服务需求。
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民生周刊: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关乎经济发展,关乎千家万户。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但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如何通过完善就业优先政策,稳定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向春玲: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业的本质是指生产资料与人结合后的生产劳动。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就业是每一个劳动者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也是其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提高人力资源的运营效率,是实现就业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反之,就业不足或者失业率较高,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当前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以往更为复杂,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困难问题,解决就业问题难度加大。这就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政府作用,对症下药,综合施策。
一是要坚持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重新审视产业价值,既要看到其经济功能,也要看到其社会功能。立足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能一味追求高精尖,急于“腾笼换鸟”,而是要坚持先立后破,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当前形势下,要重视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和产业,比如制造业、接触性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等,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针对生产成本上升的实际情况,通过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等措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从而维持正常经营,保住就业岗位。
二是推进以创业带就业。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并未改变。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需要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自主创业。鼓励个体经营,在创业担保贷款、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人们对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休闲服务的需求增长很快,这就催生出新的产业及其所需的工作岗位。通过鼓励和支持人们在新的领域创新创业,既能满足社会新需求,又能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业态和新的就业机会。
三是激励互联网平台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和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为更多人提供了新的就业途径和岗位。网络零售、线上教育、互联网金融、线上医疗、在线娱乐等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居家办公、远程办公、兼职越来越方便。应该顺应这一趋势,通过支持发展平台经济,为灵活就业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
技术进步能创造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新更好的工作岗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并取代传统的工作岗位,成为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好科技创新和稳定就业的平衡点,既要坚定不移加快创新,也要实施有效的社会政策特别是教育和社保政策,解决增强劳动人口就业能力和保障基本生活问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要求,注意把握好科技创新和稳定就业的平衡点。
四是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结构性就业矛盾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导致的就业问题。近年来,我国就业保持总体稳定的情况下,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例如,许多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短缺,而一些大学生毕业却找不到工作;进城务工人员的技术技能不能很好适应企业转型、经济发展需要。针对这种情况,高等院校要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为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供人才支持。同时,要特别重视发展职业教育。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人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有效措施。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不被多数社会公众所认可,原因是中等职业学校升入本科比例不高,加之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考公、事业单位招聘和考研时往往容易遭遇学历歧视。随着经济转型,国家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多,职业教育被逐渐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一些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职业院校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政府也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以适应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