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民生周刊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儿童健康核心指标优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畅婉洁 《 民生周刊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5 版)

    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全国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4.5‰、6.2‰,和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6.3%、53%。

    近年来,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全国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4.5‰、6.2‰,和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56.3%、53%,达到历史最优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坚持儿童优先的理念,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分工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儿童健康的目标任务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纳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优先发展领域。开展母婴安全、健康儿童、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等系列行动计划,推动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迈进。”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副司长沈海屏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我国儿童健康核心指标优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以区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提高保健服务的可及性。

    在全国设置两个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布局14个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儿科专科联盟建设,带动提升儿童重大疾病、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水平,减少患者跨省市流动。强化县级医院儿科能力提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与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加强联动,推动儿科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促进优质的儿童医疗资源上下贯通。

    目前,全国共有儿童医院158所,妇幼保健机构3082家。全国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了2.7张,和2015年相比增加了0.27张。全国儿科医师数量增加到20.58万人,和2015年相比,增长了74.4%。

    各地开展孕产期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强化危重新生儿转诊救治,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控措施,开展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聚焦“小眼镜”、“小胖墩”、孤独症等儿童健康问题集中发力,推进防、筛、诊、治一条龙服务,目前全国孕前检查率达到96.5%,产前筛查率达到91.3%,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筛查率都在90%以上。

    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5年前相比下降了30%以上,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征等严重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了23%,全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综合干预前的34.8%降至1.3%,先天梅毒报告例数大幅度下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下降到1%以下,摘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

    我国儿童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优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沈海屏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新期待,努力提升儿童保健和医疗服务能力,强化服务保障,不断提升儿童的健康水平。

    在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方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介绍,北京儿童医院对新疆、黑龙江、河南、河北等地的4家医院给予支持。以新疆为例,作为国家相对偏远地区,输出医院通过专家下沉、管理下沉、技术下沉提升了当地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通过三年帮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在疑难重症救治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三四级手术占比达到了65%。

    “过去孩子看病,比较难的手术可能要离疆就医,现在大部分都留在当地。另外,整个诊疗的整体水平,无论门诊的数量还是急诊的数量都有明显提升。每年大约有三批新疆的医护人员到北京儿童医院进行培训。”倪鑫说,“更重要的是,我们派到新疆的人员,既有学科专家,也有医院管理者,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的发展在当地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在北京市整体儿科就诊过程中,也不是很均衡。”倪鑫表示,“按照北京市政府要求,北京儿童医院支持了10家医院。通过我们在每一家医院派驻专家,使每家医院整体水平都有所提升。”

    对儿童的医疗保障“一个都不能少”,人工耳蜗纳入医保

    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事关民族未来。对于儿童的医疗保障,也体现着“一个都不能少”。

    在6月1日儿童节当天,国家医保局官微消息显示,截至目前,新疆、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已将人工耳蜗植入纳入当地医保报销范围,以帮助听障儿童重返有声世界。

    国家医保局转发《新疆日报》的文章称,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已将未成年人电子耳蜗植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符合0—18岁参保人员确诊为“双耳重度或极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无蜗后病变、无电子耳蜗植入禁忌症条件的未成年人进行电子耳蜗植入时,即可享受医保报销。

    未成年人电子耳蜗植入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意味着新疆地区听障未成年人不仅可以实现就近就医,还可大大减轻听障未成年人家庭经济负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处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电子耳蜗单侧植入的费用较高,进入医保后,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可达70%左右,符合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报销比例会进一步提高。

    电子耳蜗能使全聋患者恢复部分听力,经过语言训练,可与正常人交流。听障未成年人电子耳蜗植入越早,康复效果越好。3岁以内是听觉中枢发育的黄金期,如果听觉中枢长期不能接收声音信号的刺激则会出现萎缩和功能退化。婴幼儿听力障碍一旦确诊,应尽早植入电子耳蜗。

    这位负责人表示,未成年人电子耳蜗植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不仅大幅减少家庭疾病的费用支出,对于听障未成年人来说,能够第一时间植入电子耳蜗,可以让他们尽早享受和同龄人一样的语言环境,破除后期和社会沟通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