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民生周刊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辽宁锦州推进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养老服务

“量身定制”,为居家养老排忧解难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贾伟 □ 特约记者 温旭东 《 民生周刊 》( 2024年05月27日   第 05 版)

    锦州聚焦养老难点和家庭痛点,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服务,让老年人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阳光明媚,草木青翠。近日,记者来到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新民街道郭家村一个农家小院。失能特困老人景维贤手拄拐杖,沿着橡胶坡道走出家门,他的妹妹推着轮椅带他出去遛弯。这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已成为景维贤的“好帮手”,也是他每天离不开的温暖陪伴。

    如何构建既能全方位满足老年人需求,又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相契合的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体系?锦州市聚焦养老难点和家庭痛点,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服务,让老年人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准把脉,为居家养老解烦忧

    “景大爷,您觉得居家养老服务怎么样?”“挺好的,对生活很有帮助。”75岁的景维贤无儿无女,身患尿毒症,每周透析3次,靠妹妹看护照顾。

    移动坐便椅安全又方便;橡胶坡道铺设后,每次透析,他坐着轮椅由妹妹直接推到公交车站;家中装了定位呼叫器,可即时与专业服务机构智慧养老平台系统后台连接……

    “我哥哥能有这样的晚年生活,真得感谢党和政府!”景维贤的妹妹说。景维贤家中的变化,是锦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悉心守护“夕阳红”的生动缩影。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锦州市老龄化程度位居辽宁省第三位、全国第十四位。

    深更半夜如厕不便,日常起居翻身困难,腿脚不灵出不了门,家庭照护功能弱,社会照护“难进门”,“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些现实问题直接关乎老年人的晚年幸福。

    近年来,锦州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紧抓全国、全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重大契机,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着力破解居家养老照护难题。

    2022年6月,民政部、财政部将锦州市列为“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地区”。

    锦州市委、市政府将国家提升行动项目纳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推进实施,并成立“工作专班”。市县民政部门牵头负责,挂图作战,协调发改、财政、大数据中心、政府采购中心等多部门协同配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国家试点。

    2023年5月,提升行动项目在锦州市全面启动。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家庭床位4000张,开展居家上门服务7158人次,且每人次服务不少于30次,涵盖出行、清洁、起居等生活照护及基础照护、健康管理、康复辅助等33项基本养老服务。

    “量身定制”,增加老人幸福感

    重病老人居家生活面临诸多困难,能够安享晚年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提升行动项目让梦想照进现实,让幸福感触手可及。

    家住古塔区大凌里的罗桂琴老人患重度脑血栓,手脚不能活动,后来吞咽功能受损,开始打流食,确诊为糖尿病,全靠老伴照料。工作人员经过前期与罗桂琴一家细致沟通,确认了家庭床位建设评估方案,当天就安装了10多种设施,老人日常翻身、如厕、居家照护等难题迎刃而解。

    如今,罗桂琴有手摇护理床、防褥疮床垫、翻身枕等相伴,有4G网关、4G流量卡及红外人体传感器、门窗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等智能化装备守护,大大提升了晚年生活质量。“医护人员上门为我提供健康监测,帮我康复,太暖心了。”罗桂琴说。

    据了解,提升行动项目涉及多种类型老年人,服务方式因人而异。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结果,结合建床意愿和家居环境,锦州市民政局开展床位建设评估,形成“一户一案”。入户签订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及信息化改造协议,并建立服务档案。针对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自理能力和服务需求等差异,量身定制,提供个性化照护计划。

    除此之外,锦州市民政局还制定了提升行动方案,统筹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和居家上门服务等重点任务落实,确保项目持续开展。

    构建“1+1+6+N”养老服务模式,努力提供优质服务

    走进高新区北壕村低保户唐桂兰的家,不仅有防撞条、防滑地垫、闪光振动门铃等安全设施,有翻身枕、移动坐便椅等辅助用具,还有智能床带、紧急呼叫按钮、老人智能腕表等智能化设备,可谓全方位呵护。

    85岁的唐阿姨患有严重的认知障碍症,常年与女儿女婿居住,女儿患有残疾。高新区民政局为其申请了家庭床位建设项目。家庭床位建设企业充分考虑老人家中环境、日常活动范围及护理需求,设计了个性化服务方案。

    家庭床位建设项目主要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需求,对卫生间、浴室、卧室等易产生安全隐患的生活场所进行适度的适老化调整或改造,着力解决家庭困难、高龄、行动不便、残疾等重点人群居室安全难题。

    通过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安装一系列智能设施设备,实现了对老人24小时居家安全监护,形成了具备锦州特色的“1+1+6+N”养老服务模式,即一个家庭养老床位线上照护平台,一套家庭养老智能化、适老化改造解决方案,6类“养医家护康社”专业化上门服务项目,配置N种智能物联设备。

    近年来,锦州市将传统居家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扩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养老服务更透明、更专业、更智能、更便捷、更贴心,实现了政府“兜底保障”人群全覆盖。

    锦州市在辽宁省率先完成了“十四五”期间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为全市近万名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浴、应急救援等居家养老服务。通过项目实施,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锦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绍辉表示,该局将继续统筹资源、融合服务,在智慧养老、居家服务、家庭照护床位、医养结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居家健康养老服务网,让居家养老服务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