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民生周刊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全国已有超60个城市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

多地试水住房“以旧换新”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郑智维 《 民生周刊 》( 2024年05月27日   第 05 版)

    我国居民住房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等改善性住房需求较大。“以旧换新”能够支持合理住房消费,推动住房梯次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

    5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宣布二手住房“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工作试点结束,正式进入全面铺开阶段,收购二手房房龄也延长至20年。

    继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之后,住房“以旧换新”的消费模式逐步推开。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截至5月13日,全国已有超60城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

    “以旧换新”,减少群众换房障碍,从而推动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今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在调研深圳市、珠海市等多个推出住房“以旧换新”的城市之后,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谈道,从二手房业主参与“以旧换新”的积极程度可看出改善性住房消费存在着较大潜力。不过,目前住房“以旧换新”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多方面考验。

    试点扩围,一线城市加入

    试水住房“以旧换新”,不断有城市加入。李宇嘉注意到,最近一个月内已有3座一线城市启动了住房“以旧换新”。

    5月10日,广州市花都区宣布开展商品房以旧换新“焕新购”活动,推进实施商品房“以小换大”“以旧换新”“以低配换高配”。在此之前,深圳市、上海市已经推出类似的换购行动。

    所谓住房“以旧换新”,是指房地产开发商或政府机构通过收购、置换、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帮助已有住房的居民卖旧换新。

    公开资料显示,住房“以旧换新”的思路最早发源于山东省淄博市。2023年9月,该地通过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经纪机构联手,为购房者优先提供优质房源,满足置换需求,从而加速存量住房销售成交。

    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当时,淄博市房地产市场面临一些新的压力,需要提振市场。开展“以旧换新”购房活动,主要是出于盘活二手房和新房方面的考量。

    淄博推出住房“以旧换新”之后,类似模式不断被复制,在全国迅速扩散开来。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除了超60城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外,未来或有更多城市跟进。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加入的城市越来越多,一些城市还从试点迎来扩围。业内专家分析,郑州之所以加大力度推进住房“以旧换新”,是因为该市在试点期间取得了积极效果:在试点期间的10个有效工作日内,收购方与103名客户签订二手房收购协议,其中11名与开发商签订购买新建商品房认购协议。

    换购模式多样,已有交易成功案例

    虽然加入住房“以旧换新”的城市越来越多,但换购成功的案例却不多。在此背景下,有住房换购需求的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以旧换新”如何操作?

    5月13日,武汉市出现住房“以旧换新”模式的首个成功案例。据当地媒体报道,居民王伟(化名)是武汉市硚口区老居民。在了解到硚口区“以房换房”活动后,居住在老旧小区的他看中了武汉市古田片区的一处在建商品房。于是,他想将自己面积为105平方米的老房子换成面积约为128平方米的在建商品房。

    经过第三方评估,王先生的旧房子评估价为90多万元,而他看中的新房价格为210多万元,最终他认可了评估价,并补齐了120多万元的差价款,成功换得新房。

    2023年底,武汉市开发企业、经纪机构、购房者三方联合,发起“以旧换新”倡议。今年2月,硚口区探索“以房换房”收储模式,即区国有平台企业将居民房屋收过来作为保障性住房项目。

    通过梳理各地做法,《民生周刊》记者发现,除了类似武汉市硚口区的收储模式外,住房“以旧换新”的模式还有帮卖、补贴等,即通过与中介合作加快旧房出售并购买新房,或政府对相关购房者发放契税补贴。

    置换需求较大,成效尚待观察

    作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减排降碳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举措,“以旧换新”较常见于家电、汽车等消费领域。

    与家电、汽车等商品相比,住房“以旧换新”在操作层面显然更为繁琐。在北京从事房产中介行业多年,吴舜熟知住房“以旧换新”可能涉及的诸个环节。

    “购买住房时,消费者往往要考虑价格、区位、配套等多个因素,且二手房交易过程繁琐,‘以旧换新’顺利达成交易的可能性较小。”吴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事实上,很多人虽然有置换意愿,但也会被繁琐的交易过程所吓退。在吴舜看来,如果由政府层面支持推动住房“以旧换新”,有利于降低买家风险,消除居民的换购顾虑。

    当前,我国居民住房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等改善性住房需求有较大潜力。“以旧换新”能够支持合理住房消费,推动住房梯次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

    不过,“以旧换新”最关键的一环是,旧房能否销售出去。“旧房卖不出去,一切都免谈。”李宇嘉说,从各地的数据看,参与“以旧换新”的二手房的售出数量并不多,因此无法进入新房从认购到签约、按揭等环节。

    在李宇嘉看来,对于多数城市来说,都有推进住房“以旧换新”的动力。然而,住房“以旧换新”还是一个新事物,还处在试点阶段,要观察其成效仍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