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民生周刊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科学深邃与散文韵味之交融

—品评《含泪远去的海岛——碳中和的故事》

□ 叶梅 《 民生周刊 》( 2023年10月23日   第 09 版)

    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我们从蓝虹教授《含泪远去的海岛——碳中和的故事》一书中,从远去的海岛里,从那些无家可归的地球人的泪水中,感受到了气候的变化,感受到了地球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每一个生命,每一片森林,每一滴水,甚至是每一粒尘埃,都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此,我们无法袖手旁观,也无法置身事外,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此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并且做一些实际的行动。而这,恰恰是蓝虹教授这部著作所要传达的。

    在我看来,这本书兼具时代性、专业性与文学性。

    首先,这本科普散文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生态危机是全体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需要当代文化者、环保工作者等所有人共同关注、一同行动。蓝虹教授的《含泪远去的海岛——碳中和的故事》以独特的视角、充满人文情怀和忧患意识的文字,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气候危机与碳中和之间的关系,将我们置身于一个令人震撼的现实中,让我们意识到气候变化对地球和人类的深刻影响。她用独有且细腻的文学笔触,将自然力量与人类命运紧紧相连,唤醒我们对气候危机的警觉。我们在书里的每个篇章部分,都能清晰地听到读者的提醒:“我们不能以理所当然的心态去面对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幸运,地球生命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偶然和幸运。”

    其次,这本科普散文集具有深厚的专业性。蓝虹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气候危机治理行动,是我国著名的碳中和专家和绿色金融专家,所以在她的很多著述中,她的专业性非常鲜明。我认为这样一位女学者,她不仅在专业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在国内和国际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将她的专业知识倾注到了文学创作中,这令我非常惊喜。

    书中很多故事是蓝虹教授亲自参与和经历的,因此饱含着她的深刻思考和学术探究。她依托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视角,从哭泣的地球,到碳中和的前世今生,再到碳中和我们在行动,每一部分都用深厚的专业性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碳中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得碳中和这一抽象的概念变得立体生动,贴近我们的生活。她将碳中和这样一个具有高度专业性的问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传递给读者,这些故事既让我们可以从中收获碳中和知识,又催人思考,督促行动。正如本书所说的:“我们从人定胜天,走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最后,这本科普散文集具有深刻的文学性。在我看来,蓝虹的散文有她独特的个人风格,她娓娓道来、知书达理,她是有温度的,当她站在讲台上,不仅是激情四射的,也是痛心疾首的。在蓝虹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自然之美的魅力。例如,她描述她赤着脚,走在饱含生命力的土壤上,感受着蚯蚓在脚下的蠕动。这样文学的细节描述,融合贯穿于这本科普散文集的始终。在“气候危机与含泪远去的海岛”章节中,蓝虹教授写道:“当我游走在图瓦卢,当我站在基里巴斯到处是海水的土地上,当我喝下一杯杯治愈忧伤的卡瓦酒,我想起了我的基里巴斯朋友伊娃含着眼泪的微笑,她说,我们还是要仰望星空,我们还是要张开双臂,与海洋、土地、星空拥抱。”

    蓝虹教授的文学之笔,让碳中和的故事变得生动而感人。她写道:“当很多的鸟类都欢唱的时候,飞鸟之路,我们人类的生命播散之路,就这样在地球蔓延。”她以文学的温情笔触,让我们看到了解决气候危机问题的希望所在。

    总之,散文是一种美丽而深邃的艺术,一种捕捉生活细节、展现人性光芒的手段。而科普,则是一种让科学离我们更近,让未知变得可知的方式。而本书中科普与散文的结合引人入胜,科学的深邃和散文的韵味在此交融,呈现出一种无比和谐的契合。通过散文的形式,蓝虹教授用心灵之笔揭示了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著作。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生态环境部特邀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