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双减”政策推行之后,课后延时服务成为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应当承认,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课后服务应对能力水平得到提升。但新事物总是考验人。部分学校步伐滞后,存在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课程结构单一、教师负担不均、校间资源匹配失衡等问题。课后延时服务不仅是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后模式,更是探索“政府主导、学校实施、家庭支持、社会协助”行动路向,减轻家长养育负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
建立合理课后延时服务成本分担机制。课后延时服务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资金的支持和投入,我们称之为延时服务成本。教育成本分担应根据“收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从“收益”原则角度看,受益多者应多分担教育成本,受益少者应少分担教育成本,政府、学校、受教育者以及社会应依据自己的受益多少来确定成本分担。目前需要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发展建立合理的政府、家长与社会共同分担的成本分担机制,并将此机制落实于具体的政策当中,明确各主体承担比例,并严格执行。由于我国义务教育课后延时服务起步晚,我们可以适当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有关课后服务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
建立合理的师资队伍与管理体系。合理的课后延时服务发展前提是学校师资队伍责任担当和精力体力付出。老师的责任担当与薪酬回报同步,学校首先应该在补贴与奖励上体现出对老师劳动成果价值的敬重。其次要合理挖掘老师们的专业兴趣,褒扬特长,创造大比例优质课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引入校外专业师资力量,如民间艺术大师、历史名家发起志愿活动请求,让专业人员传授专业知识,扩大服务团队,拓宽教学渠道,提高课后服务品质。
提升课后延时课程服务质量。中小学生是培养良好情操、树立兴趣爱好的黄金时期。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内容以“五育”并举为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兼顾学校育人特色和课内课后整体设计。学校要将课后对学生继续培养视为一种社会责任,在保证基本课后作业辅导的同时,加强传统文化与特色文化的教育学习,真正将特色发展与全面发展落实到位。学校在课程承办上将地方特色文化吸收进来,将家长、社会服务机构纳入共同的教育体系,同时将课后延时学习的评价制度落实,将学生参与课后服务情况纳入学生学期评价指标,让学生重视课后延时服务,最大程度发挥课后服务的作用与价值。
弹性优化服务资源配置。课后延时服务要具有灵活性,更多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要求是“5+2”全覆盖,但在实施过程中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后服务的安排要具有地域性、灵活性。学校可以考虑增加“弹性离校”服务内容,通过班主任与家长实施小队沟通,让孩子按需离校,尽量满足家长的需求。真正把课后服务是解决“学生放学时间与监管人下班时间不一致,解决‘空当期’引发学生成长、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难题”的宗旨落到实处。
为做好推进“双减”政策落实的重要工作之一课后延时服务,要让课后服务能落地生根、稳健运行,充分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可以更好地满足双职工家庭的需求,就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建立学校、家长、社会共同配合的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教育利益共同体,认真落实课后延时服务具体策略要求,优化课后延时服务组织设计、拓展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以此提高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与家长的期望,这事关人才培育,事关社会文明进步。任重道远,需要探索,需要付出,需要包容和理解。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做好课后延时服务这篇与时俱进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