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十年民生足迹

民生周刊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 民生周刊 》( 2022年10月10日   第 03 版)

    除住房供应规模增加外,我国还织密了住房保障网,确立了涉及住房发展方向的“房住不炒”的长效机制及购租并举的政策导向等。

    过去10年,我国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132.34亿平方米,是上一个10年的2.2倍。

    “仅从数据来看,这10年是我国房地产了不起的10年、辉煌的10年。”接受《民生周刊》采访时,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顾云昌说。

    在他看来,数据背后是我国居民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除住房供应规模增加外,我国还织密了住房保障网,确立了涉及住房发展方向的“房住不炒”的长效机制及购租并举的政策导向等。

    既是民生问题,住房保障也是发展问题。从民生上讲,住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住房投资和建设既能够拉动投资,又能促进消费,对经济稳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的事。在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方面,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关系。

    “房住不炒”稳预期

    从建造大国迈向建造强国,中国建造持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2021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9.3万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增加值达到8万亿元,占GDP的7%;吸纳就业超过5000万人。

    这10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速度最快、房地产市场规范程度不断提高的10年,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从我国住房供应规模看,仅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这期间累计就达132.34亿平方米。

    规模大、链条长、涉及面广,房地产业对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除了住房供给增加外,还加强住房市场的调控。“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通过因城施策,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平稳发展。”顾云昌说。

    “房住不炒”,提出于2016年。当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回归住房居住属性。

    具体要求是,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抑制房地产泡沫,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再次明确了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主基调。“在长效机制的指导下,各地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坚定不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谈及“房住不炒”的实施效果,顾云昌说。

    政府保障“补好位”

    实现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必须从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入手。为此,我国确立了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

    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通过购买商品房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也有一些住房困难群众没有住房或居住条件较差。解决这类群体的住房需求,仅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做到。

    区别于商品性住宅,在保障房建设方面,我国强调政府必须“补好位”。因为总有一部分群众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就业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原因而面临住房困难,政府必须“补好位”。

    顾云昌说,过去10年,是我国历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时期。

    在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方面,我国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4亿多群众实现安居梦。

    顾云昌认为,保障房的“蛋糕”做大的同时还要切好。唯有如此,才能确保需要帮助的住房困难群众能够真正受益。

    在加大投入、建设的同时,住建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住房保障政策和管理制度,包括金融、财税、土地等配套政策,也包括保障性住房的准入、使用、退出、运营管理机制。目前,地方多主体、多渠道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住房保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将建设筹集65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可解决近20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保障租购同权

    通过购买商品住房,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了居住条件的改善。

    从购房来看,住房公积金惠及群体逐步扩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过去10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实缴人数从1.02亿人增长至1.64亿人,100多万灵活就业人员也参与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国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12.44万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0.28万亿元、2736万笔。

    此外,为帮助部分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家庭购买共有产权住房,我国还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2014年4月,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开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到2021年底,北京已累计筹集共有产权住房约8.3万套,上海已签约13.6万户。

    和购房市场相比,住房租赁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渠道。以往,租赁市场的短板,不仅影响了租住群众的获得感,也放大了供需的不平衡。

    “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顾云昌说。

    为支持租赁住房方式,我国加快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为确保购租并举落到实处,还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

    谈及租房市场发展的关键,顾云昌认为,一方面是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另一方面是加强规范。在培育的同时,政府还要整顿租赁市场秩序,加大土地和金融支持力度,减免税负,规范市场行为,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缓解大城市的租房问题。

    提升居住幸福感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楼房林立、各具风格的小区见证着居民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

    随着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我国住房短缺矛盾逐步得到解决。实现了“有房住”之后,群众越来越关注能否“住好房”。

    其中,棚户区改造是我国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民生工程,目的是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兼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10年来,全国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4300多万套,帮助上亿棚户区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

    为实施棚户区改造,相关部门密集出台金融支持、税费减免、资金补助、土地供应、专项债券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继棚改之后,老旧小区改造成为重点。10年来,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6.3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800万户,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实行垃圾分类,覆盖1.5亿户居民。

    让居住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提升居住的幸福感。通过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我国的城市安全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整治完成了60个重点城市排查出的1116个易涝积水区段,系统治理城市内涝。

    这10年,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建成区面积6.2万平方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98%,供水普及率99.4%,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87平方米。

    谈及住房品质的提升,顾云昌说,过去10年间,从规划设计水平、房屋质量水平、内部装修水平、配套完善水平等都有很大的发展。“在购买好品质房子的同时,群众现在也越来越看重能住得好的房子。”他说,“实现住得好,不仅要求房子有好的品质,而且还要有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