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十年民生足迹

民生周刊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之路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 褚松燕 《 民生周刊 》( 2022年10月10日   第 03 版)

    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民生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了攻坚战总体部署和战略擘画,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

    民生建设一直是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民生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了攻坚战总体部署和战略擘画,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之路。

    新时代我国在民生领域成就巨大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奋斗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一是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他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坚持看真贫,坚持了解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实际情况,面对面同贫困群众聊家常、算细账,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最终使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下降至2020年的0,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实现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二是人民生活进入国际公认的相对宽裕阶段。2013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6%的增速,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2021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11890美元,较2012年增长1倍,达到中高收入国家高线;人均国民总收入的世界排名由2012年的第112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68位。

    在2021年居民收入增长中,全国中低收入组居民收入增幅高于中高收入组增幅,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3%降到29.8%,进入国际公认的人民生活相对宽裕阶段。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与成果分享的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红利,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建成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4%,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

    总体上看,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迈进世界中上行列。为我们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一步夯实了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四是形成世界最大规模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1.4亿家庭、4亿人,占总人口的30%,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就业的关注是分不开的。

    他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1300万人,10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亿人,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占比达到62.7%,2021年城镇单位人员工资较2012年翻了一倍,奠定了共同富裕的阶层结构基础。

    五是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截至2021年底,参加全国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已达13.6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7.9亿人、1.5亿人、1.9亿人,增加到10.3亿人、2.3亿人、2.8亿人。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为我们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六是人民健康素质总体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从2012年的8.8%提高到2021年的25.4%,提前完成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的阶段性目标。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2年的73.5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我们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体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从匮乏型社会转向相对丰裕型社会,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这意味着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更加明显,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实现民生保障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新征程上民生保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事实证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

    从现象层面看,新征程上我国民生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挑战表现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供给不足的各种短板,例如民生领域的相关制度整合还没有完全到位,制度之间转移衔接不够通畅;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民生需求规模扩大和期望走高对长期供给能力构成挑战;等等。

    但从深层次看,挑战很大程度来自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平衡现象仍然较为突出。收入分配结构在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意义,直接反映着就业、消费、社会地位等诸因素,同时又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体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的,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从《中国统计年鉴2021》全国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20年,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高收入组的9.8%,是中间偏下收入组的47.86%。从2021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最高的是上海78027元,最低的是甘肃22066元,前者是后者的3.54倍。

    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速趋缓,居民收入来源有待丰富,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如何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在稳住居民就业和工资收入的同时,通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来调整分配结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一个复杂的挑战。

    二是社会阶层结构仍在快速分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流动频繁,新的职业就业样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分工细化不断产生和变化,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不断产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占产业工人的64%,自由职业人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上销售等灵活就业、多重兼职人员也呈现增长趋势。虽然各行各业各阶层各群体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根本利益上完全一致,但各个群体和阶层具体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对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对公共服务的内容、供给方式、效率、回应性、便捷性等的调整和协调推进等都提出了复杂复合挑战。

    三是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大而持续。总体上看,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放缓,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但从年龄结构看,202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过2.67亿,占全国人口的18.9%,而同年我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总和生育率仅1.18,低于国际社会通常认为1.5的警戒线。

    “十四五”期间,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预计2035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日益凸显的少子老龄化现象要求医疗、养老、社区服务等公共资源的优化与生育、养育和教育组合政策的优化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从分布结构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为3.76亿人,流动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总量的比例已达到41.6%。这说明我国已经从静态的乡土中国变成了动态的迁徙中国,人口的流动使我们的社会充满活力,但也对城市和城乡之间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的无缝衔接提出了更多挑战。

    四是社会心理结构的稳定尚需强化民生引导。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会心理也发生深刻变化。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心理结构在群体心理上是稳定的,社会心态积极向上。但职业就业导向、社会流动机会、生活节奏等快速变迁,互联网又使各种主观感受和期望随着各地民生待遇的比较即时传播,受人际沟通和社会接触的影响,在个体心理层面呈现出一些需要注意的特点。

    例如,一些最关心、最直接、最急迫的具体民生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就可能使当事人产生怨气和焦虑。再如,我国网民已经超过10.51亿人,互联网信息剧增,数字化生存使人们在看似更多的自主选择中不知不觉陷入信息茧房,使一些对具体民生保障不切实际的比较心理在基于“趣缘”的特定群体内传播、强化,甚至因胃口吊高而产生相对剥夺感、不安全感等不良社会情绪和社会心态,这既有害于社会心理健康,也对民生保障的社会预期稳定发展带来隐患。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之路

    无论是直接挑战,还是深层次挑战,都是我们在新发展阶段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之前进动力,也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着力点。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贯彻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民生保障的重要论述,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力促进充分就业、体面就业;通过分配制度的优化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推动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做到全国一盘棋,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化、便捷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

    从党100多年的发展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看,我国的民生建设是党以自身的组织来组织中国社会进而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来推进的,因此,与西方国家的国家建设后经由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而发展民生社会权利的逻辑不同,我国的民生福祉与国家建设同步发展,民生建设由此呈现出在发展速度上后发快进、在发展范围上广大覆盖、在发展战略上规划先行、在发展进程上质量跃迁的特点。

    因此,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之路,就要立足国情,立足我们的制度优势,具体来说,主要是以下六方面。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新时代民生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既有民生建设成果的取得无不得益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得益于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政治优势的充分发挥。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路线图和阶段性目标,对民生建设目标进行了科学规划:2025年,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社会文明全面提升,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一长远规划既鼓舞人心又科学可行,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真切表达,是民生建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党自成立起,就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一方面,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坚持发展更好地依靠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最终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民生建设成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幸福事业。

    三是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更是社会建设的价值尺度。民生福祉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依仗,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就是让全体人民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要义所在。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只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就能在民生福祉的不断提升中协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四是坚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我们要扎扎实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尤其是要在事关人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关键领域持续取得新进展,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五是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这16个字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着力保障基本民生的操作规则。如果说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那么,守住底线则是其最低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政策要托底,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民生问题涉及面广而又千头万绪、千差万别,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抓重点群体的民生、民生的重点问题和重点环节,尤其是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切入点。

    完善制度就是要着力于民生制度的全覆盖、公平性、衔接性、整合性和可持续性,使制度能够顺畅衔接,有效转化为提升民生质量的效能。引导预期就是要通过舆论宣传和引导来使人民群众对政府政策和行为形成合理预期,认识到政府的民生职责主要在于保基本、兜底线,通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社会氛围,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幸福生活,避免“内卷”“躺平”。

    六是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良性循环。兼顾需要和可能,既要避免“泛福利主义”养懒汉导致社会活力不足,又要避免像一些拉美国家那样盲目进行“福利赶超”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民生建设的规律,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使民生保障的范围和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