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张嘉民:精神障碍患者“知心人”

□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 民生周刊 》(

    张嘉民自2014年起成为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病防治医生(以下简称“精防医生”),主要负责管理呼家楼地区记录在册的385名精神疾病患者。

    据张嘉民介绍,精防医生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具体服务内容包括:排查患者、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档案、定期随评估访、社区发药、健康体检、应急处置和必要的转诊等。通过随访管理,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必要时及时转诊;还可以通过个案管理,帮助部分患者重新回归社会。

    “精防医生的工作繁杂琐碎,但是意义重大,需要每一个精防医生保持初心坚守一线。”张嘉民说。

    建立信任很重要

    随访,是每个社区精防医生的“必备技能”。

    2014年,张嘉民到岗后,“一户一户、一楼一楼地爬上去,拿着本子记录”,走访了整个呼家楼地区的在册精神病患者。“一个社区我基本上需要走一天时间。这一片都是比较老破的社区,需要爬上爬下,当时就是想摸底一下,希望和患者及家属建立一些联系和信任。只有随访,才能掌握患者的情况。随访后,我们每个月会在北京市精神卫生管理系统上记录重点患者的随访情况。等患者病情稳定了,我们就三个月记录一次。”张嘉民说。

    “现在我们社区医院还设有门诊,患者基本上都来门诊开药,每次门诊也是和患者一次面对面沟通病情的机会。我还会加他们的微信,通过视频随时和他们沟通。”呼家楼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设有针对精神病患者的专家门诊,每月可接待患者300人左右。

    张嘉民的微信上已添加300多患者和家属的微信。“有的患者不会用手机或者抵触治疗,我就会加他们家属的微信。对于不配合的患者或者家属,我们就会和社区联系想办法,尽可能和他们都建立联系。”只有随时保持联系,才能了解掌握患者的病情,以便应对患者的各种突发情况。

    “精防工作的责任很重,需要精防医生有爱心、有耐心、善于沟通。很多没有精神科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可能不敢做这份工作,觉得这份工作很繁琐,有抵触情绪等。此外,这份工作对个人的依赖性很强,精防医生需要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这也要求我们需要长期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张嘉民刚刚诊断治疗的一个患者病情复发,居委会立即通知了张嘉民,她随即赶到现场和社区、派出所、患者家属协商住院的问题。联系医院,再到给病人办好住院手续送到病房,最后写完病历,已近子时。“如果晚上11点患者有事情,我也是需要及时赶到现场的。我一直做精防工作,也熟悉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就想继续好好做下去。虽然我们的工作比较繁琐,但是如果把患者的治疗抓好,患者的复发率降低,我的工作也会比较轻松。”张嘉民说。

    如今,张嘉民最大的愿望就是每个患者的病情都稳定。“这样突发情况才能减少,家属、医生也都放心。”张嘉民说。

    宣教工作不能停

    除了随访筛查,宣教也是精防医生的主要工作。

    线上宣教是随时随地进行的。“我们现在都有患者的微信,平时会发一些宣教文章到朋友圈给他们看。如果是线下活动,会在社区放置易拉宝,鼓励大家根据上面的信息来咨询。也会走进社区,在大街上发放宣传品等。”张嘉民说。

    比起线上的宣教,线下的活动更吸引患者和家属。在呼家楼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月有相应的主题宣传,同时会配合特定主题举办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比如“5·12”防灾减灾日、“10·10”精神卫生日等都会有相应的宣传活动。

    “在没有疫情或者疫情轻一点的时候,我们会在社区医院举办宣讲活动,会召集30~40位患者,给他们面对面宣讲与疾病相关的内容,比如什么叫精神分裂症、为什么要长期坚持服药、如何预防复发等。”据张嘉民介绍,定期随访不能保证患者按时吃药,有的患者会隐瞒自己没有吃药的情况,有的患者认为自己彻底康复拒绝吃药。只能通过宣传服药的好处,才能动员患者自觉按时服药。

    “通过我们的宣教,给患者强调服药或者治疗的依从性对防止复发的好处,整个社区精神病患者的复发率比原来下降了不少。”每次宣教现场,张嘉民和同事为了让患者知道服药的重要性,每次都要不厌其烦地跟患者讲:第一次得病吃6年药,第二次复发就得吃15年药,第三次复发就得终生吃药。“如果不这样讲,他们就不明白服药的重要性。我曾经有一个患者已经连续服药10年,两周没服药就复发了。”张嘉民说。

    为了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张嘉民经常建议病情稳定的患者去做一些兼职工作。

    “年轻的患者是有工作能力的,但是他们跟社会脱节时间太长,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只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工作机会,他们就有机会康复回归社会。有些兼职别人可能可以做8个小时,那我们的患者就先做三四个小时,适应之后时间再长一点。这样对患者康复后回归社会的帮助很大。”如今张嘉民的患者中,已经有几个注射长效针剂后病情稳定的患者开始工作了,等待他们的是更加美好的明天。

张嘉民:精神障碍患者“知心人”
刘海洋:配电一线“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