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把好商业预付卡诚信关

□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 民生周刊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餐馆、健身房、美容院、培训机构等受到影响,有商家闭门歇业,有的商家面临倒闭,也有个别商家携款跑路。而因种种优惠吸引消费者充值的预付卡,很多瞬间打了水漂。

    近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预付卡发卡行业和企业风险监测机制,及时掌握辖区内发卡企业经营动态。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建立异常发卡企业名单制度,摸清风险底数,力争将风险控制于源头、化解在早期。

    纠纷频现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是指在一家企业或同一品牌连锁商业企业购买商品和服务用的预付卡。

    这种预付卡可以有效减少现金使用、便于公众支付,还能让商家快速回笼资金,但此类预付卡潜藏着诸多风险。

    近日,江苏南京的何女士发现经常路过的理发店关门了。

    “前几天还有店员在呢,我准备去做头发,就突然关门了。” 何女士说,去年12月份她在那家店办理了会员卡,当时充值了4990元钱,只去过两次,没想到关门了。

    感觉几千元钱就要蒸发,何女士紧忙打电话询问。

    “电话都打不通,有其他顾客告诉我这家店很可能倒闭了。”

    何女士说,一直感觉这家店的生意挺好,如今会员卡上还有几千元的余额无法取出,这让她有些不知所措。她被拉进了一个微信群,打算找相关部门维权。

    山东济南的赵先生也有同样遭遇。去年7月,他在小区附近的健身房办理了一张3980元的健身卡,期限为两年。

    今年元旦后,他和往常一样去健身,发现健身房大门紧闭。赵先生多次联系未果,只能接受店家“疑似跑路”的现实。

    对那些人去楼空、退款无门的商家,维权难上加难。赵先生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有一部分会员已组建微信群进行维权。目前,统计到的会员涉及的预付卡余额将近40万元。

    也有一些商家面临倒闭时会采用会员转店等方式。

    山西太原的丁先生就接到了这样的电话,“会员卡退卡肯定不给退,但他们健身房可以答应转店,就是把会员资格转到其他店。但是,距离我家和单位都太远,我基本不可能去。”遭遇健身房倒闭的丁先生很无奈。

    有专家认为,受此次疫情冲击,一些违约行为可以被视为合同履行的不可抗力。但即便如此,也只是无法继续提供服务,不等于预付款可以不退还。商家应及时公告无法继续经营,视情况延迟合同履行期限,或选择退款,这才是商家应该有的态度。

    但多数顾客表示,维权的困难在于商家往往关门逃匿,难以找到维权对象。有的确实是经营困难,有的则可能是借此机会卷款跑路。

    预付式消费长期以来备受争议,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一些商家缺乏诚信,消费陷阱大量存在。

    此外,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不高、商家信息披露不充分等,也导致消费维权现象不断涌现。

    提高违规成本

    疫情发生以来,一些服务行业受到巨大冲击,经营状况惨淡,有的商家支撑不下去,一旦选择关门、跑路,消费者的预付卡就有打水漂的风险。

    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针对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不同行业的特点,梳理发卡行业和企业兑付风险先导指标,高度关注停止经营、消费纠纷频发、大幅折扣发卡、存管资金异常变动、停止报送业务数据、重大负面舆情等各类风险信息。

    通知还提出,各地商务部门要会同银行等金融部门,严格执行对预付资金的存管要求,防止企业违规挪用存管资金。

    针对问题突出的行业或企业,基于客观实际,适度增加检查频次,对假借疫情影响,违规开展单用途卡发行和服务等行为的,加大执法力度,震慑违法行为,避免形成“破窗效应”。

    事实上,大量使用预付卡的企业多为中小微经济体,其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

    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容易资金链断裂,最坏的结果就是倒闭,或者干脆跑路,而这些不利结果最终则只能由消费者承担。

    商务部在防范风险的同时,还注重帮扶企业走出困境。推动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做好行业自救,加强行业自律,针对预付卡领域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灵活多样的纾困和解决措施。

    法律学者胡丽莎表示,应建立预付卡黑名单制度,通过信息预警的方式,提醒公众提防一些异常商家,相关部门将其纳入严监管范围内,约束其预付费经营项目,以实现源头管控,降低预付卡所带来的风险。

    不仅如此,黑名单制度还可以与信用机制挂钩,对名单内的企业法人、经营者、管理者实施联合信用惩戒,提高其违规成本。

    有观点认为,近年来相关部门对预付卡防范风险的制度建设进程明显加快,但缺乏足够细致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导致有关部门面对具体问题时难以获得规则支撑。

    应加快预付卡的立法规范,同时健全预付卡的日常监管协调机制和风险处置机制。

    胡丽莎建议,未来应在法律上明确,预付卡余额所有权应当归消费者所有,商家只是代为管理。这样即使商家进入破产清算,卡内余额也不属于破产财产,这样就自然消除了消费者一方的风险。

    有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平时在消费过程中注意保存支付凭证和相关证据。尤其是在办理各类大额消费卡时,要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具体的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一些未落实到书面上的优惠、折扣等承诺都应固定在书面协议中,避免歧义和纠纷的产生。

东西部扶贫协作黔甬模式
日照构建“双防”新机制
河南禹州:绿色矿山幸福路
当好社区“六大员”
多地打通物业管理堵点
谁在推动“猫经济”繁荣
把好商业预付卡诚信关
养老机构管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