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抓转型 促发展 顺民意 惠民生

□ 全国人大代表,克拉玛依市委副书记、市长 王刚 《 民生周刊 》(

    克拉玛依是维吾尔语黑油的意思,这座世界上唯一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所在地。所以,克拉玛依又被称作“新中国石油长子”。

    自1955年发现油田和1958年建市起,在“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滩上,由宿舍、食堂、邮电所、医务所、托儿所起步的这片聚居区中的石油工人,就在忠实地履行着既定的使命——“我为祖国献石油”“工作要向高标准看齐,生活要向低标准看齐”。

    在这种奉献文化浸润下,克拉玛依市民自发形成了既感人又朴素的价值观,即以油气产量论英雄、从省水省粮看人品。

    除了这一高尚情操,克拉玛依人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客观因素:城市产业结构单一,水资源匮乏,原生态环境恶劣。

    长期以来,克拉玛依扮演着“石油工人生活基地”的角色,仅可满足市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中国共产党不满足于此,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利益着想,让人民幸福就是党的事业。

    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市委、市政府让克拉玛依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的追求永不改变。历届市委团结带领克拉玛依人民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2014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起点,克拉玛依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努力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将以石油石化产业为城市唯一经济支柱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为经济多元化、发展成果直接惠及市民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综合型城市。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疆资源开发的成果要更多地惠及当地、改善民生、增进民族团结。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克拉玛依充分利用特色资源优势,按照先升级再转型的发展思路,不断挖掘传统产业新动能,探索产业优化升级新路径,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地方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造福市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克拉玛依秉持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一主多元”的发展思路,在做大做强石油石化主业基础上,全力推进非油产业发展,重点在旅游、商贸物流、信息、金融四大产业方面下功夫,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加快构建具有克拉玛依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北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新疆改革开放力度,加快推进新疆对外开放步伐。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北疆区域中心城市,克拉玛依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破解城市转型发展难题的关键举措,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系列改革开放决策部署,稳步推进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紧紧围绕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多搞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近年,克拉玛依紧紧抓住新疆就业、教育、医疗、社保、扶贫、安居、暖心、兴边、安全等九大惠民工程不放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的重要着力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每年民生支出均超过公共预算支出的80%,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克拉玛依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抓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形成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克拉玛依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克拉玛依正是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将改革开放成果、转型发展成效最大程度惠及克拉玛依市民。

    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目前,克拉玛依已经具备1500万吨油气当量的生产能力、1600万吨的炼油加工能力和140万吨的乙烯生产能力。

    准噶尔盆地作为新疆油田主力产区,油气资源量119亿吨,油气综合探明程度25.7%。

    随着砾岩油藏勘探的重大突破,新疆油田环玛湖区域展现出10亿吨级的大场面,是近年来我国最大的油气勘探成果。中石油集团公司将其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在疆油气资源开发的主战场,计划总投资1119亿元,预计2025年原油产量达到1500万吨,城市发展的接替资源进一步夯实。

    独山子石化公司作为全国重要的炼化一体化大型综合企业,乙烯规模、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为将资源优势更多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克拉玛依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先后完成黑油山公司、新港公司、红山油田、克石化公司与地方的合资合作,累计生产原油760万吨,加工原油3279万吨,实现地方财政贡献超过10亿元。

    同时,以中央驻市石油石化企业为依托,聚焦配套服务业和原料资源,全力支持地方企业发展,围绕石油上产服务,一批技术特点鲜明、具有竞争实力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工程技术服务产业链。

    围绕石油炼化,形成了乙烯、丙烯、苯、润滑油、轻烃加工等多条炼化产业链,涌现出一批地方石油化工企业,带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作为新疆“天山云谷”计划的核心基地,近年来克拉玛依依托智能油田、智慧城市成果,将信息产业作为支撑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并将其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推动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云计算基地,并获批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城市。

    为自治区厅局及周边地州提供云计算数据服务合作项目达39个,新疆油田自主研发的基于北斗卫星通信平台的井口数据传输系统成功应用,本地企业自主研发的物联网项目在油田市场得到推广应用,信息产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以来,信息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0.8亿元,年均增长6.5%。

    作为新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克拉玛依依托中石油驻市金融服务机构,加快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建立绿色项目库,推出收费权质押、绿色信用担保等融资产品,发行新疆首单绿色金融债券5亿元,引导金融资源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同时,新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昆仑银行、中石油专属财险国内外业务不断扩大,国民村镇银行等金融企业成功增资扩股,资产体量和营业收入稳步提高。

    金融产业增加值从2014年的18.7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30亿元,年均增长9.9%。

    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16家,拥有中油工程、中油资本等4家上市企业。

    2018年、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位列全疆前列,为新疆工业稳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步伐

    克拉玛依围绕建设“全疆最佳商务旅游区”的目标定位,发挥交通、区位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优势,打造“荒野之旅·时尚之都”,统筹推进旅游产业资源、旅游项目建设和“铁公机”整合发展,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会展经济,通过市场化运作,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

    2014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3399.2万人次,年均增长25.2%;累计实现旅游收入290.6亿元,年均增长26.7%。克拉玛依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克拉玛依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均收入较高的优势和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完善的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推进中俄贸易西通道建设,加强与俄罗斯、中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交流合作,助力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走出去发展,共有10余家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等1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2014年以来,累计实现对外投资额约1.2亿美元,外经收入稳居全疆首位。

    吸引一批商贸物流企业在克拉玛依落户发展,中亚商品交易中心、中石油新疆区域招标和采购中心、北京ET保税中心等一批重点商贸项目入驻克拉玛依,成功引进俄罗斯、巴基斯坦及中亚国家的特色商品,商贸物流业得到快速发展。2014年以来,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8.1亿美元,年均增长16.6%。

    克拉玛依扎实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不断深化创新驱动体系,成立产学研科技创新联盟、“一区多园”区域创新联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深化全方位科技合作,克拉玛依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疆油田公司“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和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环烷基稠油生产高端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与工业化应用”项目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克拉玛依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农业综合开发区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目前,全市共有国家、自治区级科研机构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43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量14件,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在全疆处于前列。

    感受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温暖

    克拉玛依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大政策支持和就业培训力度,出台一系列人才配套政策,统筹做好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众就业帮扶,全力促进和稳定就业。

    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一个,自治区级创业孵化基地一个。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发布就业岗位8.2万个,累计新增就业2.3万人,累计支出就业专项资金6.7亿元,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达到7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控制在1%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克拉玛依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教育大会精神,持续推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管办评”有效分离,不断加大合作办学力度,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中加国际班等合作学校建成投用,全市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2014年以来,全市普通高考民汉综合上线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疆乃至全国前列。高等教育加快推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新疆医科大学克拉玛依学院落地开学,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百强职业院校,全市高校在校学生超过2万人。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克拉玛依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作为深化医改、推进健康克拉玛依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推进医共体、专科联盟等医联体建设,扩大分级诊疗试点,构建“十五分钟服务圈”,实现基层卫生工作全覆盖。

    深化与华西医院、同济医院等先进医疗机构的对口援助关系,开展远程医疗,成立市中医院、康复医院、妇幼保健院,医疗救治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力度,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率,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市严格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和防控要求,实现了“零确诊病例”,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按照国家关于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克拉玛依把社会保障作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来抓,建立了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在全疆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一体化。

    全面落实社保降费和失业保险补贴政策,完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等制度。全面落实国家和新疆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要求,两次上调低保户、困难户的补助标准,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额度,率先在全疆开展照护险业务,实现了跨省跨地区的异地就医结算。

    截至2019年末,全市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2014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算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4年的847.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972.9亿元,三次产业占比由2014年的0.6:75.5:23.9,调整优化为2019年的1.8:68.8:29.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4年的73.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5.7亿元,增长4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14年的334.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74.3亿元,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30250元增长到2019年的45658元,增长50.9%。

    克拉玛依,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经济充满活力、环境充满魅力、社会繁荣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宜居城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被确立为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新疆重点新型工业化城市和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今天的克拉玛依,早已不是仅能为石油工人提供基本需求的生活基地,一座时尚靓丽的现代化都市已在准噶尔盆地悄然崛起。

宜业宜居 魅力油城
在荒漠中筑起绿色的城
城市发展的终端产品是市民幸福
更加美好的生活在奋斗路上
抓转型 促发展 顺民意 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