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春节猪肉价格不会暴涨

——专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 民生周刊 》(

    通过改造自发性调节市场,建立一个紧密的产销关系,打造一个高水平的供应链,可以让市场变得更完善。

    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2019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一路猛涨,刷新了价格的最高纪录,此轮猪周期被人戏称为“最强猪周期”。

    2019年的最后两个月,猪肉价格终于回落。尽管相对于去年同期价格还是高,但也让人们松了一口气。春节将至,按照往年的规律,猪肉价格逢年过节要涨一涨,春节的猪肉价格还是让人有些担忧。

    由于猪肉供应紧张,很多地方开始鼓励养猪,但大量养殖户进入后,猪肉价格暴跌的风险依然存在。猪肉价格涨跌过猛,让很多养殖户“吃不消”,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经常在农村调研,对此深有感触。

    “最强猪周期”何时结束?如何让猪周期不伤农?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高位波动运行

    民生周刊:2019年下半年以来,猪肉价格涨幅很大,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点,这个猪周期被称为“最强猪周期”,您怎么看?

    李国祥:这次猪肉价格上涨可能不完全是周期的问题。而且进入11月,猪肉价格开始下跌,12月价格又跌了,就是有所回落,但还是比去年同期水平高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非洲猪瘟,是非正常因素引起的。

    非洲猪瘟使生产能力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生猪出栏量、存栏量同比减少幅度都在40%左右,大幅度的减少带来猪肉大概比往年产量减少1000多万吨,这不是猪周期能够解释的。

    另外,价格上涨还跟一些因素有很大关系。我国2016年甚至到今年的第一季度,整个生猪产能相对过剩,很多地方因为治理环境污染一刀切式地禁止养猪。还有一些地方盲目强调规模化,把一般的适度规模的养殖场以环保的名义关掉了。

    民生周刊:今年春节,肉价还会再次上涨吗?

    李国祥:猪肉价格正在回落,我们看到去年12月份涨了一个星期,但也涨不上去。现在这个价格是在博弈、在形成过程当中。因为猪肉少这么多,猪肉价格高于常年的价格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猪肉价格会不会再飙升?我觉得难度很大,可能还是在高位波动运行,就是消费者跟生产经营者的博弈。价格太高,消费者就会减少消费。猪肉价格有可能高一下子,也可能会低一下子。但是,要再涨到2019年10月份那样全年最高水平,可能性不太大。

    民生周刊:但是,往年每到春节的时候,猪肉价格还是会涨。

    李国祥:对,每年春节都是这样,但今年春节说不定还会跌,就看跟谁比,跟2019年10月份相比,是跌的。市场价格有的是市价,有的是均衡价格,均衡价格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

    均衡价格不仅仅看产量,还要看需求,供求均衡。所以,猪肉的均衡价格应该会低于10月份的价格,市场价格有时候高、有时候低,在波动,在价格形成当中要找均衡价格。

    春节期间,生产经营者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涨得太高了可能一些消费者就不吃猪肉了,它有个均衡水平。现在,大家都在减少猪肉消费,这也是客观事实。所以,我觉得应该可能就是像现在这样,生猪是十七八元一斤,或者猪肉二三十元一斤的水平。

    市场风险依然存在

    民生周刊:去年11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回落跟哪些因素有关?

    李国祥:猪肉价格跌落是因为10月份的价格虚高,达到最高水平,11月份就开始向下走了,12月份以来,跌一下子又涨一下子,高位波动。跌也跌不到哪里去,涨也涨不到哪里去,就是在高位。涨涨跌跌,还是供给和需求之间博弈。

    现在猪肉的市场价格形成很复杂,不是猪肉少价格就要涨多少。进口猪肉、政府调控出台市场价格、政府动员养殖户在春节之前加大出栏力度,鼓励出栏……这些都是价格稳定或者回稳的积极因素。

    民生周刊:据您推测,未来一年,猪肉市场大概会是一种什么状况?

    李国祥:应该到上半年,猪肉价格这种高位波动的趋势很难改变。当然,春节之后如果价格高了,大家更不吃了,市场的量可能会大幅度下降。所以,对于生产经营者来说,现在这种价格足够高额盈利,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所以必须引导他们在春节之前加大销售、出栏力度,可以多卖点、多赚钱。

    春节之后,上半年实际上是改变不了这种局势的,因为供求关系在那里。现在有些人在养大猪,但养太大了,后面的饲料转化率非常低,成本非常高,盈利就更低,不好卖。

    下半年,就是另一种情况了。因为我们整个生产周期是17个月,小猪崽变成能繁母猪,然后怀孕,再生产商品猪,最后出栏,大约需要一年半时间。现在这么高的价格,加上国家在2019年7、8月份就开始出台政策,到下半年,如果生猪的生产能力上来,市场价格可能会出现大幅度回落。

    民生周刊:很多养殖户也在担心这个问题。近年来,猪价涨涨跌跌让很多养殖户心有余悸。现在猪肉价格暴涨,生猪存栏不足,很多地方开始鼓励养猪,对于养殖户来说,有风险吗?

    李国祥:我觉得问题不是很大,到明年下半年只是回落,还是会赚钱的。真正的产能过剩,应该要到明年年底,甚至是2021年以后的事情。所以,现在能够养的还是要去养,因为这么大一个缺口存在,只是不要指望猪肉老是35元钱一公斤,而过去才17元钱一公斤。

    但是,到明年下半年以后再去扩大产能的话,就不好说了,风险就很大了。现在扩大产能是可以的,从猪崽开始养,五六个月就可以出栏。当然,如果仔猪价格太高,也不要盲目去抢,否则就有风险,可能划不来,帮别人养了。

    所以,想养猪要尽快,越早越好,风险越小。不要老是下不了决心,等到一直没有跌的时候,觉得应该没有风险了再上,可能风险就真的来了。也就是说,狼来的时候,狼却没有来;以为狼不来了,有可能狼就真来了。

    建立紧密的产销关系

    民生周刊:“涨一年,平一年,跌一年”,猪周期对养殖户影响很大,很多养殖户因为亏损或者资金跟不上退场,您觉得应该怎样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风险可控的价格机制?

    李国祥:建立稳定的价格机制,政府只能引导。如果我们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到位,大城市、大集团、机关、大企业等需求主体是跟生产者建立一种稳定的关系,生产者按照订单来生产,那样市场供给就稳定了;供给稳定了,价格就稳定了。

    猪周期都是自发性调节,价格高时是价格指挥,不是需求指挥。价格高,大家纷纷养,等到价格不涨时,就是自发生产调节,带动周期性波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建立一种紧密的产销连接关系,或者构建高水平的供应链。生产经营者跟需求者形成集团消费,城市政府、人口集中的地方,形成稳定的供给来源。比如,有哪几个大的供应基地,要多少猪,消费多少猪,基本都是固定的。为北京市场养多少猪,要按计划来养,这样整个市场就稳定了。很多国家都是这样做的,但我们现在还做不到。

    民生周刊:要建立这样的产销连接关系,具体应该怎么做?

    李国祥:政府要牵线搭桥,中央政府可以鼓励或者考核地方政府,让他们跟主产区签订合同。过去,签订合同是稳定价格,但事实上只能是先稳定供给,稳定供给的前提下才能稳定价格。

    民生周刊:建立紧密的产销关系能解决猪周期伤农问题吗?

    李国祥:那样,猪周期会平缓很多,不会像现在这样暴涨暴跌。当然,周期还是会有,跟经济发展一样,有时候速度高,有时候速度低;猪肉价格有时候高,有时候低。肯定会这样,但不会暴涨暴跌。我们现在的猪肉市场主要是自发性调节市场,指挥生产的是价格,而不是需求。通过改造自发性调节市场,建立一个紧密的产销关系,打造一个高水平的供应链,可以让市场变得更完善。

春节之前问肉价
肉价上涨这一年
老百姓碗里不会缺肉
生猪养殖户的喜与忧
春节猪肉价格不会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