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唤醒青少年探险精神

□ 《民生周刊》记者 郭梁 《 民生周刊 》(

    “探险精神不可或缺,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参加户外探险活动,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提高他们的逆商,这对他今后的人生非常重要。”

    青少年课堂之外做什么?回答会是五花八门:或是课外辅导班,或是兴趣班,或是上各种运动课,或者干脆“宅”在家里,看看课外书、玩电脑、玩手机……但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样的一个词——探险。

    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探险这个词汇有点陌生。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探险家,探险精神包含开拓、创新、坚韧、理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探险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中国探险协会主席韩勃说。

    12月9日,中国探险协会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联合发起“12·9 全国青少年户外探险日”,呼吁全社会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鼓励青少年回归自然,通过参加户外探险活动,增长见闻、学识,增强求生意识,增加求生技巧,强身健体,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见多识广还是什么都不懂

    金雨桐是个9岁的男孩,就读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小学。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用他的话说,“每天只有晚上才能见爸爸妈妈一两个小时,也基本上都是在辅导作业中度过。”至于周末,金雨桐一般都在妈妈的陪伴下,去上3个课外班,分别是英语、奥数和美术。刚刚9岁的他,也早早成了“眼镜一族”。

    出生后便大多数时间生活在上海这座大都市,让金雨桐很少有走出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而本该“见多识广”的大城市孩子,却每次寒暑假跟爷爷奶奶回老家时,被老家的小伙伴笑话“什么都不懂”。

    金雨桐不是没见过世面,他也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甚至还去过日本、新加坡。但这种旅游是度假式的,最多就是见见不一样的城市,再就是海边或者旅游景区玩一玩。

    金雨桐的境遇,在如今的城市中普遍存在,网络时代、手机互联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接踵而来,对少年儿童来说,即便是三四线城市,也都是除了上课、补课,就是手机、电视、电脑。越来越多的孩子戴上了眼镜,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小胖墩。不用说探索大自然,哪怕是中小学校课程内的体育课,在很多孩子那里都变成了“老大难”。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有关专家表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不仅是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青少年有很多可选择的学习方式、娱乐方式,更重要的是,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或者说家长在培养孩子探险精神方面,越来越懒惰。“在城市里,很多家长周末只是想着让孩子有个地方打发时间,保证孩子安全就行,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城市商场里孩子最多的原因。另一部分家长的想法则是,现代社会压力那么大,孩子应该从小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于是拼命上各种培训班,导致孩子只识得书本上的知识,偶尔从手机、电脑上认识世界的其他一面,却绝少有机会去探索大自然,探索世界。”

    探险精神不可或缺

    就倡议青少年开展户外探险活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探险协会主席韩勃。

    “青少年应该从小培养探险意识。”韩勃说,“探险精神包含开拓、创新、坚韧、理性。探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探险史》开篇记述的是中国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后面还有明代的徐霞客等等,说明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探险家。而正是古人一直延续的探险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

    韩勃表示,在今天的中国,别说青少年、儿童缺乏探险精神,包括已经成年的80后、90后等,大部分缺乏探险精神。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长期执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等等。“你可以去问身边的80后、90后,有多少人有过探险经历?绝大多数的回答是没有。非但如此,甚至在学校连体育课都没好好上。如果我们的社会支柱,或者是未来的社会支柱,都没有过真正的探险经历,那何谈探险精神?”

    韩勃说:“我们呼吁今天的青少年参加户外探险活动,首先希望他们减少对手机、电子产品、电子游戏所建立的虚拟世界的依赖,发现大自然的美好,建立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珍视生命,对生命产生敬畏。”

    找到与现代教育更好的契合点

    据介绍,户外探险教育是为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而在户外进行的经验性活动,与学校课堂教学有所区别。整个教学体系涵盖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是发生在户外的一种丰富的课程教学方式。包括环境教育、观察教育、探险教育、学校野营、荒野“治疗”,以及其他娱乐性教育等,以期完成各种学科教学目标和交叉学科教学目标的教育方式。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普遍物质条件优渥,但心理脆弱、承受力差,所以不但出现抑郁症人群,甚至自杀等极端事件频发。

    “我们呼吁青少年参加户外探险活动,在培养其探险精神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训练、提升他们的逆境生存能力,提高逆商。国内外研究成果显示,将户外运动与积极心理学结合的训练,可以明显改善人的情绪、心情,逐渐使人身心健康。” 

    “呼吁参与户外探险,并不是要他们盲目从事探险活动,而是必须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进行。”韩勃说,“我们跟一些学校接洽,在中小学生每周半天的研学时间里,由中国探险协会派出具有专业资质的‘中国探险领队’,普及户外探险、野外生存以及AED急救等常识,做一些与户外探险相关的公益活动。”

    韩勃介绍,中国探险协会将户外探险分为轻探险(如城市周边难度较低的山区徒步探险)、中度探险(如“驴友”对一些名山大川的穿越探险)、专业高端探险(如攀登6000米以上山峰)。轻度探险较适合青少年,“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家长能接受这种方式,利用闲暇时间,带着孩子参加由专业人员带领的轻探险活动,从小培养孩子的探险意识、生存能力。”

    “户外探险一定可以跟现代教育找到更好的契合点,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韩勃说。

    少年强则国强,唤醒青少年的探险精神,任重道远。

新基建是数字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
我国遴选18个农村公共服务案例
二手新能源汽车:“我太难了”
日照岚山区:扶“贫中贫”攻“坚中坚”
国家卫健委:深入推进健康扶贫
流转的土地“唱山歌”
家庭医生守护群众健康
唤醒青少年探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