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药品“团购”能价廉质优吗?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 民生周刊 》(

    “药品价格降低不会影响企业的研发,因为中选药品降价主要挤压的是流通环节的费用,不是工业生产和研发环节的费用。”

    继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在4个直辖市和7个副省级城市(4+7)推开后,近期,试点进一步扩围至全国。

    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模式让一些药品降价了。拟中选结果显示,与扩围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9%。

    中选药品价格降了,质量能保证吗?低价会不会影响企业药品研发?药品“团购”到底会对医药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4位业内专家,邀请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药品集中采购及使用新政进行探讨。

    史录文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利用市场机制促药品价格合理化

    集中采购和使用扩围,能够继续扩大带量采购的经济效应,利用市场机制促使药品回归合理市场价格,让更多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进一步提高百姓的用药可及性。

    药品价格降低不会影响企业的研发,因为中选药品降价主要挤压的是流通环节的费用,不是工业生产和研发环节的费用。由于流通环节不可控因素太多,加上企业为了增加自己产品的销售量,必须做各种各样的工作,现在通过试点扩围,量已经保证了,计划性就有了。

    而且,研发本身也不是仅靠企业利润在支撑。国家鼓励提高研发费用,提升产品质量。如果真有研发项目,市场融资的方式很多,所以这个问题无需担心。

    但是,药品带量采购确实可能会对一些小的、原来就靠仿制过日子的药企造成冲击。现在,我们对整个药品质量要求很高,老百姓都希望获得质量好的健康产品,这样没有入围的,而且没有创新意识的药企,自然而然就会被淘汰,这也符合我国一直提倡的医药行业集约化发展的方向。

    药品质量问题不只是国家关心、老百姓关心,企业也非常在意。既然“4+7”试点扩围了,这么大的一个盘子,国家设定了规则,走市场化机制,如果企业中标,就相当于做了一个无形的广告,这关乎企业的形象,企业敢让质量不过关?

    很多国际上的大型企业出了质量问题,赔不起,自己损害不起自己的牌子,就是这个道理。反倒是某些小企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倒闭就倒闭,这种企业本来就应该淘汰。

    制药企业是高集中度、知识密集型的企业,质量要求严格,如果谁都能干,反倒会影响我们民族医药工业的健康发展。质量是企业自身的命脉,如果企业为了挤占市场而胡来,价格降低,质量随着降低,这样的企业就该让其倾家荡产。

    李卫   诺华肿瘤公司商务和大客户负责人

    降价后,药品质量有保障

    “4+7”试点之后,很多人觉得仿制药的价格低到不可想象。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曾获得一份美国某州的药品采购、报销价格的资料,对比之后发现,“4+7”试点时,国内仿制药的价格有的还是比美国高,有的持平。

    试点扩围之后,仿制药的价格有的跟美国持平,有的比美国低。应该说,以现在的价格,仿制药的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回款时间对于企业很重要。美国医院的回款时间是两周至一个月,中国医院的回款时间则不一定。“4+7”试点过程中,90%的医院能实现30天之内回款。扩围之后,不知有些地方能不能实行财政提前预付?比如上海,就可以做到。

    在“4+7”试点中,因为试点城市形成了价格洼地,周边地区可能会到那里采购,所以约定采购量很快就完成了。扩围之后,对此问题,可以进行更好的分析。

    不过,原研药的定价相对复杂一些。原研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失败率高,整体研发成本高,其价格要考虑这些因素,并不是简单的越低越好。

    常峰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

    试点扩围后的政策要更完善

    药品降价和药品质量应该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企业降价肯定有自己的考虑,尤其现在我们对质量这么关注,企业不可能降低标准来生产,因为这对其影响非常大。

    其实,价格是企业自己报的,所以用降价这个词不太妥当。这次降价实际上是企业报的价格降低了,而不是政府强制的。企业自己报价,不可能低于成本,否则就是违法的。

    仔细研究新的政策会发现,扩展到全国后,会有一些政策的变化。最典型的变化是,虽然授予的仍然是部分市场,即拿出各联盟地区该产品50%至70%的用量集中采购,但与“4+7”试点相比,此次扩围调整完善了中选规则,并增加中选企业数量为1到3家。

    推向全国后,如果只有一家企业中标,对产业的冲击会比之前大,所以这次就放了更多企业进来。多家企业中标可保障市场稳定,保障产品供给。 

    另外,这次还设置了天花板价,比如有3家企业中标,另外两家还可以维持自己的报价,不是说必须实行最低的价格。企业还可以自主选择市场,所以这次的政策比上一次宽松一点。这是在总结“4+7”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做的一些调整。

    也许,未来还可以让更多企业进来。但是,放得越多,越难以获得比较合适的价格,放到4家、5家是可以考虑的。过评的企业更多,竞争也更充分。参与竞价的企业越多,就有更多企业进入备选。但是,要想保证价格较低,最好是引入淘汰机制,完全没有淘汰的话,价格肯定降不下来,因为企业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润。

    关于回款问题,我认为就目前来讲,25个品种,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但是,也要看地方,每个地方医保结余情况不一样。

    当然,现在品种比较少,品种多的时候可能要仔细测算。有的地方完全没有问题,有的地方则要测算。

    事实上,很多发达国家都有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但采购的具体形式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像英国分几个区,也是做集中采购。美国的保险基本上以私人保险为主,也就不需要集中采购。中国是以国家主导的医保为主,要政府主动去做,才能获得比较合理的价格。

    史立臣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

    带量采购的配套政策要跟上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对试点企业有好处,市场范围一下子扩大了。 之前因为区域差价的问题,搞得企业非常狼狈,有些区域得按中标价供货,但不能承诺量。现在,既有了价格承诺,还有了量的承诺。

    另外,我认为搞产品试点意义非常大。25个产品的试点区域扩大了,既得保证采购量,还得保证回款,这个难度就大了。因为原来选择的11个区域,相对来说经济情况比较好,回款没问题,采购量问题不大。但是,区域扩大之后,区域经济差异非常明显,回款这一块可能会出现些麻烦。

    25个产品做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包括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怎样才能保证使用量、保证回款?把这些东西理顺了,产品试点的意义就达到了。以后从25个产品扩展到250个,甚至更多,都会非常顺畅。

    未来,仿制药一定不再是高利润产品,而是规模化产品。所谓的规模化就是数量庞大,利润低,但依靠数量庞大也能盈利。关键的问题是,中国一致性评价进程必须加快。

    加快之后,能保证让一个品种起码有5到10个厂家生产,这样才能出现竞争。比如,当一个药品的生产厂家在5家以下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联合起来,不参与投标。如果是5到10家,这就很难联合起来。

    带量采购的产品都是过了一致性评价的产品,这是一个硬门槛,就是必须过一致性评价,才能参与带量采购。但是,中国能做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医院太少,药企要做就得排队。

    其实,生物等效性试验跟临床试验不一样,它相对比较简单,要求比做临床试验低,完全可以放开,让一些医院的科室或者大学实验室来做。 

    值得注意的是原料药。未来,原料药也是影响药品价格的重要因素,现在因为环保要求更加严格,很多中小原料药企业关停。

    未来,一些药企想降价,但受制于上游的原料药,价格可能降不下来,所以原料药生产要实行备案制,这样药企可以自己生产原料药,只要备案就行。 

    现在,原料药采取生产许可证制度,企业拿到原料药生产许可证非常难,周期太长。其实,原料药只要合格就行,企业自己必须把好原料关。制剂才是监管重点,因为制剂是走向市场的。

    另外,基本药物和低价药物应该尽快纳入国家带量采购范畴。因为,这类药物使用人群广泛,用的规模特别大,医保报销数量也非常大。纳入之后,就不至于出现低价药停产或者短缺状况。

    扩围之后,药品监管也要加强。中国历来重认证、轻监管,处罚力度不大。未来的药品质量监管,一是要强化日常监管,二是要明确责任,将国家、省、市、区县的责任都明确了。

    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处罚力度。比如,规定如果企业发生一次质量问题,就直接将其从国家带量采购名单里清除。

药品团购,药费降了
让百姓共享药价改革红利
集采落地,厦门药价大幅下降
中选药在医院落地之后
药品“团购”能价廉质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