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苏醒的“郓半夏”

□ 《民生周刊》记者 陈文波 《 民生周刊 》(

    “顺利通过了!”2018年12月5日下午,北京,农业农村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专家评审会现场,孔静珣向同事和朋友们微信传“捷报”。

    “捷报”的主角,是一种曾经盛产于山东省郓城县、名为“郓半夏”的道地中药材。郓城,位于鲁西南的水浒故事发祥地,由此实现了地理标志农产品零的突破。评审会上“郓半夏”的答辩人,是时任山东省派郓城县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挂职县委副书记,被郓城人称为“半夏书记”的孔静珣。

    正是在这位“半夏书记”以及省派驻村第一书记们的推动和努力下,“郓半夏”这一传统种植在郓城复苏,也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找到了新的路径。

    县志里挖出的“金豆子”

    2017年2月,在山东省妇联担任妇儿工委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的孔静珣,被组织选派到郓城县挂职副书记。

    上任后,她发现当地农民的种植长年延续“一茬小麦一茬玉米”,“一年下来也就弄个零花钱,其他经济作物几乎没有”。

    “在一次进村走访中,我偶然听一位老中医提到,郓城曾大面积种植过半夏。”孔静珣对记者说,“但是那时候对半夏还非常陌生。”于是,她第一时间想到了查阅《郓城县志》。

    据县志记载,“郓半夏”在明朝就作为贡品进入宫廷,认定为“疗效确切,品质上乘”,从那时“郓半夏”便名扬天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半夏在郓城汉石桥等地曾广泛种植,并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后因药材公司改制等原因,导致“郓半夏”20多年间在郓城几近绝迹。

    经过考察,孔静珣发现,在郓城不少地方都适于半夏的生长,“我们的省派第一书记队伍里就有医科院的同志,也有了人才优势。”孔静珣由此萌生了恢复“郓半夏”种植的念头。

    随后,她开始组织驻村第一书记们进行调研,并邀请中药材和半夏研究专家进行论证。知名半夏种植研究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蒋永昶老人,就是孔静珣寻访到的专家之一。

    “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蒋永昶引用《本草纲目》原文向记者解释“半夏”之名的由来。他希望半夏的种子能在郓城这片土地上再次生根发芽,帮助大家脱贫致富。

    经多次审慎调研、考察和论证,2018年初,孔静珣将“郓半夏”的种植推进到了实质阶段。

    “半夏种植投入较大,管理成本较高,一次性大面积种植存在很大风险。”在孔静珣的协调下,由山东省医科院第一书记工作组与郓城县张鲁集镇大潭医养院合作,在该镇春季先期尝试种植“郓半夏”3亩,同时,带动全县其他种植户种植100多亩。

    半年后,试种的3亩和带动种植的100多亩“郓半夏”大获丰收,亩产近500千克,亩均纯收入达万元。“地里长出了金豆子。”种植户张女士这样说。

    给种植户带来福祉

    “郓半夏”先期试种成功,给了孔静珣和她的同事极大的信心。为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技术水平,省派郓城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与郓城县农业局一道先后多次举办培训班,并组织种植户到湖北潜江、菏泽牡丹区等半夏种植基地观摩学习。

    参加培训和考察后的农户,对种植半夏有了更大的把握和信心。黄集镇东关村种植户李继英说:“2015年我种了2亩半夏,结果一场大雨把半夏淹毁了,赔了本。现在县里鼓励咱农民种,还请专家指导,解决了技术难题,我一定要坚持种下去。”

    半夏专家蒋永昶以及菏泽市半夏研究所所长庞福海,被郓城县政府聘请为种植技术顾问。

    同时,郓城县还加大了半夏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构建了多元化、多样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从种植、加工到营销全产业链的信息技术服务。

    从事药食同源植物发掘多年的郓城绿思源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林对记者说:“恢复‘郓半夏’种植,让我们沉睡多年的道地中药材焕发生机,也给种植户带来了福祉。”

    为提升“郓半夏”品牌知名度,为郓城打造特色名片,在孔静珣的推动下,2018年初,“郓半夏”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提上日程。在最终的专家评审会上,孔静珣陈述:“‘郓半夏’不仅是一种道地中药材,还是郓城县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凝聚着郓城县基层干部以精准理念脱贫攻坚的智慧……”

    “传承和发展文化”

    孔静珣认为,“郓半夏”种植的快速复苏,得益于郓城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

    郓城县农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根据“郓半夏”种植和长势情况,当地政府每亩给予种植户500元至1000元的种子补贴。县财政还拿出300万元作为担保资金,在县农商银行开展“半夏贷”业务,符合条件的小规模种植的农户最高可贷30万元。 

    此外,省派郓城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还争取到山东省农担公司和农商银行的支持,为种植大户按每亩贷款5000元的标准给予金融支持。

    为解决“郓半夏”的销路难题,2018年9月,郓城县政府与北京葆年堂(菏泽)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定制药园”合作协议,年加工能力达1000吨。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宁张民告诉记者:“公司将为郓城全县半夏产业发展提供市场支撑。”

    郓城县还依托大潭医养院,成立了郓半夏研究所、郓半夏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郓半夏中药材有限公司等机构,通过种子试验、品种扩充、推广等,加快半夏科研成果转化,同时推广“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半夏产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已得到普遍认可。

    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郓城县农户种植半夏的积极性高涨,到2018年底,全县推广种植郓半夏达到1000亩以上,而未来的目标,则是“打造‘万人万亩’郓半夏种植基地”。

    今年3月,孔静珣完成两年挂职任期,重返原工作岗位。在离开郓城的最后几天,她抓住一切下乡的机会,进村入户、行走田间,她觉得“与种植户聊聊‘郓半夏’,看看播种情况,是一种享受”,而同事们则看出了她两年来那份不舍的情怀。

    在孔静珣眼里,“‘郓半夏’不仅是发展一种传统产业,更是在传承和发展一种文化”。

让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弱势群体
苏醒的“郓半夏”
全民共享“互联网+医疗健康”
让肺癌患者用得起救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