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从焦虑的家长转身

多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怀有过高的期待,难以跟老师达成共识,由此产生焦虑。家长到底该如何成为老师的“好伙伴”?家庭怎样才能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 民生周刊 》(

    老师一说话,家长纷纷点赞、感谢,家长微信群沦为“马屁群”曾多次被吐槽。一片捧声背后,其实是家长的小心翼翼。

    担心自己的疏忽引起老师的不快,怕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好……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跟老师交流,不敢向老师敞开胸怀,家校沟通很难深入。

    同时,多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怀有过高的期待,难以跟老师达成共识,由此产生焦虑。家长到底该如何成为老师的“好伙伴”?家庭怎样才能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

    越接近,越理解

    每个学期总有几天,张颖会在中关村第三小学门口做安全疏导。她是一名家长志愿者,帮助维持校门口的交通和秩序。车门拉开,孩子下车,张颖迎上去,将孩子护送到校门口。

    “每次这样的志愿者需求发到家长群里,都是秒光。”张颖说。她发现,家长们参与学校事务的热情越来越高。而她自己,三年来也在不断地走近学校的过程中成为老师的“好伙伴”。现在,她已经能协助学校处理一些家校矛盾了。

    其实孩子刚上小学时,张颖很少跟老师联系,她担心打扰老师。很多人有这种心态,怕给老师添乱,怕招老师烦……

    张颖是自由职业者,工作时间比较灵活,这方便了她参加学校的活动。通过频繁参加活动,她才知道,相比被打扰,老师更怕家长躲得远远的。

    “越沟通,越接触,越能理解老师的带班育人目标,也能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张颖说。

    她乐于到学校做义工、志愿者,协助老师组织一些活动,做一些服务工作。让她意外的是,她做的这些事情,也对孩子产生了影响,有时孩子会帮她一起做。比如,在活动结束后留下来打扫卫生。班级有事的时候,他也会积极主动地承担。

    等待孩子成长

    赵汗青也是中关村第三小学的一名家长。她坦言自己曾经是一名焦虑的家长,因为担心通过电脑派位,孩子上不了好的中学,想让孩子考海淀的“六小强”,也就是北大附中等重点中学。

    定下这样的目标后,她压力很大,开始焦虑。为了升学,孩子必须上奥数课,参加很多课外培训班,他有些抗拒这些安排。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赵汗青感觉自己在单打独斗,很不得法,焦虑也传导给孩子了。

    后来,赵汗青加入了学校的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教育,焦虑慢慢被冲淡了。她意识到,孩子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也不是小升初的入场券,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的培养。

    比如,对于学校的班组群,她之前只知道是不同年级的教室混在一起,形成组群,跟以前完全按年级分开不一样。现在她明白了,这能让孩子学会跟不同年龄的人相处,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

    2018年,赵汗青当选为中关村第三小学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主席,她希望为学校的家校共育做更多工作,让更多家长理解学校,跟老师共同教育孩子。“我们充当着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桥梁,了解家长的诉求,把家长的意见反馈给学校。”

    在协助家校沟通的工作中,赵汗青发现,大部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过高的期待,孩子很难让他们满意。很多家庭关注孩子的成绩甚于孩子的成长,让家庭教育走向歧路。“我们应该放慢节奏,等待孩子的成长。”

    允许犯错

    一些老师自己也有孩子正在上学,他们同时也是家长。双重身份让他们对家校共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关村第三小学教师鲁志民的孩子正在上三年级,非常淘气,一次在学校做错了事,班主任让他去一趟。他非常理解班主任的工作,去了之后马上训了孩子一顿。但班主任对孩子没有一句指责,反而批评了他的做法。

    “这是我第一次被孩子的老师,也是我的同事批评。”鲁志民陷入了反思。为什么自己作为老师对学生很宽容,很少责罚,但作为家长,却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孩子?原来像大多数家长一样,他也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犯错。

    他告诉自己,安静下来,关注孩子一点一滴的变化。“在孩子的成长中,要允许犯错,错了就纠正,遇到困难就积极解决。”

    学会放手

    陪陪孩子,做好后勤工作,保障安全……在很多家校共育的活动中,家长们承担了这样的任务。跟随孩子一起参加人大附中翠微学校组织的“书包的成长”公益实践活动时,家长们的任务也是如此。

    很多家长觉得,到贫困地区,捐点钱,慰问一下就行了。但这一次,学校组织孩子们到了河北滦平七中,让这些高中生给那里的初中生上课。

    从分组备课到上台讲课,学生们都非常认真。家长们非常惊讶,平时起床慢、计算粗心、玩手机控制不住自己的孩子,能在台上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当地生活条件比较差,一位家长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不饱,在食堂劝孩子多打点菜,孩子反问,“妈妈,我们出来,是来挑吃挑喝来了吗?”

    离开日常生活的环境,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多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孩子们不是“来自北京的金丝雀”,他们比自己想象中坚强。

    “相信孩子,学会放手。”两天的活动结束后,学生宁歆宇的妈妈表示,要重新定位自己的教育理念。而王梓晔的家长在总结中写道,“我的孩子是雏菊,就只管浇水施肥,她自会绽放成雏菊,没必要也不可能让她成为玫瑰。”

寻路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路在何方
北京海淀:打造家校共同体
从焦虑的家长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