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泉州台商区征迁

政策之外无政策

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做到政策执行前后一致、标准执行户户相同,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征迁氛围。

□ 谢玉燕 《 民生周刊 》(

    从福建泉州市区出发,过后渚大桥,可以看到大桥两侧有多个浇铸好的混凝土桥墩,呈现排状分布。桥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绑钢筋,塔吊旋转作业,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轰鸣,一辆辆土方车穿梭其间。

    这里即将建成一座三层互通立交,但半年前还是一片荒滩。

    在泉州台商投资区白沙片区项目指挥部,前来咨询或签约的人络绎不绝。自3月15日召开动员大会后,仅用26天便全部完成一期房屋测量工作;自7月1日正式进入动迁阶段后,用两个月时间全部完成一期880多宗房屋签约工作;二期动迁项目启动至今,房屋测量、评估基本完成。

    项目推进如此快速有序,征迁工作如此平稳顺利,台商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政策之外无政策。”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刘志平言简意赅。

    公信力是执政力基础

    “集中解读政策必须坚持,政策之外无政策必须坚持,2017年1月1日起‘两违’不补偿必须坚持……”9月25日,白沙片区改造项目二期征迁动员大会上,当着数百名被征迁户的面,刘志平提出“10个必须坚持”要求。

    “政策之外无政策”,这样的政策刚性已不是第一次提及,在清退337家石材加工企业和39户后渚东桥头养殖户时,类似话语被多次强调。

    2017年初,刚到台商区任职的刘志平,看到石材加工业存在散、乱、污等突出问题,他和班子成员痛下决心,攻坚克难。有人替他捏了把汗,清退这些石材加工企业,几年前测算需要花费3.9亿元。

    “一味用补偿的求全方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于乡镇一把手出身的刘志平而言,对于整治石材加工行业并不畏难。区领导亲赴一线指挥整治工作,乡镇主动作为,各部门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协同攻坚。

    企业关停后怎么办?工人何去何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商区统筹安排1600多万元,按生产规模给予每一家配合退出的石材加工企业一定的清场补助,鼓励其依法转型转产,区民生保障部门组织免费培训,并介绍重新就业,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通过一系列“稳准狠”的动作,最终,台商区在短短两个多月关停了全区337家未达到环评标准的石材加工企业。

    还台商区一片碧水蓝天的同时,台商区也打响了“铁腕”治违的第一炮。

    在清退违规占用后渚大桥东立交桥下废转盐田的39户养殖户时,刘志平提出:养殖户的行为属于侵占国有资产,征迁时一律无偿退出,不予以二次补偿。部分村镇干部“好心”建议,要想清退,必须补偿。以前都是这样做,这次如果不补,工作恐难推进。

    “绝不能助长不良风气。”刘志平态度坚决。

    不久后,台商区发出通知:愿意配合且主动承诺退出的给予3个月宽限期,不愿配合、不主动承诺的马上处置。

    最终,征迁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耐心做思想工作,36户养殖户主动承诺退出。但仍有3户心存侥幸,以为最后会得到赔偿。可出乎意料的是,台商区启动了依法强拆程序,将通知执行到底。

    “政府公信力是执行力的基础。对于违法行为,说不补偿就一定不能补偿,不然我们如何取信于民?”刘志平说,老百姓最担心的是不公平,我们就是要让百姓知道只有一个标准,告诉他们征迁政策出台的来龙去脉,让他们确信,这项政策是为了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

    此次执法改变了台商区以往征迁土地被占用二次补偿的做法,让群众看到政府的决心,也为白沙片区改造征迁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一把尺子量到底

    作为今年台商区的“一号工程”,白沙片区改造征迁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项目涉及7个行政村、6640多幢房屋、近400万平方米、17300多人口,牵涉范围广,涉及人群多,难度可想而知。

    今年5月,一位经验丰富的干部态度坚定地向刘志平建议:“凭多年的征迁经验和两个月的调研走访,此次拆迁如果没有适当退让,肯定很难进行。尤其是2017年后“两违”拆除,如果不补材料款,征迁工作则很难进行下去。

    “政策之外绝无政策。拆迁政策是经过集体决策的,还公开向社会发布,如果随意更改,置政府的公信力于何地?”刘志平丝毫没有退让,“只有执行的权力,没有退让的义务。”

    坚持“政策之外无政策”的原则刚性,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做到政策执行前后一致、标准执行户户相同,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征迁氛围,同样是征迁干部敢于担当的最佳注解。

    《白沙片区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土地房屋征收拆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提出,此次征迁,台商区不仅实行征地拆迁政策、拆迁房屋及附着设施明细、实物补偿结果、安置操作过程等“四公开”,同时坚持“无内控”原则,这成为此次征迁区别以往的政策亮点。

    好政策还需真落实,抓落实要有机制保障。为此,台商区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引入有资质的律师事务所、审计所、评估公司等第三方机构。

    通过律师事务所,从政策制定层面协助政府制定合法、合理且具有可行性的补偿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也为征地拆迁项目推进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借助第三方评估公司,确保房屋勘测丈量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公平性。

    利用审计机构,对征地拆迁的勘测丈量数据及房屋权属资料、中介机构评估报告、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执行情况、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的支付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监督。

    不仅如此,拆迁过程中台商区纪工委随机检查,同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确保拆迁工作全程公平公开、规范运作。

    借助第三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台商区实现“拆完,权清、事清、人清”,确保拆迁工作一碗水端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征迁之前,台商区对12个区直部门、4个乡镇抽调组成的26个动迁小组的所有成员进行培训。“只有吃透征迁政策、学深征迁精神,才能解释政策不走样、执行政策无偏差。”在征迁一线的吴银泷说,在之前每位征迁干部都会提前做足大量功课,“除了接受专门的政策培训,同事间也会互相交流征迁经验。征迁宣传手册,每位征迁人员都背得滚瓜烂熟。”

    “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征迁有态度,要进度,更要有温度。

    9月27日,在洛阳镇边防派出所,83岁白沙村村民刘以山成功落户。拿到户口本的那一刻,刘以山老泪纵横,握着边防官兵的手连声道谢,“活到这个岁数,终于有户口了!”

    由于历史原因,刘以山从出生起就一直没有户口。“以前出门坐车、看病遇到不少麻烦,各种优抚政策也无法享受。” 刘以山无奈地说。

    此次,在白沙片区征迁中,工作人员发现,因为没有户口,刘以山无法领取征迁补偿金。于是,他们与其所在的边防派出所联系。

    边防所立刻展开调查,通过调阅相关档案,证实刘以山确实没有户口。随后,工作人员积极进行户口补录,一个多月后,刘以山如愿以偿落户。

    白沙一村村民黄亚冇,名字中因有一个“冇”字,电脑无法输入,不久前她生病住院,无法报销。在拆迁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顺利将名字改为黄雪玉,解决了多年来的一大难题。

    为了解决拆迁户子女就学问题,台商区还设立“就学一站式服务党员先锋岗”,全方位服务征迁群众。7月6日,在指挥部,280余名家长齐聚先锋岗,咨询子女就学安置问题,现场的120多名家长顺利办理就学安置手续。

    事事以百姓为中心,处处为百姓谋福祉,这样的温情服务,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多人主动加入征迁一线。

    退休教师刘荣洲就是其中一员。热情直爽的性格让他在村里有着很高威信,征迁启动以来,他主动加入征迁,为征迁户讲解政策,积极协调征迁中碰到的各种矛盾。

    “虽说人离故土,依恋难免,但只有环境变好了,日子才能过得舒坦。”与刘荣洲一样,40多岁的刘国营已协助征迁小组成功签约10多户。

    每次入户,他都会反复告诉大家,这里是未来的城市新中心,未来的国际化大社区,以后的生活会更好。

    拆的是旧居,改的是生活。在这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拆迁中,台商区的一线征迁干部发扬“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神,涌现出一批有担当的干部。

    雷厉风行的朱子良从征迁开始那一刻起,起早贪黑“泡”在指挥部。为了想出跟拆迁户沟通的办法,他常常失眠,房屋丈量、签约腾空、征收拆房,他事事带头表率。

    即将退休的李丽珍全身心投入征迁工作,为了签下村里有名的“难搞户”,她连续一个月到家里聊天交心,帮助征迁户揭开心中的疑虑。

    朱小英把群众当成自家人,把群众的困难当自家困难来解决,为了一户的征迁,从入户到签约,她去了数十次,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

    任务繁重,群众利益诉求复杂,征迁工作历来被视为“天下第一难”,但台商区的干部用脚丈量征迁进度,用真心换取民心。

仙桃“普惠贷”激活三农
扬州:景区环卫很智慧
政策之外无政策
湖南蓝山:书香满农家
安徽阜阳:庄台人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