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振兴乡村要用好“互联网+”

□ 湖南省益阳市委书记、益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瞿海 《 民生周刊 》(

    着力构建“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农业结构优化、产业特色化、基地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品牌绿色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战略的关键点、路线图、时间表。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打破常规发展路径,寻找新动能。益阳是农业大市,素有鱼米之乡、楠竹之乡、中国黑茶之乡、中国淡水鱼都等美誉,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湖南省唯一现代农业改革试验市。

    近年来,我们立足农业资源禀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农业结构优化、产业特色化、基地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品牌绿色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道路。

    目前,益阳成为全国39个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之一,“互联网+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2017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5.7亿元,增长3.6%,增速居全省首位。

    生产革新,智慧农业全领域铺开

    益阳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集成、远程控制、数据快速处理分析和云计算、物联网等优势,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和集约化水平,促进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

    一方面,大力推广智能生产技术。互联网的运用最重要的是带来了生产模式大变革。我们通过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对“种养加”生产全程实时监控,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植物生长环境的调控,既省工时,又提效率。

    如在早稻生产中,利用互联网技术,育秧时间从原来的28天缩减到23天,育苗成活率从70%提高到90%,早稻收割时间提前了一周, “藏粮于技”得到很好诠释。

    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在全市广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系统,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开心。

    茶产业是益阳市的农业支柱产业,2017年综合产值近200亿元、增长17.3%,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8.8%。茶产业的高速增长,与我们这些年追求质量和品牌效应的努力密不可分。

    我们引进国内最先进的CN39追根溯源系统,对茶叶的培植、管理、采摘、收购、制作、包装、仓储、销售、物流等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实现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视频追溯系统,使产品“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

    当前,全市正在建设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平台,力争到2018年规模养殖企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接入可追溯信息平台覆盖面达80%。

    要素联合,集成协同全方位发力

    抓住“互联网+”发展大潮,将资本、主体、影响力等各种生产要素联合起来、集中发力,使之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是借助“互联网+”开启创新创业新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改造流通方式、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推动农业创新创业。

    湖南华莱生物把电子商务与黑茶传统文化相结合,首创电子商务黑茶销售系统,与全国市场的茶商及消费者在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远程协作,年销售额达10.5亿元。

    资阳区远鹏农场创立微信购物商城—湖南绿色蔬菜,线上采用“微代理商”模式,上市短短两个月就发展会员7万多名,线下采取众筹模式发展“恰创客”生鲜食品门店10家,基地农场还成为会员休闲观光的场所。

    二是借助“互联网+”推动工商资本跨界进入农业。强化政策引导,创新金融支持,实行用地优惠,探索工商资本规范有序进入农业,开展规模经营,建设大型农业项目。北京薪福控股集团2012年10月在大通湖区注资5000万元成立大通湖农场公司,采取B2B模式,承接大型国企、集团公司等大客户订单。目前正在扩大生产基地,筹建与扶贫相结合的大通湖微商城,帮助农户增收。

    三是借助“互联网+”唱响益阳品牌声音。以“新业态、新动能、新发展、新品牌”为主题,成功举办首届生态农业智慧乡村互联网大会,开展了“益村”梦想大众盛典。

    首届农业农村互联网高峰论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发展对话、农业农村互联网发展项目签约、特色农产品博览会、农业农村互联网发展创业项目路演、百家农业农村互联网企业和媒体益阳行等七大主题活动,充分展示出益山益水、益美益阳、益村益品,实现了以节会促开放、以开放带人气、以人气推发展的目标。大会签约重点项目23个,合同引资303亿元。

    销售升级,电子商务全环节贯通

    电子商务能够促进农产品更快进城、更多增值,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益阳市紧紧抓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农村电商体系。

    一是实施龙头带动。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目标,在全市重点打造了益阳中南电商国家级产业园、南县“农村淘宝”服务中心、桃江和安化两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一园一中心两示范县”,吸引和集聚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商、服务商入园,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体系。

    二是强化骨骼支撑。大力实施产业特色化工程,科学规划布局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互联网+农产品直销基地”模式,将零散的产品转化为规模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一大批“益”字号农业品牌在互联网上蹿红。

    目前,安化县的黑茶、桃江县的笋竹、赫山区的大米、资阳区的休闲食品、沅江市的芦笋、南县的小龙虾等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基地全部实现了网上直销,既方便了消费者,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是加速血脉畅通。引导阿里巴巴、天猫、淘宝、京东和微信第三方平台入驻村级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点开展电子商务,发展物流配送,实现了农村生产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实现了农产品的快速流通。

    通过电商园、基地、物流的协同发力,至2017年底,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300亿元,同比增长48.2%,安化黑茶、桃江竹制品、沅江芦笋、广场舞蹈服、水产品、休闲食品、母婴幼儿服饰用品等七大类产品,占据全省电子商务销量榜首,其中桃江竹凉席的电子商务销售额排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第一位,占全国网上销售的70%以上。

    平台拓展,管理服务全维度优化

    全面整合互联网资源,推动线上线下融于一体,促进管理服务提质增效。一是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12316”工作体系的作用,全面对接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和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行业信息平台,集聚服务资源,完善运行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深入推进农业综合管理信息化服务,整合全市农业、林业、水利、土壤、气象等涉农信息资源,提高信息技术在农业应急指挥调度、灾害预警预报、执法监管、远程视频诊断、产权交易等方面的应用,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推进电信、银行、保险、供销、交通、邮政、医院、水电气等便民服务上线,实现了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线销售。

    二是构建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建立了网上课堂、微信群等交流共享平台,及时便捷发布农技、市场信息。近年来,南县异军突起的“稻虾共生”模式,为在全县进一步推广,将专家、技术员、虾农、销售人员上万人组建为多个微信群,通过互联网进行技术培训,发布销售信息,实现信息共享。2017年全县推广“稻虾共生”18万亩,产值达10亿元以上。

    三是构建农村治理服务体系信息平台。以建设智慧乡村为目标,与58农服深度合作,成功开发以“三农”信息服务和助力脱贫攻坚为核心,集党务、村务、政务、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益村”APP线上平台,延伸了管理云触角、开通了学习微课堂、建成了治理议事室,成为全省“互联网+村级服务平台”样板,全域性、在线化、综合性服务水平大为提升。

乡村振兴 大幕开启
为亿万农民创造更美好生活
光东村:健步走在振兴大路上
扁担山大念“虾稻共作”经
岭里村:转身干起生态农业
宜城:老房子变成了钱袋子
娘娘山经验写进中央文件
董口镇:村民就业“扶贫车间”
庙池村:办农民夜校 学致富技能
走,到湄潭当农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