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扁担山大念“虾稻共作”经

□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 民生周刊 》(

    一袋大米,让扁担山村民看到了希望,找到了乡村振兴的抓手。从卖稻谷变为卖稻米,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扁担山村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了农业附加值。

    1月27日下午,满满4车、800袋新虾稻生态大米运到武汉市新洲区城管委机关院内,区城管委主任程奇才面带微笑地看着工作人员搬运大米,兴奋地说:“大家都要尝尝新虾稻生态大米,这是精准扶贫结出的果实,农民脱贫致富了,我们精准扶贫工作找准了思路!”

    半个月前,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扁担山村村支书陶文林专程到北京推销新虾稻大米,这一消息在小山村沸腾了,大家纷纷为这个不简单的村支书点赞。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一袋大米,让扁担山村民看到了希望,找到了乡村振兴的抓手,让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有了鲜活案例。从卖稻谷变为卖稻米,武汉市新洲区扁担山村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了农业附加值。

    从卖稻谷到卖大米

    为什么想到去北京推销大米?

    陶文林自有道理。扁担山村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沟纵横,水源充足,从大别山脉顺流而下的山泉水,矿物质丰富,种植出来的稻谷品质非常好,但在当地却没能卖出好价钱。

    种了一辈子地的陶文林久久思考得出一个结论:农民要想转型升级,土地流转、品种改良、技术推广,走哪条路,关键要靠广大农民自主选择,然而,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农产品就没有出头之日。

    陶文林认为,农民如果只是在自家的地里“循规蹈矩”,在技术上、视野上以及市场思维上无法跳出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也就无法顺畅融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潮。         

    与2016年初引进村里的合作社一起合计后,陶文林下定决心,远赴北京,开个“生态大米入市北京新闻发布会”。

    “新型职业农民要学会走品牌运营路子,前年我们是卖稻谷,去年合作社申请注册新虾稻商标,有商标以后,合作社成员更加注重生产管理,开始尝试卖大米。”

    武汉市绿康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副总经理陈美非常认同陶文林的观点,“从卖稻谷到卖大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注册公司,设计包装,稻谷加工好多环节,下半年合作社忙得不可开交。”

    据介绍,合作社引入的“虾稻共作”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既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又解决了如何种好地的问题;既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又确保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既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空间,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是解决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产业发展+精准扶贫

    乡村如何振兴?要依靠产业,更要依靠带头人。

    据了解,扁担山村是新洲区城管委的精准扶贫驻点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员经过多番思考,积极为扁担山村谋划出路,最后选择了新型生态农业项目“虾稻共作”,引进武汉市绿康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虾稻共作”项目。

    “虾稻共作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符合市场需要,带动了农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 陶文林说。

    陶文林谈道:“依托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支持,项目把多效益和产业扶贫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发展农业生产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他透露,希望把 “虾稻共作”项目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基地,实现“扶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片经济、脱贫一方百姓”目标。

    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道主任陶磊非常关注和支持“虾稻共作”项目,他目睹了产业发展给村子带来的变化,在他看来,这与徐古街道“积极打造现代生态农业大街”的定位相符。

    切实加强土地流转,进行养鱼、养虾、林下养鸡、蔬菜水果种植、油茶、花卉苗木等种养业,既可以解决土地撂荒、群众务工难问题,又可以解决村集体经济收益问题。一份名为徐古街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说明的文件这样提到。

    这份文件认为,抓住产业开发,将创新发展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现有“基地+农户”有效模式的带动作用,把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通过苦干加巧干,调动各方因素,逐步实现产业发展目标。

    陶文林认为,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弱,只有把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纳入整个市场体系,才能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只有把农民自产自销的单个产品纳入整个产业链,才能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的格局。

    “三乡工程”

    据新洲区农业委员会主任叶建华介绍,新洲将“三乡工程”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口工作来抓,初步实现盘活农村资源、释放农业生产力、激活农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初衷。

    “三乡工程”是指“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要求,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为目的,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去年赴新洲区专题调研“三乡工程”时强调,要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切实把“三乡工程”作为推动“三农”发展的牛鼻子,大胆探索,深入推进,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努力创造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武汉样本。

    据了解,在市民下乡方面,新洲区目前已在市交易所登记挂网1200余户,占空闲农房总数的8.5%;已签订租赁协议的空闲农房800余户,占挂网的67%,新增农民财产性收入1968万元。

    企业兴乡方面,今年可新增下乡工商资本4.73亿元,新增涉农企业73家,引进投资千万以上项目5个,产业帮扶带动贫困农户3316户、9560人。

    至于能人回乡,全区先后挖掘和请回了一批涉农创业人士31人,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总额249123万元。

    陈一新在座谈会上强调,推进“三乡工程”,首先要注重科学选址,既选择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距离城区适中的城边、景边、路边、湖边村庄,又选择贫困村进行布局实施,同时做好项目规划,以“一村一品”为主攻方向,充分体现乡村个性特色。

    其次,要创新模式,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需求,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型、生态农业型、网红小镇型等多种模式,不断丰富“三乡工程”的内涵。

    此外,要注重结合,把实施“三乡工程”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养老事业发展等有机结合。

    现在,陶文林在当地已经成了大红人。退休老人胡汉启住在汉口,其母亲出生于徐古街,在电视上见到陶文林进京卖大米,为陶文林的精神所打动,专门写来书信。在信里,他提出6条建议,并表示愿意去实地考察,无偿设计方案,“让扁担山村的大名载入史册”。

    1月30日,武汉市绿康大地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龚鹏拉着一车米,送到扁担山村村部,他要为23户贫困户赠送生态大米,让贫困户温暖过寒冬。

    “感谢合作社奉献爱心。”贫困户王国平深有感触,“合作社进村后,不仅让撂荒的土地种上了谷子,村里一些留守人员也能打些零工。”

    “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进了村,让村里和周边的人找到了致富方向。”陶文林说,“村集体有了凝聚力,这个产业示范作用不可低估,只有产业做大做强,村集体才能焕发出活力。”

乡村振兴 大幕开启
为亿万农民创造更美好生活
光东村:健步走在振兴大路上
扁担山大念“虾稻共作”经
岭里村:转身干起生态农业
宜城:老房子变成了钱袋子
娘娘山经验写进中央文件
董口镇:村民就业“扶贫车间”
庙池村:办农民夜校 学致富技能
走,到湄潭当农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