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浙江新高考挑战

浙江多所高中的校长和老师认为,省内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有些仓促,方方面面的问题已经慢慢暴露出来。

□ 本刊特约记者 李剑平 《 民生周刊 》(

    “新高考后将没有成绩的排名,镇海中学会有些吃亏。”杭州市第二中学老师说。 

    “既要把高三的老高考教学工作组织好,又要研究和实施高二新高考应对方案,两者差异太大,特别累。”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说。

    7月初,浙江省知名高中校长、老师及国内教育专家聚集浙江镇海中学,就如何应对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变革与走班教学展开讨论。

    按照浙江新高考方案,浙江今年9月上高二的普通高中学生将进入大规模走班教学阶段,而调查发现,学校方面对此“一片悲观”,有的老师甚至“极度恐慌”。

    一选定终生

    去年9月9日,浙江发布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课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国内有关高考的改革一直在进行,浙江新高考方案最大的亮点是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文东茅说,取消文理分科以后,浙江“7选3”科目有35种选择组合。

    杭州师范大学附中校长任学宝介绍,文理分科时,该校文科4个班,理科8个班;但是,对今年9月上高二的学生家长选课意向调查发现,35种组合中选择了34种,只是第一次调查缺少政治、生物、技术课组合,第二次调查没有生物、历史与技术组合。

    “新高考是一次新挑战。”杭州二中老师说,在新高二年级选课时,很多孩子无所适从,一些家长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选课。

    更为重要的是,高一学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对新高二课程做出选择,且选择组合方案一旦上报不可逆转,即使将来可能允许个别学生修改,也将极大浪费时间,改后的学生也多半损失了竞争力。

    过去,社会批判高考最多的是“一考定终生”,现在新高考方案下,浙江高一学生在16岁至17岁不等的年龄段就要选择喜欢的专业,且与两年后高考报考的“专业+大学”密切相关,这是不是变成了“一选定终生”,把高考的压力前移,让未成年的高中生做出成年人的选择?

    杭州二中英语组组长朱旭峰表示,对于高一学生这种选择对与不对,没有人知道。因为,有多少人选择历史、生物等7门不同选考科目,竞争对手在哪里,都很模糊。有的高中做法是,高一学生考试后,把语文、数学、外语必考科目成绩排名列出来,再把不同选课组合成绩的年级排名拉出来,一并交给学生家长。面对一大串排名,且组合不同科目在年级前后不一样的排序,很多家长也无所适从。

    走班教学压力

    选课以后,高中学生人手一张课表,彻底打破了原来一个行政班级一张课表的格局。杭州某中学是在新高考方案之前,探索走班教学的省一级重点高中之一。但据该校分层分类走班教学的总实施老师介绍,在一些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上还没有取得突破。

    吴国平则用“革命性的影响”形容新高考带给镇海中学的压力。以前,该校也推行部分课程的走班教学,但实施新高二学生走班教学后突然发现,师资紧缺,场地不够,该校尝试用现代网络技术解决这些问题。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浙江海宁高中校长周彬提出,在高中阶段网络技术教育绝对不可能替代现场教学,特别是在即时互通与师生情感互动中存在严重缺陷。

    与校长们关注的场地、师资限制不同,名师、学生家长对走班教学形式也不理解、不支持。有高中名师就问,新高考下的高中学生只有晚自修、班会与体育活动课在一起,其他所有课程都走班,老师同宿管办的阿姨是一样的定位?

    有学生家长说,某某厅长的儿子不走班,我们的孩子也坚决不走班。还有的家长说,孩子上初中时碰到教改,高中时又逢上新高考,他们的孩子不是“小白鼠”。

    一名高中校长表示,学生家长与名师对走班的反对,是对深层次教学的担忧,他们担心,谁来保障走班教学的质量不下降。新高考改革有“返祖”现象,浙江2012年以来实施的高中课改是减少必修课,新高考中各学科考试内容增加了两个模块,学生负担加重了。

    有高中名师说,高中走班教学以后,行政班弱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归宿感弱化,是不争的现实,甚至连走班教室的卫生都成为问题。首先,班主任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个学生的要求难以落到实处;其次,班主任与成长导师可能出现“两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名义上都管学生,实际上都不管;第三,学校的教育工作难以进一步推进落实。

    老师没有重组,设施设备还是老高考模式下的配置,因此学校很难。镇海中学吴国平、黄国龙等校领导表示,省财政、人社部门并没有因为新高考额外增加对高中的经费投入与教师编制。 

    方案有些仓促

    浙江多所高中的校长和老师认为,省内高考改革方案出台有些仓促,方方面面的问题已经慢慢暴露出来。

    文东茅深入浙江调研后发现,浙江新高考方案下的第一届高中生刚完成选课,大规模走班教学要到今年9月开始,但中学能否真正实施选课、走班制,高中会不会向“专科”学校方向发展,选修课能不能及时开出来,高中生学业指导到位没有,以及教师、教室资源配置等问题值得密切关注。

    以一年两次考试为例,学生何时参加考试;高中怎么进行教学安排,是高一开出所有科目,提前教学进度,还是实施一年“四个学期制”暑假补课;高中教学是集中学业考试,还是高考。文东茅提出,一年有20多天用于考试对高中教学与安排冲击非常大。

    朱旭峰在谈到新高考挑战时则提出,怎么解决“田忌赛马”的博弈现象,即考生为了确保高考分值最大化,第一次报考获得A+时,再报考第二次考试来挤占其他考生获取A+的机会,以提高自己第一次考试的含金量。

    新高考方案公布后,社会普遍认为,传统高中名校升入知名大学的人数会减少。吴国平、周彬等校长认为,这是一种误解,高考成绩不光是素质教育的检验,也涉及学生的前途。当务之急是,对新高考下一些已经发现的苗头与问题迅速做出反应,而不是等、靠、要。

新国标政整治家政乱象
经费匮乏制约控烟执法效果
浙江新高考挑战
山东晨鸣建规立制关爱员工
杭州创业者遭遇园区“一地两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