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鄂尔多斯“体检报告”

“因为那里有1700亿吨的煤,还有8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有这种资源在,它不会成为‘鬼城’。”

□ 本刊记者 张兵 《 民生周刊 》(

    煤与房地产,让鄂尔多斯爱恨交织:“因煤而兴”、“一煤独大”,伴随着房地产的跌宕命运。

    一个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民间借贷崩盘“后遗症”如何解决?房地产行业泡沫破灭之后的阵痛如何修复?鄂尔多斯经济“爬坡过坎”如何厘清产业结构方向?

    埋头拉车,抬头看路,鄂尔多斯亟需一份“体检报告”。

    从产业发展来看,一产总量小,三产支撑作用不强,二产内部煤炭产业比重过大,天然气、化工、电力等煤炭转化工业尚处于成长阶段,以煤为基的多元转化尚未形成长产业链条,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远未形成规模效益。

    所谓“鬼城”

    4月1日中午,记者来到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美食广场二楼用餐。

    这里有情侣,有一家三口,人来人往。美食广场有80个摊位,出售的美食包括比萨、肉饼拌汤粥、挑三鲜肉夹馍腊肠饼,品种齐全,南北皆宜。广场内背景音乐带有明显的蒙古草原旋律,伴着咚咚咚的切菜声和轰隆隆的沸腾声,煞是热闹。 

    二楼的西南角,7D互动影院老板招揽着顾客,一楼巨幅的LED电子屏不断刷新着广告,上面写着:“把鄂多斯建成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喜迎2015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鄂尔多斯举办”等等,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傍晚时分,凉风袭来,记者入住的恒信大酒店附近,虽然街头没有熙熙攘攘的场景,但肯定无法让人与“鬼城”画上等号。

    提起鄂尔多斯被扣上“鬼城”这顶帽子的时间,可以追溯到5年前。

    2010年4月5日,美国时代杂志刊发一篇名为《中国鄂尔多斯:一个现代鬼城》的摄影报道。该报道用14张图片记录了鄂尔多斯的“鬼城”形象:鄂尔多斯是一座现代化的空城,作为100万人新家的康巴什新区鲜有人居住,15分钟内不见一个行人,驶过的汽车不到10辆。

    两年后,BBC的一篇《鄂尔多斯:中国最大的鬼城》报道,进一步加深了世人的印象。

    “鬼城”,这一令不少当地人生厌的标签,犹如一张狗皮膏药,紧紧粘在了鄂尔多斯市身上。

    鄂尔多斯,蒙古语意为“守护宫帐的人们”或“众多的宫殿”或“在河套之南”,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包海山认为,通常而言,鄂尔多斯指“众多的宫殿”。

    历史上,鄂尔多斯地区曾被称作朔方、河南地、新秦中、察罕脑儿、河套、伊克昭盟等。2001年,撤盟设地级鄂尔多斯市,市名就来自“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企业品牌。

    而“鬼城”这个标签,最初是指康巴什新区。

    提起康巴什新区规划的初衷,一位在成吉思汗广场散步的市民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发展受限,东西两面都是山,缺水,基础设施落后,改造不如另外寻找一块地方发展,而康巴什新区地表水丰富。

    “鄂尔多斯是漏斗型城市之一。当初开发新城,可能也有东胜缺水的因素。”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室研究员孙学力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由于地下水超采,城市地下形成漏斗型,造成地下水位逐年降低。而康巴什新区三面环水的地理位置,为新城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康巴什新区的诞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当时传闻将会以资源增划“煤炭直辖市”,鄂尔多斯市正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山西、陕西三个煤炭大省份交界处,如果划分,直辖市市府放在哪里?

    康巴什是一片处女地,区位优势显著,诱人。时任市委书记力排众议,大建新城区。

    暴富年代

    就在被扣上“鬼城”帽子的2010年,鄂尔多斯的经济可谓高歌猛进。当年,全市财政收入甚至超过了呼和浩特和包头两市的总和。呼、包、鄂三市也被人称为中国北方的“金三角”。

    “羊煤土气”,在共和国的版图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鄂尔多斯这样资源富集。8.7万平方公里的地下,储藏着全国六分之一的煤炭、三分之一的天然气。

    而“一煤独大”的局面在很多年前就形成了。2002年至2011年的10年间,煤炭经济以80%的GDP占比,一直是鄂尔多斯市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2012年时,我国原煤产量36.5亿吨,鄂尔多斯煤炭产量5.9亿吨,折合产值约3000亿元,占鄂尔多斯市当年GDP的80%。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当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近6.31亿吨,也约占GDP的80%。

    煤炭资源作为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原动力,从2004年开始就给这个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年起,全国煤炭价格迅速上涨。鄂尔多斯遍地都是一夜暴富的神话。开矿征地和煤矿买卖,催生了鄂尔多斯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房地产注定要成为财富的储蓄罐。2006年前后,以华研、万正等为代表的当地地产商赚得盘满钵满,刺激了大量资本涌入房地产,鄂尔多斯的房地产热潮,在煤炭暴富和全国房地产大开发的大背景下,迅速发展。

    一项数据显示,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1.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6.01万人,乡村人口55.74万人,城镇化率为72.4%,高城镇化率背后是对房屋的刚性需求。

    民间借贷资本不少投资于房地产,“全民放贷”并不夸张。

    东胜区盘恒小区81岁的曹国华、史兰英老两口,分5次借出380万元,这些钱有一部分是老两口的“棺材本”,有一部分来自自家亲戚,借款人是一个李姓开发商,也就是盘恒小区的开发商,当时承诺是2分5利息,三个月结一次利息。

    李某在当地小有名气,做羊绒起家,后转行做房地产,还是某建筑行业的一个副会长,自从2011年7月第一笔借出后,又陆续借出4笔,不久,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崩盘,老两口本息无归。

    “我们拿不出起诉费,起诉也没有用,李现已失联了,在他办公室我见过一厚摞法院传票。”长叹一口气后,曹国华儿子说。在曹国华儿子手机里保存着一张照片,这是一份贴在开发商办公室玻璃门上的通知,“各位债主:在经济萧条的大气候下,我们从即日起每位债主付叁到伍仟元,实在对不起,请原谅,祝各位债主朋友春节愉快,来年计划年底,给所有债主归还一半。”通知上有李姓开发商的签名,时间为2014年元月18日。

    和许多开发商一样,李姓开发商留下了一堆“烂尾楼”。在当地,“烂尾楼”这个数字大得惊人,据当地一开发商调研统计,仅3个区旗就有80多个楼盘,接近3.7万套。为期一周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所到之处,均能见到“罢工”的高耸塔架。

    “烂尾楼”的成因,一方面是缺钱,另一方面是部分开发商悲观的市场信心。谁来购买?不少本地人已经拥有几套房,项目引来的人“还在路上”,还需要等待。

    一个开发商坦率地表示,现在即使有钱也不敢投进去,没有人来购买,何况还没有钱。在完成楼房的主体结构后,他选择了停工。

    房屋卖不出去,空置率居高一度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资本的贪婪,也在于政府决策和城市规划。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政府决策行为短期化,有钱了,一届政府就花掉了,搞了很多形象工程,没钱的时候政府财政紧张。而政府规划一味地搞房地产开发,功能单一,服务业没有发展起来。

    煤都转身

    煤“家底”能挖几辈子?“煤炭之都”立志不吃“子孙饭”。 

    今天的鄂尔多斯早已跨越了单纯挖煤、卖煤的阶段。鄂尔多斯人开始把目光投向煤炭的就地转化增值和深加工,“煤从空中走”(煤发电)、“煤从管道走”(煤化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通过煤炭变成化工产品,这是鄂尔多斯迅速崛起的一大产业。

    “鄂尔多斯产业转型发展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煤炭深加工产业的延伸之路;二是非煤产业的替代之路。”鄂尔多斯市一位副市长曾经说。

    “工业经济转型步伐加快,资源型产业延伸升级、非资源型产业规模化发展都取得新进展,新增煤化工产能190万吨;非煤产业完成投资1989亿元,占工业总投资的80%,实现增加值8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2%;煤炭产业占工业的比重降到60%以下。”2015年2月4日,在鄂尔多斯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鄂尔多斯市市长廉素汇报过去一年经济转型“成绩单”时说。

    实现工业从一煤独大至多元支撑的完美转型,是鄂尔多斯的梦想。而对于转型发展主体,鄂尔多斯对于企业的目标是,要在全市重点培育销售收入过1000亿的企业1家,销售收入过500亿的企业3家,销售收入过100亿的企业17家,销售收入过50亿的企业20家,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企业发展格局。

    “在我认为,鄂尔多斯应该由吃‘资源’向吃‘知识’转变,从主要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善于借助‘外脑’,提前做好规划,确定产业发展方向,而不能是逮住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接续产业,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三高’产业,同时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

    接续产业是特指为了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基础而兴建起来的工矿型城市的再造和使其可持续发展,依托现有资源条件和基础,利用高新技术,通过产业延伸和替代发展起来的产业。

    2014年,鄂尔多斯非煤产业完成投资1989亿元,占工业总投资的80%,实现增加值8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2%。

    国家发改委体改所统筹发展研究室副主任王喆认为,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总的思路是要充分发扬资源之“长”,依托资源、不唯资源,实现新旧产业“双发动机”齐发力。既要做好新产业的培土施肥,也要对旧产业挖潜开荒,使其能老树发新芽。

    能源之外

    其实,煤炭只是大自然馈赠给鄂尔多斯的自然资源,当地还有很深的历史文化积淀等。这在煤都转身中也扮演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提起鄂尔多斯,人们首先会想到“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品牌服饰。鄂尔多斯年产羊毛9000吨,羊绒1700吨,并拥有世界上纤维最长、细度最细、品质最优的阿尔巴斯羊绒,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鄂尔多斯”和“成吉思汗祭祀”已载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政府将出台振兴羊绒产业政策,依托鄂尔多斯羊绒产业园区,推进产业整合重组和优化升级。”一名当地鄂尔多斯牧民兴奋地告诉记者,“再创鄂尔多斯羊绒产业发展新辉煌,必将指日可待!”

    除此之外,内蒙古自治区有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均在鄂尔多斯,一个是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另外一个是响沙湾。

    “成吉思汗与鄂尔多斯产生出800年绵长奇趣的历史故事。”鄂尔多斯博物馆研究员杨勇说。他专门撰文《成吉思汗与鄂尔多斯800年的历史渊源》,“卾尔多斯成为了13世纪蒙古族宫廷文化、祭祀文化和古老的游牧文化最具特色、最为完整系统的传承保护地区。”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以优美的草原环境、神秘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显示着草原帝王陵的雄姿,是世界上唯一以成吉思汗文化和蒙古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这里一年一度的成吉思汗祭祀活动,不但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旅游盛会,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很多游客到此观光游览。

    因“沙子会唱歌”而得名的响沙湾,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库布其沙漠东端,可谓是大漠龙头。约1.6万平方公里的响沙湾风景区,其上没有任何的植被覆盖,从沙丘顶部向下滑会响起“嗡嗡”之声。金黄色的沙坡闪现在蓝天白云下,有一种茫茫沙海入云天的壮丽景象,好似一条金黄色的卧龙。

    2015年3月27日,鄂尔多斯文化旅游产业推进会召开,市委书记白玉刚说,鄂尔多斯市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底蕴等方面有优势,将推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文化、科技、现代物流业、工业、现代农牧业融合发展,形成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格局,把鄂尔多斯建设成为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真希望中央能够给我们一些支持, 搬迁几所高校和医院到康巴什新区来!”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谢东平充满无限憧憬。在谢东平看来,这将给这座城市带来更多的生机。

    人肯定会来

    虽然现实离谢东平的期待还有一些距离,但一些工程正在落地,事情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变。

    2015年3月27日,蒙西—天津南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准格尔汇流站施工现场举行开工动员大会。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核准动态总投资175.2亿元,途经内蒙古及山西、河北、天津4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建蒙西、晋北、北京西、天津南4座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2400万千伏安,新建蒙西——晋北——北京西——天津南双回线路2×627.1公里。

    该工程的意义是,将大大促进鄂尔多斯市煤电基地建设,实现蒙西地区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同时缓解京津冀地区电力供需紧张矛盾。简而言之,将鄂尔多斯“煤从空中走”。

    煤电基地建设还包括争取早核准早开工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输电通道及配套电源点项目,确保蒙泰、君正等热电厂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电力装机340万千瓦以上。

    “煤从管道走”则是指加快推进神华煤制油第二、三条生产线及伊泰精细化学品等项目建设,争取新蒙、北控、中海油、河北建投、华星煤制气和伊泰200万吨煤制油等项目核准并开工建设,争取中电投80万吨烯烃项目年内核准,加快推进中天合创甲醇转烯烃等项目建设,确保久泰60万吨、中煤蒙大60万吨烯烃,亿利一期30万吨乙二醇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烯烃产能120万吨以上。

    “人肯定会被吸引而来的。”谢东平对此充满信心,“一方面,康巴什新区房价便宜,性价比高;另一方面,该区域环境易居。”

    谢东平还给《民生周刊》记者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2012年8月联合国人类居住署署长西西丽娅·马丁内斯密带领考察团对康巴什新区进行实地考察,由于署长高度认可康巴什新区的宜居环境,甚至建议,在新区有些地方应该建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为将来大量涌入该区域的人做准备。

    “我一直认为鄂尔多斯这个‘鬼城’只是暂时现象。”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的理由正是资源禀赋,“因为那里有1700亿吨的煤,还有8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有这种资源在,它不会成为‘鬼城’。”

鄂尔多斯的自我救赎
“双轮”驱动消化存量房
鄂尔多斯“体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