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农村闲置设施居家养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这是浙江金东区推行的居家养老新模式。
《民生周刊》记者获悉,自2013年4月推行这种模式以来,成效颇为显著,目前金东区已投入使用232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14年继续推进,在金东辖区508个村庄选取中心村,最终将建成278家,通过这些建成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给周边村配送饭菜,力争做到居家养老全覆盖。
在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重心和难点在农村。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达到15.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
目前农村养老的现状如何?与城镇相比有哪些不同?浙江金东区居家养老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是否具有推广意义?为此,《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陆杰华。
民生周刊:为什么您认为我国老龄问题的重心和难点在农村?
陆杰华:从现状上来看,我们现在更多关注的是农村,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方面是我国的老龄化逐渐城乡倒置。过去是城市的老龄化速度比较快,现在是农村地区、不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老龄化速度比较快。这和迁移流动有关系。农村地区、不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年轻劳动力都流到城市和发达地区,从而造成老龄化倒置,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
另一方面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系。在有关民生的公共政策方面,城市地区有更多的财政投入,能够关注民生,关注养老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养老公共政策的出台基本上是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要好于中部和西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涉老的政策,在同一个地区,基本城乡概念的区别并不特别明显。比如北京,出台养老政策,都是城乡统一的。但是现在很大的问题是,政策是统一的,但服务的资源是不统一的。北京西城区和延庆的养老,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也反映出,过去积累下的农村养老设备、理念和投入的不够。
民生周刊:目前农村养老现状如何?
陆杰华:农村基本的模式还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城镇提出的居家养老或家庭养老并不是一样的。家庭养老主要是靠子女。根据我们的研究,70%以上的家庭,是靠家庭养老。还有一部分是五保户,属于农村救助,通过养老院等形式养老。再有一部分不属于五保户,基本靠自己。我们关注的农村养老,主要是70岁或80岁以上的中龄或高龄老人。
目前反映出的城乡养老资源差异比较明显。比如说,糖尿病和高血压,从发病率上看,可能是城镇高,而农村低。但是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很多农村老人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卫生资源可及性比较差,这就是所谓的不平等。
民生周刊:农村和城镇在居家养老方面有何不同?
陆杰华:据我们分析,农村低龄老人和子女居住的比例,比城镇要高一些,但是高龄比例差不多。农村与城镇的不同,主要是在生存环境方面:第一,农村的老年人很少有养老金,而城市的老年人有自己的退休金。
第二,在医疗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城镇老年人都有医保,农村的老年人有新农合。但是新农合主要是适合大病,老年人的慢性病没有涉及。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方面,面临的问题更多。
第三,农村的社区养老体系没有构建。日间照料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社区服务,包括提供文化娱乐、老年的心理咨询等。经济条件好的农村地区,主要是通过集体来关注这些,但是在制度上并没有统一。
与城镇相比,农村居家养老刚刚起步,绝大数地区没有居家养老,有些仅仅有政策。在城市里拿着助老券可以享受到服务,但是农村没有可以消费的地方。关注农村的养老,是关注基本养老服务。政府要起到兜底作用,这是政府的责任。
民生周刊:政府需要在农村居家养老方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陆杰华:将来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比如在规划设计上,要为农村提供相应的政策环境和公共财政的投入。居家养老,老年人还是呆在家里,政府要提供便利服务,如上门的生活照料。从现在看,这个难度比较大,农村不像城镇那样集中,农村护理资源比较稀缺。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发布,专门提出农村养老问题,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比如临近的几个村庄要建立大型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日间照料。关于各部门的分工和责任,都进行了细化。
民生周刊:金东区的居家养老模式有推广意义吗?
陆杰华:我认为,金东区的这种模式不太容易在全国进行复制。只是适合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这里面有慈善的思路。我们现在要分清的是,政府要做什么,社会组织能够做什么。这种模式是通过社会力量做养老,包括政府引导支持。从全国的农村养老来说,政府在政策、投入和规划等各个方面,所有的东西都要考虑到。
民生周刊:您理想中居家养老是什么样的状态?
陆杰华:农村养老要以居家养老为主。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扶持,包括上门服务等生活照料,因为农村老年人更传统。
关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利用当地资源,比如村里的卫生服务室。这需要地方做好规划。很多农村卫生服务室很小,要做日间照料需要有一定的规模,要有休息、康复和吃饭的地方。怎么样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根据村里老年人的规模,进行设计规划。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农村的地域面积比较大,交通不是特别发达,做社区日间照料的成本要高于城镇。尽管农村的物价低,但是服务的资源相对比较稀缺,没有聚集优势。这个是需要思考的。
服务的内容,主要是日间照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轻微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照料和简单的康复。另一部分是对于健康老人,能够让他们享受休闲的文化,如棋牌,享受知识的教育,如电脑等新技术。同时,对于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到家里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这需要政府要掏一点钱,个人也掏一些。
居家养老,属于社会化养老的一部分,政府要承担一部分,农村政策相对比较少。哪些老年人的养老是需要政府兜底的?子女比较多的,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不需要,个人负担不了的则需要。
农村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都远远落后于城镇。在机构养老方面,尽管很多农村地区有养老院,但服务和设备都是不够的,基本都是处于计划经济的状态。农村社区养老这一部分还是空白的。我认为,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把几种模式合理分配,农民归根到底还是希望在家里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