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襄汾受奖钢企的用地疑团

至于中升钢铁目前的土地使用属于何种行为,赵振泳表示,“应属于非法用地。”他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襄汾县目前约有两万亩土地被非法使用,其中大部分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本刊记者 郭鹏 《 民生周刊 》(

    虽然被指违法违规用地,可就在全国“两会”召开的20天前,山西中升钢铁有限公司还是受邀出席了襄汾县组织召开的三级干部大会。

    “大会每年春节前后召开,主要是总结全县去年的经济工作,表彰先进集体、优秀企业和先进个人,部署新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县里、镇里、村里都要来人参加。”会场上,一位不愿具名的襄汾某乡镇干部向《民生周刊》记者介绍。

    2月15日,该县四大班子成员以及县属主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及市属驻县机关单位负责人均提前落座,与会者在千人左右。

    当天,中升钢铁代表从县领导手中接过“新型工业强县建设贡献奖”牌匾。

    年缴利税超5000万

    中升钢铁是河南亚新钢铁集团在全国布局的6家子公司之一,2006年,该公司落户襄汾县永固乡的襄汾冶金工业园区,次年建成投产,是集炼铁、炼钢、轧材于一体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

    亚新钢铁官方网站显示,该集团于2003年6月着手组建,总部位于河南省汤阴县,性质为民营企业。“规模宏大”、“实力雄厚”、“发展态势良好”是此前钢铁业人士对其的基本评价。

    而据《民生周刊》记者掌握的情况,亚新钢铁除在河南本地拥有两大分支企业外,还在河北、江苏、山西等省安营扎寨。

    “选择在我们这里投资建企业,(亚新钢铁)无非是看中了这里的资源。” 襄汾当地一名知情者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隶属临汾市,矿产资源以煤和铁为主。就开采潜力而言,该县除拥有300余平方公里煤田外,铁矿石探明总储量还位列临汾所辖县区第二位。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关于襄汾县的区域经济报道中,无一例外地将其描述成“传统焦炭和钢铁大县”。

    “包括中升钢铁在内,襄汾全县规模级钢铁企业有10家左右。”知情者称。怎样的企业才算得上“规模级”?这位知情者认为,除了自身产能,还要看上缴利税额度。“一年缴几百万元的税都算不上有规模!”

    《民生周刊》记者多次尝试获取中升钢铁2013年度税收贡献额,最终未能获得,但可以肯定的是,能够接到襄汾县组织召开的三级干部大会“邀请函”的企业,年上缴利税至少超过5000万元。

    地契暴违规用地端倪

    由于接到 “中升钢铁占用农地建厂”情况的反映,《民生周刊》记者早在2月12日就已经抵达襄汾,对投诉反映的问题开展前期调查。

    当天,记者到达位于永固乡的中升钢铁时,已是下午下班时间,但依然可见各种生产运输车辆穿梭往来,偌大的厂区内,锻造产生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生产之繁忙可见一斑。

    “中升钢铁占用的是南董村和北众村的土地,有千余亩上下。”上述知情者肯定地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张红(化名)是南董村的村民,经营着一家杂商铺。据其介绍,中升钢铁建厂前,从他家租用了原本用于种粮的4亩农地。

    “当时,钢厂以每亩地4万元的价格一次性支付租金,买断了我们的土地,我家与钢厂、南董村委会及永固乡政府都签订了承包合同。” 张红所说的“钢厂”正是中升钢铁。

    在北众村,一名张姓村民向《民生周刊》记者出示了一份他与中升钢铁签订的《土地承包协议书》。协议书上载明,承包期从2010年4月1日起,年限为20年,土地承包费用为每亩地每年800元,租金可随土地行情变化进行调整。

    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绕过法定农用地转用的土地征收和审批手续,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直接进行非农业建设,这种做法被称为“以租代征”,而我国现行的土地法律法规对这种征用地行为严令禁止。

    “中升钢铁所用土地应该有1000多亩,但据我了解,他们的用地手续应该是齐备的。”永固乡乡长梁昌回应《民生周刊》记者质疑时称。

    而对于该企业目前所用土地是否已全部转为建设用地,梁昌则表示并不清楚。“因为占地面积很大,估计不会一次性全部完成审批,手续应该是逐步完备的。”他解释。

    国土局确认违法用地

    《民生周刊》记者发现,作为乡长,梁昌对“以租代征”较为敏感,表示无法确认中升钢铁与这种用地行为的关联性。

    既然如此,那么具有土地执法监察职能的襄汾县国土资源局是否知晓中升钢铁的用地端倪呢?

    赵振泳,现任襄汾县国土资源局局长,2008年调任该局。据其介绍,他到任后已经陆续为中升钢铁完善了六、七百亩土地的使用手续,尽管如此,目前该公司可能还有约七百亩土地没有办理相关手续。

    至此,至少一个疑点已经解开:从2006年建厂至今,中升钢铁实际占用南董、北众两村土地1400亩左右。

    事实上,襄汾县的土地“家底”并不厚。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襄汾县拥有农用地110.78万亩、耕地91.82万亩、基本农田79.97万亩,全县有13个乡镇、348个行政村,人口50万。

    50万人,不到100万亩耕地,人均耕地尚不足2亩。中升钢铁一家企业就占用了700人的耕地面积。

    至于中升钢铁目前的土地使用属于何种行为,赵振泳表示,“应属于非法用地。”他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襄汾县目前约有两万亩土地被非法使用,但其中大部分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对于中升钢铁的非法用地行为,赵振泳说,县国土资源局曾经进行过查处,并予以罚款、责令停产,甚至要求其拆除违规建筑。

    显然,国土资源局的查处并未奏效,中升钢铁目前依然正常生产。对此,赵振泳解释,执法行为只能进行一次,不能重复罚款,而对于拆除违规建筑的要求,国土资源局已经将相关手续移交给了当地法院。

    扩产时县领导莅临

    对于当地法院是否已经进行裁决这一问题,赵振泳无奈地表示:“就是我们把查处手续移交法院,法院也不会判决,因为对于这种大规模的企业,县里一定会重点保护,是不会让它停产的。”

    上述知情者向《民生周刊》记者透露,早在2012年,山西省就拟通过淘汰落后小高炉,加快钢铁行业升级改造。在2012年,中升钢铁建成了包括一座1280立方米高炉、一座180平方米烧结及配套项目的二期工程,随后又开始建设三期工程。

    有报道载明,2013年6月,襄汾县委书记王国平深入该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现场进行督查,要求全县上下全力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在此次督查中,王国平到了中升钢铁,详细询问了项目建设、产品价格、市场情况等,并就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进行了交流。

    2月15日,襄汾县三级干部大会在掌声中落下帷幕。会后,《民生周刊》记者向王国平提出采访要求,并拟通过采访向其反映中升钢铁违法用地问题及土地监管部门的执法尴尬。

    “不会接受采访,中升钢铁也不存在问题,有需要可以让相关部门进行详细解答。”王国平回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襄汾受奖钢企的用地疑团
临沂欧亚汽车乐园强拆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