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敬民如父李月成

本刊记者 王季璐 严碧华 《 民生周刊 》(

    “领导干部不要视民如子,而要敬民如父。”这是李月成几十年来坚定不移的工作信念和出发点。

    乡村小学教员、县委宣传部干部、县长、州长……李月成的工作经历用“丰富”两字都无法形容。

    李月成,现任贵州省政协秘书长。对他的采访从其新书《民生7+3》开始,该书将抽象的民生具体到吃饭、穿衣与喝酒。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通俗地诠释了群众最关心的具体民生问题。

    难得的是,书中所展现的情节均为李月成本人经历。“虽说是半年成书,其实我已经写了几十年,书中的东西都是在贵州农村几十来工作实践的总结。”

    “领导干部不要视民如子,而要敬民如父。”这是李月成几十年来坚定不移的工作信念和出发点。

    “意外”当选

    1957年10月,李月成出生在贵州省台江县台拱镇上桃村的一个普通苗族农民家庭。8岁时,父亲不幸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加拮据。

    坚强的母亲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当然,在此过程中,少不了当地政府的帮助。

    李月成的第一份工作是农村小学教员,此后十年间,他在教学与进修学习中度过。

    1982年初,25岁的李月成进入机关,担任晴隆县委宣传部理论教员,从此走上仕途。由于表现优秀,一年之后,他被提拨为共青团晴隆县委副书记;半年之后,他升迁至共青团黔西南州委副书记。

    两年之后的1985年,李月成任共青团黔西南州委书记,并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彼时,他不到28岁。

    1986年2月,李月成担任普安县委副书记,与此前在团委工作完全不同的是,县委副书记所面对的具体问题更多。

    当时肥料特别紧张,如果缺少肥料,农民的口粮就成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身为副书记的他绞尽脑汁想办法,亲自到厂里排队帮老百姓买肥料。

    除了买肥料,他还挨家挨户给送过去。也就在那时,李月成学会了开手扶拖拉机。当年的贵州农村交通非常不便,买、送肥料给当地老百姓帮了大忙。

    多年之后回忆那段经历,李月成总结为:“当时年轻气盛,就想着能给老百姓干点实事。”

    因为这事,年纪轻轻的李月成在当地拥有了良好的口碑。

    李月成所在的普安县非常贫困。为了改变贫困面貌,1987年,他前往浙江农业大学参加为期三个月的扶贫培训。

    不久后的一天,吃完午饭,他和平常一样推开宿舍门,一封电报飘然落地。他捡起来一看,原来是县里发来的。内容是“你当选为县长,尽快回来主持工作”。

    他不敢相信,把攥在手里的电报再看了一遍。瞬间,心情从意外、惊喜转变为沉重。

    “29岁做县长,如果放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可能也出名了。”李月成用近似揶揄的口气说。

    后来他得知,原来,在选县长时,从基层选出来的农村代表占很大比例。

    很多代表表示,既然选举,就要选能干实事的人。“每当肥料紧缺时,李月成都亲自去帮我们排队买肥料、送肥料,要不是他送的这些肥料,我们早就没有粮食吃了。”

    就这样,远在外地的李月成被天上掉下的馅儿饼给砸中了。

    接到电报后,李月成急忙赶回贵州。在火车上,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28万人口的县,财政收入却不足1000万元,发干部工资都不够,如何解民困?

    根据他此前了解的情况,因为没钱,当地机关干部工资有时只能拿白糖和红中烟(当年贵州当地产的烟)抵扣。

    思来想去,他得出了结论:“这个县长不好当。”但再不好当,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

    徒步调研

    就任县长后,他干的第一件大事仍然是下乡调研。“我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县情。”

    他用了一个月时间走遍了普安县的36个乡(镇),尽管此前数年一直工作在基层,但这次大范围、系统地走访调研后他发现,贫困远超过心理预期。“一是贫困面大,二是贫困程度重。”

    目睹了当时的贫困现状,李月成用“天点灯、风扫地、养个猪儿会唱戏”来描述贫困户的标准。即:房梁上的盖房瓦或盖房草已经被风吹走了,晚上月亮可以直接从屋顶上照射下来,吃饭的时候可以把饭桌端到堂屋的正中间靠月亮光照明,而不用点灯;房屋的周围没有墙,四壁通风,风吹来吹去可以把地上的灰尘扫干净,家里不用扫地;养个猪儿整天吃不饱,没有粮食拌着猪草喂,从早上“叽叽叽叫到晚上,像唱戏一样”。

    时至今日回忆此事,他仍非常激动:“我们的群众,生活一辈子,连能遮风避雨的房子都住不上,我们见了非常心酸,一定要做到居者有其屋,让每位贫困户都能有房住,这是政府最紧迫的任务。”

    正因为如此,他在书中将“确保群众住得安稳”列为最重要的民生。

    因为交通不便,要下去调研,徒步成为常用的方式。由于担任县长时年轻,李月成一行徒步下乡时甚至遭到了误解。

    有一次,李月成到普安县地瓜区波汆乡的羊鸡菁去调研。小时候他就听说过羊鸡菁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有首歌谣这样讲:“羊鸡菁羊鸡菁,水打石头硬,想口米汤喝,只等害大病。” 

    李月成一行爬到山坡大约七、八公里的地方,累了停下来喘口气,看见一位60多岁的老人用楼梯搭着铲地埂,李月成就朝着他喊:“这样太危险了,把山下的那些大块点的地种好,多放点粪,认真薅个三几道,刨认真点,多收点就可以了。”

    老人答道:“娃儿们知道什么,多种一窝好一窝,‘种熟了的山坡不嫌陡,看熟了的老婆不嫌丑’。”

    一起调研的人员听了,赶紧说:“老者,你不要乱讲,这是我们李县长。”

    老人听了立刻停下活儿说:“我只顾忙活儿了,没有注意看,快去我家整(吃)中午饭,对不起了,我以为是从普安读书回来的。”

    李月成哭笑不得,原来老者以为他是学生呢。可不,二十多岁在老人眼里,不就是个娃娃嘛,谁会想到他是一县之长呢?谁又会想到县长会到穷得没有马路、连车都开不进去的地方,徒步搞调研呢?

    他并没有在意这些,而是陷入了沉思。经过进一步调查他了解到,羊鸡菁村因为人多地少,老百姓为了生存,只好拼命向山顶开荒,结果形成人越生越穷,越穷越垦,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结果陷入深度贫困的怪圈。

    因此,他当时就得出这样的结论,要解决好群众有饭吃的问题,一是要抓好计划生育,二是要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三是要有效转移农村人口。

    敬民如父

    深入一线是李月成的工作常态,包括此后担任县委书记、州长助理、副州长、州长期间,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基层度过的。一路走来,变的是官职,不变的是对老百姓、对基层的深厚感情。

    每一次调研,留给他的都是震撼。他亦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些令人心酸的故事最终成了日记的主要内容,同时鞭策他尽力去解决。

    李月成担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长期间,当地发生特大干旱。平塘县新塘乡水沟村王国英老支书组织了52匹马,组成马帮驮水队,每天都到几公里远的山脚下去驮水。山高坡陡,路途遥远,再加上时间较长,人和马都已精疲力竭。有一匹马还在驮水路途中摔下10多米深的山崖,让人啧啧称奇的是那匹老马滚下去爬起来又继续驮水。

    这一场景被下乡调研的李月成碰上了,老支书哭着对他说,没有水,日子难过得很,每天都要带着马帮驮水队到很远的山下去驮水,人困马乏,还要负责包两户困难户的用水,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她甚至说不想活了。

    见此场景,李月成当场拍板,由州政府筹款150万元,水利部门必须加班加点、披星戴月,用10天的时间,从几公里外引来自来水,让水沟村苗族同胞彻底告别马帮驮水的历史。

    2011年4月的一天,李月成去罗甸县调研旱情,突然从车窗外看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带着一个小孩在犁地。因年迈力衰,再加土地干裂,她犁得很吃力。李月成当即叫驾驶员停车,走到地头去询问。老人说,儿子和儿媳都打工去了,因为干旱,田地种不下去,只好进城去打工挣钱过日子。

    看见老人,李月成想起了小时候逝去的母亲教他犁地的情景,他从老人的手里接过犁头,帮她犁完了地,又叫驾驶员把准备在旱区里用的干粮饼干、饮料等拿给她的小孙子。

    “领导干部不要爱民如子,而要敬民如父。”李月成认为,应该换个角度对待百姓。

    在李月成看来,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有钱用、有自来水喝、有医院就医、有学上以及逢年过节有肉吃、有火烤、有酒喝。

    他把这十个问题表述为七加三,前面七个是最紧要的民生问题,而后三个是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尤其是后三个现实的问题,非常符合贵州的实际情况。

    在贵州,苗族群众过节有喝酒、吃肉、烤火的习俗。俗话讲:“叫花子都有一个三十夜”,“三十晚上的火,十五的灯”。苗族群众对这些习俗十分看重。过春节,凡有条件的农户家都要宰猪、喝酒,三十晚上大伙一起围着烤火,守夜到鸡叫三更,寓意是:三十晚上守得好,田埂才能不会垮,来年好种庄稼,才有粮食吃。

    基于这一民风民情,李月成在黔南工作时,专门在大会上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基层的乡(镇)党委和政府,在过春节时,务必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困难群众过年时“有肉吃”、“有火烤”、“有酒喝”。并且还再三发文强调,如果哪个地区的老百姓出现过不好年的状况,他就让这个地方的领导一起过去,陪着老百姓过年,体验老百姓的疾苦。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简单,落实起来也很现实。当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就要想细一点。”为此,李月成专门算过细账,在当时买100斤煤,50元;买10斤包谷酒,每斤3.5—4元,花40元;买10斤肉,每斤12—13元,花130元,再加上杂七杂八的零碎用钱,这样每户300元钱还有宽裕。他说,领导干部不能总是像要求孩子一样要求民众,而要像孝顺父母一般用心照顾群众。每逢过年,每个乡镇必须查清楚有多少农户缺酒缺肉,然后把酒、肉、火送到群众家,这样大伙儿春节时就特别开心。“我们农村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生产生活放在心上,只要用心,就没有做不到的!”

    母亲:终生的老师

    李月成坦言,无论是经常徒步下乡调研还是“敬民如父”的情怀,均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他母亲的言传身教,“母亲不识字,但是她用最质朴的行动做事,用最通俗的口语给我讲做人的道理。”

    在李月成年幼时,正值计划经济年代的大集体时期,生产队分粮食按照“人劳七三”的分配体制,人口占七,劳动力占三。当时家里只有母亲一个劳动力,劳三的部分分得很少,年年都缺粮。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母亲常说,不要浪费一粒粮食。年幼时,哪怕一粒米洒落在桌子上,母亲都要捡起来吃掉;洒落在地上的一颗包谷,母亲也都要捡起来放好。

    母亲说:“我们这一辈太穷了,你们一定要到城里去。”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

    在李月成的笔记本扉页上写有“做官要讲公平公正,做事要讲质量效益”这两句话。为的是每天翻开日记本都能看见它。这两句话虽然简单、朴实,内涵却十分丰富。

    “其实,这两句话也来自母亲,在农村有个词叫做‘垫桌角儿’,就是垫桌子角,哪个桌子角不平,就要垫哪一只,把它垫平,就稳固了。都垫平了,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李月成认为,做官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做到公平公正,社会才能进步。做事要讲质量效益,国家有限的资金才能用到刀刃上,财富是人民创造的,是人民的血汗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在李月成看来,这十六个字,是和谐的前提,是无穷的力量,也是幸福的源泉。

敬民如父李月成
陈家伟:从洗碗工到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