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最后一所村小”的坚守

本刊记者 邓凌原 《 民生周刊 》(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要设置村小学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

    在外界眼中,这无疑是对推行11年的农村“撤点并校”政策踩了急刹车。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尔汗乌拉苏木巴彦门德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道福音。作为“撤点并校”后自治区保存下来的少数几所位于嘎查(相当于村)的蒙语小学之一,这里的学生前不久还在辍不辍学之间挣扎。

    曾经的马背小学

    巴彦门德小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北部边界,紧邻锡林郭勒盟,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王城(元代弘吉刺部长兴筑的城郭)遗址相距仅几步之遥。该校始建于1937年,拥有75年的教学历史,其前身是边疆民族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马背小学。

    据该校校长阿拉木斯介绍,马背小学兴起于上世纪4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草原连降大雪,孩子们去不了学校,教师们心急如焚。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学校想出了一个办法:由教师走村串户教学。后来,这种教学方法深得地方政府重视,并很快在全旗推广。马背小学由此诞生。之后,青海、新疆等民族地区都曾长期推广这种民族教育形式。

    由于牧民逐水草而居,马背小学也随牧民而移动。夏季,学校在牧民们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开辟临时校舍。对于那些因转场而居住分散的牧民子女,教师就骑马到学生家中上课。春、秋、冬三季,由于牧民居住分散,教师全靠骑马教学。他们每到一个教学点便吹响螺号,集中附近学生进行教学。

    上世纪70年代,在大量的马背小学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巴彦门德小学作为马背小学的完整保存者和杰出代表,曾被中央电台和人民日报等媒体用汉文进行报道,其独特的办学经验和特色使得该校一时间名扬全国。

    “尽管条件比不上市里的学校,但从2002年到2009年,学校连续7年在全旗民族学校的统考中位居榜首,被评为三级(区、市、旗)重点学校。” 阿拉木斯校长指着学校橱窗里的宣传照片,讲述着学校的历史。

    “撤点并校”的幸存者

    目前,巴彦门德小学共设有七个年级(含学前班)7个班,学生54名(含学前班12人),教职工17名。尽管相比10年前100多名学生的盛况,人数已大量缩减,但该校却成为“撤点并校”后克什克腾旗唯一一所位于嘎查的村级小学。在当地牧民和一些爱好草原游牧文化的学者眼中,巴彦门德小学甚至称得上是内蒙古“最后一所村小”。

    敖敦格日乐是巴彦门德小学四年级蒙语文老师,在该校有近20年的教龄。她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撤点并校”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剧减,巴彦门德小学曾被列入布局调整的名单中,但鉴于该校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特色、优异的教学质量以及当地牧民的反对,巴彦门德小学最终保留了下来。

    “一些学生家长得知学校将要撤并的情况后,纷纷表示反对。他们分头找到苏木(乡)领导和旗里教育局的领导,强烈要求将学校保留下来。” 敖敦格日乐说,“对于当地牧民来说,巴彦门德小学不仅是孩子们的学校,也是家长们的母校,它培育了好几代人。”

    77岁的老教师斯琴巴特尔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这所位于草原上的小学不仅方便了附近3个嘎查(合乡并镇前为5个嘎查)的上百户牧民学龄子女就近入学,还极大地方便了地处交通极不便利的2个沙窝子嘎查的牧民子女上学,大大减轻了当地牧民的教育负担。在此读书的学生家庭教育费用支出仅为旗县学生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极大地降低了因贫辍学的风险。

    尽管办学条件艰苦,但得天独厚的牧区环境,为师生传习游牧文化创造了难得的黄金条件,从而使该校学生在蒙古语思维、使用、写作、理解水平远远高于旗县学生。

    困境中的坚持

    然而,与巴彦门德小学辉煌的历史和优异的教学成绩极不相称的是该校办学条件的艰辛。《民生周刊》记者在当地看到,在这所与草原浑然一体的基层小学里,除了4间食堂为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的香港商人朋友资助24万重建外,所有的教室、教师办公室、师生宿舍都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当地环境恶劣,多风沙天气,地质条件较差,造成房屋损伤严重;学校的小锅炉、暖气管道已老旧,取暖效果不好,急需更新;校园内的部分围墙已倒塌,对师生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由于学生人数少,学校一年只有5000多元的教学经费,但每年的取暖费就要30000元左右。老师们说,教师办公室的所有桌椅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教学所用的电脑需要老师自带。没有热水,老师们只能自己烧;没有洗漱间,师生们就在宿舍里解决;室内没有厕所,师生们就在宿舍外的旱厕解决……

    苏优拉图是巴彦门德小学的前任校长,今年秋季开学前刚刚调离。近几年来,苏校长无时无刻不在为学校的“生计”奔波。为了让学校能够生存下来,苏优拉图不惜放下“面子”,想方设法为学校筹款筹物。

    而如今,这副艰巨的“担子”已经落在了现任校长阿拉木斯身上。尽管阿拉木斯希望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的方式来解决目前学校的困境,但对于重修教学楼所需要的40万元经费来说,要想一蹴而就显然不太现实。

    此外,学校教学和生活基础等硬件设施的落后也导致生源的流失和师资力量的不足。查苏娜是巴彦门德小学三年级学生。她所在的班级只有3名学生,3张课桌排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生动的课堂。尽管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但面对每班学生人数基本不足10人(学前班除外)的现状,阿拉木斯担心随着生源的减少,学校将又一次面临撤并的危机。

    民族小学的未来

    9月,自然大学草原项目发起了一项“共助内蒙古‘最后的嘎查小学’”的捐赠活动。据志愿者荣燕介绍,此次活动共募集到10万元左右的资金,为巴彦门德小学的师生们支付印刷民族课本《智的宝藏》费用,同时购买了开展民族特色课程所需的教学用品。

    “为确保本活动的公信力,自然大学还邀请了长期自费致力于内蒙古地区蒙古语言文化保护的知名公益人高·赛音巴雅尔老师协同监管。”荣燕表示,未来还将形成以巴彦门德小学、第三方监管人、自然大学三方合作共管的捐赠物资管理模式,每年定期向公众公布学校和捐赠物资管理使用详情等。

    与此同时,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教育局局长田烨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意见》的出台和克旗政府对基层小学的重视,作为克旗唯一用蒙语教学的村级完全小学,巴彦门德小学“将不再面临撤并的危机”,即使学生人数偏少,“巴彦门德小学也应该保留下来,因为人数少本身就是民族小学的一个特点”。

    田烨表示,当地政府计划于今年投资15万元,用于该校校舍的维修和暖气的改造。此外,“我们已经规划了200平方米的校舍建设项目,很快就能得到实施。以后,地方政府在该校经费、师资与硬件建设的投入上也会逐步加大。”

    对于巴彦门德小学的进一步发展,公益人高·赛音巴雅尔认为,应该将该校逐步打造成一个具有特色的民族学校,通过开展民族文化交流、组织与汉族基层小学间的夏令营等方式扩大巴彦门德小学的影响力,使这所位于草原的、历史悠久的民族小学成为草原游牧文化的传承者和凝聚中心。

家装新困惑
“最后一所村小”的坚守
社区直供破解“最后一公里”
“检察室”里的大文章
“一把手”供暖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