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2%的校长坦言先前支教的大学生给学校带来了些许不良影响,致使他们不再信任大学生支教,找借口推脱。
当支教运动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时,一些质疑之声让支教蒙上了一层“纱幕”。长期、短期两种支教模式的效果和意义,引来了各方群体的争论。
针对这些问题,《民生周刊》分别对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教育局局长董汛、千里草助学计划发起人董亚宁、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项目主管刘斌、多年来从事长期支教志愿者工作的志愿者荣燕进行了采访。
民生周刊:长期支教和短期支教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董亚宁:短期支教,时限一般在30天以内,在我国主要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其服务过程可简单描述为:在公益组织或者团队平台上,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在校课余时间筹备教材、教案,同时争取爱心企业或者基金会组织的资金支持,并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最终面向需要的群体开展公益服务。
刘斌:长期支教有一年期的,也有半年期的。首先它起到了弥补当地师资短缺的作用。第二,对当地师资力量起到了调整性别平衡的作用。第三,我们要求长期志愿者除了教授语数等科目之外,可以结合自身的特长,引入音、体、美等艺术活动。
民生周刊:针对长、短期支教质量,是否有一定的测评标准?
董亚宁:针对支教质量的测评,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测评标准。客观来讲,支教效果的测评是比较主观的,是一种定性的比较,而非定量的测评,需要一个长期的观察过程。
民生周刊:短期支教现状如何?
董亚宁:根据“千里草”2010年调研结果发现,目前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不容乐观。第一,近73%的大学生把支教当作一堂必修课来看待,但很难联系到愿意接收的学校;第二,近62%的校长坦言先前支教的大学生给学校带来了些许不良影响,致使他们不再信任大学生支教,找借口推脱;第三,78%的受教学生认为大学生哥哥姐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民生周刊:短期支教饱受质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董亚宁: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75%左右的大学生短期支教以学校社团形式招募;在支教前期,团队准备往往不足半月;团队的支教目标和地点变化快,有80%的团队每年更换支教地点;有56%的支教团队每次支教超过15人,造成学生少、大学生志愿者多的情况;支教的具体内容是临时决定的,有82%的团队采用的是边教边备课形式;近90%的支教大学生团队以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主,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尚浅。
荣燕: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支教最好是一年,短期寒、暑假支教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也耽误当地老师、家长、孩子的正常休假。而长期支教,志愿者可以跟当地老师、孩子有一个充足的时间磨合,可以使志愿者更了解周围的文化氛围,慢慢进入角色。
民生周刊:在长期、短期支教模式背后,是否有国家政策、相关部门的有效引导与规范?
董亚宁:除大学生支援服务西部计划隶属于共青团中央统领外,其他类型的支教组织方式如NGO、基金会、草根组织等,目前管理上还是比较空白的。
民生周刊:如何完善现有的长短期支教模式?
董亚宁:针对短期支教的弊端,我们探索出了一种在素质教育助推器的理念下,以回乡支教为主要方式,针对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太阳币计划”培训。同时,回乡支教可以节约资源,尤其是资金。在回乡支教的模式下,活动经费可以更多地花在孩子身上,比如营养午餐等。
董汛:大学生短期支教能起到一些特殊的作用,比如通过家访的方式,与家长面对面,给家长做工作,使他们懂得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但从教学质量上看,最大的困惑就是时间太短,成绩不能够维持。学生刚教会,志愿者就走了。我想支教以一年为期最好,尤其是英语数学这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