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读《父后七日》

翟杰 《 民生周刊 》(

    【书 名】《父后七日》

    【作 者】刘梓洁

    【出    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    期】2011年5月版

    在父母已渐苍老之时,多为他们做一些,老人想要的也不过是儿女们的陪伴和关慰,在他们眼中,我们永远都是那个需要操心的小孩。在他们百年以后,即使想做,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做什么呢?既然如此,在父母有生之年,我们又何必吝啬于表达?

    七年前,台湾80后作家刘梓洁以一篇短短4000字的《父后七日》,“惊艳”评审,一举夺下台湾“林荣三文学奖”散文首奖。如今,《父后七日》成集,让我们更加立体而深刻地感受作者那段特殊的心理旅程。

    《父后七日》一书,由“父后七日”、“返乡者”、“一个人住好多年”和“旅行的瞬间”四辑组成。作者讲述了一对兄妹从父亲离世到出殡七天里发生的事情,以及在父亲离开之后,她如何一个人走那些从没有走过的路。“父后七日”写离去,悲伤轻盈;“返乡者”写思乡,童趣横溢;“一个人住好多年”和“旅行的瞬间”描述了作者独居独行在城市与爱情里时,那种有如旅行异国般无处不入的自适。如此寻常却饶富滋味,是刘梓洁文字里感性真挚的深情。

    本书细腻地诠释出了女儿在父亲过世后,看似平静却暗自汹涌的感情。没有累赘的语言,每一句都精简到极致,但同时又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两三百字的描述,就足以让读者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然后就是这样,一个画面接着另一个画面,在读者脑海中不断翻转。质朴的人,真挚的情,委婉的叙事,难掩的伤痛,穿插回忆勾勒出父亲的模样,心中始终放不下那份思念,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触及心灵中最本真的涟漪。

    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终究会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状况。作为一个极易伤感的人,书中的字字句句都轻轻碰触着我的心。在父母已渐苍老之时,多为他们做一些,老人想要的也不过是儿女们的陪伴和关慰。在他们眼中,我们永远都是那个需要操心的小孩。在他们百年以后,即使想做,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做什么呢?既然如此,在父母有生之年,我们又何必吝啬于表达?毋庸置疑,这是一本使人很受启发的书,除了偶尔夹杂的台语让人的情绪有些落差以外,看完书后心里既空荡又充实,似乎父母已在自己没有察觉之中慢慢变老了。

    该书语言简单平淡,作者一直克制着伤痛,只为结尾瞬间崩溃的震撼。作者描绘了这样一种情景:爸爸带着女儿骑摩托车在乡间小路,尘土飞扬,爸爸问女儿考试成绩,女儿自豪又带着些许满不在乎。说起自己的生日,爸爸居然随口问出“几岁”,女儿也不恼,轻轻说了18岁。一个怎样为生计奔波的单亲父亲,才能记不住最爱的女儿的年龄啊!爸爸停下车,掏出藏在车座里的肉粽为女儿庆生,还叮嘱女儿不能让哥哥知道,这句朴素而又偏心的叮嘱,实在让人无法平静。

    时过境迁,父亲去世了。还是在那条乡间小路上,女儿背着父亲的照片骑车回家的时候,想起父亲教自己骑摩托的情景,那时父亲也是这样背靠着她坐在后座上,大声唱着生日歌,笑着对她说:“别怕,有爸爸在。”那时身后有父亲温暖宽阔的后背,即使不会骑车也不觉得害怕。而如今背后只是一张薄薄的照片,最坚实的依靠已经失去,而前路还很长很远,从今以后,只能独自坚强。

    最深的伤痛是沉默,最深的怀念是忘记。葬礼后女儿选择了出国工作,可想而知,远离了家乡和亲友的生活是艰涩的。漫漫人生路,看到的全是陌生的脸,女儿只有在心底里找一个最安全的地方,把父亲安放在里面。

    此外,本书还很好地表现了台湾的丧葬文化。在台湾的丧葬文化里,死亡是另一种开始。告别了这一个世界,会进入另一个世界。最爱的人在这个世界已经永远不在了,我们为什么不愿意相信他们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安乐呢?“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亲像少年时欲去打拼。”在另一个世界里重新出发,无伤无痛,宛若新生,这是生者的美好寄托和祝愿。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