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年画村:“画”出来的新村

本刊记者 高波涛 《 民生周刊 》(

    大地震后的人们,正在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在重建家园的同时,发起一场文化产业的复兴。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就是这样一个以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崛起发展起来的典型村落。

    走进这里,一座震后新村豁然呈现在人们眼前。

    震后旧貌换新颜

    年画村是绵竹年画南派——木版年画的发源地。在这里,两侧白墙灰瓦的新民居上,画着不同的年画图案,有胖娃娃骑鲫鱼、胖娃娃手持玉如意等,好不喜庆。当地村民有个这样的顺口溜:“立的有牌坊,修的有广场,年画上了墙,展览馆修得好安逸,家家户户画画忙”。这些都彰显着今天年画村的繁荣,而在十几年前,这里还仅是个平平常常的小村落。

    2000年初,绵竹年画这门濒临灭绝的古老技艺就进入了绵竹人的视野,作为绵竹文化的主要代表,当时,还专门组织了“绵竹年画节”。然而,一切仿佛是场自娱自乐的热闹,外界根本没有对绵竹年画“另眼相看”。

    虽然在2006年,绵竹年画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年画村的人们,依然过着日出而耕的生活,只是偶尔闲暇时,制作些简单的年画。

    直到一场大地震,彻底改变了这里人的生活。2008年“5.12”大地震将大量制画工具、资料、及商品毁于一旦,年画村遭受了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

    但年画村又是幸运的,涅槃后的重生,不仅把中华民族的团结与伟大彰显得淋漓尽致,也让年画村旧貌换新颜。

    灾后重建中,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大力援助下,结合苏州桃花坞年画营销的成功经验,当地政府借用“民间年画”的品牌优势,开始大力培育和发展年画产业,投资达3045万元。

    2011年,绵竹市与绵竹瑞丰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中国年画古镇”项目,将用3到5年时间,斥资16亿元打造中国绵竹年画古镇。年画村还成立了展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主要对年画村景区进行日常经营和管理,对农、林、牧、渔、文化、餐饮住宿、房地产业、娱乐业、建筑业进行投资。

    如今,年画村内已形成包括陶版年画、三彩画坊、锦艺唐等30余家“前店后院”式的年画作坊;涌现了上百位专职画匠;吸纳了近千人专业从事年画制作、销售;开发出刺绣年画、陶版年画、手绘年画折扇、手绘年画门票等100余个年画品种。年画产品还远销到美、法、英、日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画街坊产业化

    陈钢是“绵竹年画南派掌门人”陈兴才的孙子。早年他并没有看好年画的发展,而是选择去广州打工。近几年关注年画村的人多了,来的人也多了。陈钢最终回到家乡,潜心学习年画技艺,并经营起一个年画店。在陈兴才的指导下,陈钢已经担负起了年画传承人的职责,成为绵竹年画的第九代传人。

    为了培养更多的年画生产和营销专业大户,更好地拓宽和带动广大农户参与年画创作与生产,孝德镇政府与苏州援建单位统筹规划,建设了年画街坊,推动年画走向产业化发展。

    年画街坊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包括轩辕年画公司、三彩画坊等年画企业14家,打造了绵竹年画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街坊,让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继承和发扬。年画街坊作为年画培训、生产的综合基地,吸纳农民工使之成为绵竹年画产业的中坚力量,在带动农户致富的同时有效缓解了部分就业压力。

    在年画街坊的“南华宫”公司,一位张姓女职工告诉记者她是2010年10月份来到公司的。之前她在几十里外的机械厂上班,不仅离家远,每月工资也只有1000元左右。年画街坊建成后,看到外地人都到自己村谋发展的她,也回到了村里,在这里找了一份填色的工作。

    “工艺简单,时间也充裕,关键是离家近,能照顾孩子。”这位女职工说。

    而对于那些原来从事家庭年画生产的村民,也在这里学到了技艺。

    “在这里,可以学到最新的、高质量的制作工艺。”一位陈姓村民还告诉记者,很多村民都愿意在这里打工,因为这里流水线工作简单,不像原来从年画制作、市场销售都必须亲力亲为。“自己不做老板反倒挣的多了。原来个人找不到销售渠道就会导致年画积压,甚至出现亏本。”这位陈姓村民感慨万分。

    年画街坊不仅带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并惠及村民,更让绵竹年画从墙上、纸上走了下来,出现在T恤、手拎包、茶杯、扇子这些实用品和挂饰上,带动发展了一系列年画附属产品。

    拉动旅游惠民生

    年画村在着力打造自己的文化产业同时,又瞄准了文化乡村旅游产业。

    年画村依托年画底蕴,建立了“民俗文化产业园”,集绵竹年画的制作、展示和销售于一体,结合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打造商务酒店、休闲娱乐等相关配套设施,拉动地方经济。

    绵竹年画古镇的规划设计借鉴了著名江南水乡——乌镇的格局,充分利用了绵竹丰富的水资源,蜿蜒辗转的观光河道贯穿古镇南北,中心区域水体宽达50米。游客可以乘船沿河游览古街美景,此外,古街紧连占地达500亩的花博园,一年四季鲜花环绕。2011年绵竹年画村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绵竹市先后与斐贝集团、大乘公司等签订了忠孝文化产业园、四川文学游学体验园、日月潭度假村、大乘寺等一系列项目。孝德镇党政办副主任谢莎说“我们的‘年画屯’,也就是灾后安置点,现在已经建成二十余家农家乐、休闲茶馆,大大带动了当地发展。”

    在一家“土鸡饭馆”,既是老板又是厨师的殷坤先忙里偷闲接受了记者采访。“原来自己在外地做厨师,从起初每月的几百元钱到近千元,一干就是9年。在外打工的日子总是和家人聚少离多。”随着年画村的发展,殷坤先有了“回家当老板”的念头。因为担心效益不好,妻子并不支持他,但他感觉有发展前途,并立刻行动。

    让殷坤先没想到的是,一年时间,饭店就盈利颇丰。“估计今年也能净挣个七八万吧。”殷坤先乐呵呵的笑着。更让他高兴的是,母亲、老婆、孩子、孩子媳妇一家人现在都在自己的饭店“打工”,“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很多人都羡慕我。”

    编后

    灾后重建仅仅4年时间,年画村却已经超前发展了20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村民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的同时,当地也应当注意如何规范、健全政策、法规,引导相关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相信,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年画村将继续弘扬绵竹年画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整治乡村环境,并迎来农副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五虎棍”有了传人
年画村:“画”出来的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