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可回访的北京农夫市集

□ 本刊记者 丁筱净 实习生 张玲玲 《 民生周刊 》(

    北京农夫市集创办于2010年,经过管理团队的初步筛选,已经吸纳了20家左右农户。这些农户可以在每周“开集”的时候免费在市集摆摊卖农产品,向消费者面对面介绍自己的产品和种植方式。“入场券”由管理团队考察后颁发,但是农户的去留由消费者决定,这是农夫市集提出的“消费者参与认证机制”。

    对于这种“消费者参与认证机制”,创办人常天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你当然有权利质疑这样的诚信系统‘很虚无’、‘不靠谱’,但选择到农夫市集来买菜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你愿意接受老掉牙的与种植者和养殖者面对面交易的商业模式。”

    价高生意俏

    4月20日上午11点,西单中友百货9层200多平米的天幕上热闹非凡。这里举办的北京农夫市集,吸引了数百名北京居民前来“赶集”。记者在市集现场看到,摊位一共20个左右,以卖菜、加工农产品为主。去得早的话,不少农场摊位还有处理好的肥鸡卖。“我们的鸡120元一只,完全散养。”某摊位老板向记者介绍,这里的鸡吃的都是农场自己种的菜,而该农场是一个有机农场,“种出来的都是有机的东西。”

    说到肥鸡,其实还有一段小小的故事。市集的管理人员齐大福原本是企业的行政人员,就是因为在农夫市集买了一只鸡,回家炖汤后发现味道绝美,便常常来市集当志愿者帮忙,帮着帮着,他便辞掉了原来的工作,成了市集一名全职工作人员。

    《民生周刊》记者在市集上某农场的摊位购买了一袋西生菜、一袋紫叶生菜、一袋新鲜香菇,均为一斤多重,单价都是10元。另外,记者还购买了某牧场生产的低脂凝固型酸奶,一盒120克,单价8元。除此之外,还有用山东花生榨出来的花生油,一升60元;传统农家腊肠,100克36元;卤水豆腐,一块20元等。

    不难看出,这个市集的产品价格高于一般市场甚至超市。“其实有一个懂行的顾客曾经和我说过,这些东西要是在超市里打上有机标签卖的话比这贵多了。”齐大福告诉《民生周刊》,在农夫市集里售卖产品的农场都是他们和消费者共同认定的有机农场,承诺不使用农药、化肥和转基因种子,对牲畜不喂含抗生素和激素的饲料。

    年过六十的郭阿姨当天特意驾车从华威桥到西单来“赶集”,这是她继上周之后第二次在农夫市集买菜。一到达市集,郭阿姨就开始在各个摊位“下手”,20分钟不到,就已经把从家里带来的高1米的帆布购物推车塞得满满当当了。“我买了一只鸡、三盒鸡蛋、一块豆腐,还有我们一家人3、4天吃的菜。”

    郭阿姨告诉《民生周刊》,为了给孙辈买到安全的菜,郭阿姨上网四处搜寻北京的安全食品。在了解到农夫市集已经开展了好几年、并且口碑一直很好之后,郭阿姨于上周开始下手。“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菜做好尝尝,看看是不是真的环保。”

    作为年长的消费者,郭阿姨鉴定农产品是否环保的方式很简单:“环保的菜和撒农药的菜不一样。撒农药的菜又脆又嫩,但是没什么菜味;这里的菜味道就很浓郁,我们家人都觉得挺好吃的。另外,如果真是散养长大的鸡,半天都炖不熟,而商场卖的激素鸡一煮就熟了。”

    “在这里买菜的开销至少是我以前买菜的三倍。”虽然价格较高,但是郭阿姨表示,只要不是在特别偏远的地方举办,为了家人的健康,她都会尽量每周“赶集”。

    当天的市集原定于下午三点结束。因为是周五,农户们预料生意会稍微冷清,因此没有带太多的产品。可没想到好多西单附近的白领都“翘班”来买东西,不到两点,市集就提前结束了。  

    消费者可回访

    从2010年至今,北京农夫市集已经举办了30多次。目前,农夫市集的管理团队共有五名全职工作人员,几十名志愿者。 农夫市集倡导“消费者参与认证机制”,消费者能够参与由管理团队组织的初期考察,在农户得到“入场券”之后,消费者也能够在任何时候到任一农户农场中进行考察。组织团队也会组织消费者,进行一个月至少一次的农场回访。

    齐大福告诉《民生周刊》,上一次纳入新农户是在2011年8月的时候。农户首先在网上发邮件报名,管理团队筛选合适的农户进行联系,然后派工作人员到对方农场进行考察。“主要是了解种子来源、种植方式、除虫施肥方式等等,一定要遵循不使用农药、化肥和转基因种子,对牲畜不喂含抗生素和激素的饲料等要求。必须得说,因为我们的管理团队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经验不足,所以当时带了一些已经入驻的农户去帮忙考察,他们专门从事生产,看得比较明白。”

    除了对生产方式进行考察之外,他们还会对农场主的经历、加入市集的动机进行考察。齐大福告诉《民生周刊》,上一批入驻的农户基本上都是种菜给自己家人或者朋友吃的,农场都很小,大部分都不盈利,基本上都是将过剩的农产品拿到市集上卖。“对他们这种人,我们是比较放心的,他们不会刻意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因为当时农夫市集还处于发展阶段,那次的考察团队中并没有消费者的参与。但是马小超表示,管理团队正在筹建一个由生产者、消费者和第三方共同参与的管理委员会,在未来的运作中和管理团队一同指导和管理市集工作。

    消费者的参与还渗透到了日常的回访考察当中。按照市集规定,入驻的农场一定是完全开放式的。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一个消费者、生产者、管理者都可以独自或者组织他人随时到已入驻农场中检查农场状况。

    “对于消费者来说,与其说是检查,其实更像是一种学习。在回访的过程中他们会渐渐积累关于有机种植的知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就在前一周,齐大福组织了一次有消费者和其他农户参与的回访。

    管理待完善

    对于消费者认证能力不足的情况,市集管理团队暂时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我们希望、也鼓励更多的消费者像我们一样,主动去学习有机种植饲养的相关知识,我们也会给大家提供这样的平台。”齐大福说。

    马小超告诉《民生周刊》,为了更好更专业地管理好市集,管理人员都会定期接受专业培训,也会进行相关领域的自学。在考察时,管理人员会把自己的知识与消费者分享,让他们更好地去鉴定自己买的东西。

    目前,管理团队非常希望请到一些业内权威的专家学者、非官方鉴定机构来为市集的入驻农户做更加专业的鉴定。“因为我们这个组织没有经费来源,所以要做到这个目前很难。只能等拥有一定影响力之后,才能去完善这方面空缺。”专家学者、非官方鉴定机构也是上文提到的管理委员会的第三方人士来源。

    开放的平台是目前农夫市集最大的优势。“不管你是消费者,还是业内人士,如果有人爆料入驻的农户有问题,只要是负责任的说法,我们都会去核实处理。 但是农夫市集举办这么久,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生意如此紧俏,许多农夫都看到了这个广阔的市场。“我们的公共邮箱里面已经有超过150封申请加入的邮件,但是一直没有能力去处理。”管理团队马小超告诉《民生周刊》,由于团队人手不够,目前暂时无法接纳新的农户进入市集。

    良好的口碑正在为农夫市集积攒越来越多的人气,而更多人的加入,也会逐步监督和完善这种“消费者参与认证”的机制。

慧灵:让智障人士回归社会
特殊教育:爱的残缺
可回访的北京农夫市集
九道湾社区“直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