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食品消费找管事“衙门”要容易

本刊记者 严碧华 陈沙沙 《 民生周刊 》(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各大主流网站推出的“两会民意调查”结果也新鲜出炉。食品安全不出意外地稳居前三甲,成为百姓最热切关注的民生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蚌埠市委书记陈启涛:

    标准应紧跟时代步伐

    “当前食品呈现三个特点,分别是农产品品种丰富;生产过程更为复杂,产业化程度高;食品来源渠道多样化,包括市外、省外,甚至国外。”3月7日,在安徽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安徽蚌埠市委书记陈启涛在接受《民生周刊》采访时表示,食品安全最大的问题就是标准过低,跟不上时代步伐。

    针对这种现状,他认为,应该及时制定标准。“首先强化意识,过去标准往往放在企业,放在企业不是简单地说不可以,关键是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认证的机构去做,否则标准会失去它的公正性;其次,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高水平;再其次是增加投入,保障检测等费用的投入,因为检测费用高,在实践中很多设备就成了摆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最后,应发扬民主,形成共识,不能少数官员说了算,也不能专家说了算,更不能企业说了算,应该通过一个专家委员会来定。

    “如能做到以上几个方面,我想食品安全形势不至于如此严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黄少良:

    标准混乱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我们在某市调查‘黑饭盒’事件,市工商部门说只查处无照经营,此事应归质监部门管。质监部门说只对企业单位执法,建议向卫生部门举报。卫生部门表示只负责监管饭店卫生状况,建议向食品药品监督局反映。食品药品监督局回答说,黑窝点区级卫生部门就能处理,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全国政协委员黄少良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时颇显无奈,作为2009年提出食品安全无缝隙管理体制、并成功推动国务院设立“食安委”的主要提案者,他至今对“食安委”没有发挥设立初衷的实际作用耿耿于怀。

    “监管机构相互推诿现象更为严重。”黄少良解释道,“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是九个部门管。其结果是推诿、扯皮现象严重,消费者找不到管事的“衙门”。

    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

    应设立食品安全监管问责制度

    “近期,北京市进行食品安全整顿,共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15114件,罚没款4057万元。据此计算,每起案件的罚款平均仅2684元。”高天乐举例道,“对大多违法企业而言,恐怕顶多算是隔靴搔痒。挣的钱远远多于罚的钱,一些企业被罚后还接着违法。”

    今年“两会”上,高天乐提交了《关于大力加强食品安全管控》的提案,其中建议完善食品监管机制,实行源头追溯制。通过产品原材料采购、加工、销售等,从产业链条上进行连带追责。无论生产环节、流通环节还是消费环节,都要有人负责,方便全程监管和追查。

民生求解(聚焦 2012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三))
农村环保盼“一号文件”
PM2.5监测不必等到2015年
食品消费找管事“衙门”要容易
农产品价格别演“过山车”
西部更需公共卫生“阳光”
用普惠性缓解“入园难”
老年政策需向全国“升级”
扶贫“输血”更需“造血”
房产税不能增加百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