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媒体视角

《 民生周刊 》(

    京华时报:

    自主招生混战更像瓜分果实

    上个周末,大学自主招生的生源争夺大战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几十所大学在全国各地摆摊设点招生考试,10来万名考生及其家庭躬逢其盛。

    重温自主招生的初衷,原是为了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数是举”的高考模式。

    时至今日,也许该追问和反思一下:这些目标,我们做到了哪些?相距还有多远?打量自主招生的全过程,看见的更多仍是整齐划一的“唯分数论”:为公平稳妥,中学校长几乎完全根据分数排名向相应高校推荐学生。     

    虽然大学们纷纷叫冤,但名校自主招生的本质,如今似乎就是“掐尖儿”“提前抢生源”。教育部给的招生期限紧,几大阵营把联考挤在一块儿,考生们选择少了很多,让优秀生源的瓜分更早尘埃落定。      

    并不想指责自主招生,就像不必将教育弊端归罪于高考一样。自主招生的异化和种种问题的症结恰恰在于,我们一味在选拔环节翻花样、出新招,却没有在“教”和“育”的本身花足够的工夫。     

    如果我们指望眼下积久的所有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大到整个民族的创新创造力和领袖人才养育,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公正等问题,小到一个家庭的脱贫致富、跳升社会阶层的希望等等,都要通过高考招生这一道关口来修正,期望过高、负荷过重的结果,势必是举步维艰、走样变形。自主招生令人不满的变异与迟滞,要纠正,大抵要研究考之外,如何能自主、自律与自信。

    新民晚报:

    公交优先莫满足于每平方米站8人 

    据新华社报道,一项公共汽车的“超载标准”引发人们热议:每平方米站8人以上才算超载的标准太过夸张。

    人们常把坐公交车称为“挤公交”。2004年《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城市公共汽车及无轨电车0.125平方米核定1人。新华社记者做了个实验,穿着厚外套,8个人可以在1平方米内站稳,甚至比一些早晚最高峰时的公交拥挤程度要“宽松”。虽然这个实验说明每平方米站8人不算“夸张”,但也证明,如此密度的公交车厢远远称不上舒适,而早晚高峰的公交车确实存在超载。 

    公交超载,一是增加治安犯罪概率,二是降低行车安全系数,增加驾驶员操控和乘客紧急逃生的难度。每平方米站8人的“国标”,尽管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有关部门若满足于此,便容易形成“运力充裕”的幻觉。 

    现在,各地都在提“公交优先”。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舒适出行,这是公共交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期待公交超载标准有所改进,政府部门更须正视加大公共投入,提高公交运力,改善超负荷运转现状。这也是控制车辆增长过快、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办法。  

    新华每日电讯:

    不务实业让健力宝成了“假金罐” 

    近日,奥运冠军“假金罐”事件,把淡出大众视线很久的健力宝公司,又带进舆论漩涡。

    健力宝靠被称为“东方魔水”运动饮料起家,说到底做的仍是传统的快速消费品。像同类的可口可乐、百事一样,要想成为百年老店,不可能仅靠炒作概念和秘方,而要扎扎实实做产品,埋头苦干做市场,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用信誉和文化,增加品牌的含金量。遗憾的是,在健力宝风头正健、供不应求的时候,由于管理落后、改制走偏,逐渐变得面目全非,并将经营重点转向当时很时髦的资本运作领域。

    资本运作和虚拟经济本身并没有原罪,金融服务也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但是,对一个社会和经济体来说,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这个关系不应颠倒。

    道理其实很简单。对一个社会来说,社会财富的增加,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有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尤其需要更多扎实搞实业、做产品的企业,才能支撑起巨大的消费和就业需求。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对实体经济做出了准确定位,对企业和企业家的选择,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奖励拾金不昧无伤道德风化
你的公服热线,我们的乡愁
我们需要怎样的网络讨论
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