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四十三块黑板上的党员梦想

本刊记者 于俊霞 《 民生周刊 》(

    由于板报大部分内容来自党报党刊,多是宣传党的政策和惠农信息,因此老杨被村民们称为“牛杜街上的新华社”。

    在农村,有多少人能看到党报?以山西省临猗县牛杜镇牛杜村为例,全村580户、2268口人,只有村委、卫生所和另外的4户人家订阅了报纸。正是鉴于这样的现状,激发了牛杜村杨恒渡老人抄写黑板报的愿望和热情。

    从1991年到2011年,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人坚持不懈向村民宣传党政方针、传递惠农信息,普及农科、法制知识,20年间,老人换写黑板报1.6万次,换写字数450万字。一个寥寥几户人家订报的小村,竟成为当地政策宣传最好、信息传递最快的村子。

    老人与黑板

    2011年5月26日,在前往牛杜村的路上,临猗县人大副主任杨建民向本刊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杨恒渡老人不容易,1986年开始下肢就萎缩了,逐渐失去行走能力,1990年老伴瘫痪在床,杨恒渡在家专职照顾起老伴,但是几年后老伴还是走了。虽然老人有三个孩子,但都各自成家独立生活了。”按照杨建民的描述,杨恒渡老人的晚年生活比较艰难。

    此时车子已经驶进村子,穿过一片绚烂的花丛,一堵院墙露出一角,直到完全暴露在记者的视野中。这一幕极为震撼,二十多米宽的院墙上,大大小小挂了近四十块黑板,有些还可以算黑板,有些却已失去了光泽和色彩,在雨水和曝晒中只剩斑驳,充其量只能算木板了。黑板上的字轻重有别,错落有序,木板上的字也是认认真真、工工整整。记者大致记下了黑板上的要闻——“应胡锦涛总书记邀请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铁路不可能私有化,高铁降价”、“骑自行车撞人算交通肇事吗?一样判刑”、“药家鑫故意杀人案二审维持原判”、“农资大餐送农民,带着诚信上路”,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法制新闻、惠农信息应有尽有,一面墙,几十块黑板,大千世界尽在其中,大门正中显眼处写“欢迎大家观花看报。”

    此时正有村民推着自行车路过,在老杨家门前停下来默念着某条新闻。这位村民姓张,就住在村北,每天路过杨恒渡老人家门前都得停一会,已经养成了习惯,“这门前几丛花都是老杨种的,一到开花的时候确实好看,不过观花是假的,看报倒是真的,有时候来去匆忙,就是顺势瞥那么一眼,也收益很多,每天路过至少也要看看那块黑板。”记者看到,在门侧低处挂着一块黑白相间的小木板,上面写——5月26日天气/晴转多云/17至35度。

    杨建民说,老杨只要在家,大门是不锁的,记者上前敲门,发现脚下踩了几个粉笔字,“我——去——吃——饭”一笔一划有板有眼。十分钟后,一位老人摇着轮椅从村头马路慢慢驶来,还不时得向这边打招呼,杨建民副主任告诉记者,“他就是杨恒渡。”

    牛杜街上的“新华社”

    和记者打过招呼后,杨恒渡老人落了锁,把记者一行请到屋里。问及老人的年纪、身体,“今年83了,身体好的很。”老人回答很轻松,仿佛腿上的残疾根本没有对生活造成伤害。记者注意到,老人说话时倚坐的位置,后面就是老伴的遗像,老杨说,“老伴在的时候我就给村里送送报,后来老伴不在了,说话的人少了,看报的时间多了,就想着抄在黑板上。”杨恒渡年轻的时候,是生产队为数不多的识字的人,虽然只上过小学,可杨恒渡喜欢认字儿,很快就成了生产队的板报员,那年他20岁;直到1991年老杨又重新拿起了粉笔,这年他63岁。

    老杨说:“第一块黑板是石壁,我门口有一块石壁,我在石壁上面写。”后来老杨用家里一块破木板,刷上黑板漆,钉装结实制作了一块黑板,再后来又在外面拣了一些木板回来,黑板也就渐渐多了起来。老杨说,“我每天取报回来就先看报,把重要的新闻在小本本上抄下来,等送完报回来,再把小本本上的新闻抄到黑板上,然后就挂出去,我现在有43块黑板,每天写三块黑板轮换。”杨恒渡老人平均三天用掉一盒粉笔,这高于当地教师粉笔的消耗量。

    杨建民向记者介绍,“我们得感谢老杨,现在责任制以后,村民开会少了,党的政策的宣传力度也小了,通过这个板报宣传老百姓受益很多。”

    杨建民还说,“有一年,《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报纸相继报道了秸秆还田的科学方法,杨恒渡很快把这些信息抄到了黑板报上,当时这在村里引起了一些争论,多数人持怀疑态度。之后有几户在老杨的鼓励下尝试了秸秆还田,第二年大获丰收。”

    老杨准备出去写板报了,今天要写的是村委会门口的黑板,由于黑板比较高,老人要事先把“家伙”备齐:一把比老人个头还高的铁椅,一把齐腰的木板凳,两把拐,一个本本一盒粉笔。当老杨把铁椅子、木板凳都架到轮椅后面时,记者担心轮椅不能承受如此之重,杨恒渡笑着说,没事。老人借助双拐的支撑,先把铁椅摆放到黑板下,再把木椅架在铁椅上,一层叠一层,对于身材矮小的老人来说,就像砌起了一座“山”。黑板足足有10米宽,而老人的手臂范围仅有一米,要想顺着往后写,老人就得爬下来,重复前面的步骤,重新寻找位置。

    有时候下雨了,雨水会冲刷墙上的粉笔字,杨恒渡刚刚写好的板报,很快就没了模样。杨恒渡说,最害怕下雨,40多块黑板要一块一块往回递,晚了黑板就被雨水泡了。

    老杨坚持不懈,牛杜村花花绿绿的粉笔字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于老杨的板报大部分内容来自党报党刊,多是宣传党的政策和惠农信息,因此老杨被村民们称为“牛杜街上的新华社”,陌生路人也时常会对院子的主人产生好奇,总会走进院门看看这黑板是谁写的。老杨说,“他们都会问我,你是老党员了吧,我说我不是。”

    八旬老人的党员梦

    说起杨恒渡老人的交情,杨建民告诉记者,“我2000年来到这里任副县长(县长助理),2002年开始分管残疾人工作,在走访中发现了老杨的事迹,最初我也以为老杨是党员,后来才得知他不是,难能可贵的是,老杨作为一名普通群众,一直在宣传党的政策,一直在以党性原则要求自己。”之后杨建民和杨恒渡老人结下了情谊,县里出资把老人的危房翻修了一遍,把残垣断壁推掉,垒起了砖墙,一是为了居住安全,同时也是为了方便老人在墙上挂黑板。

    杨恒渡老人想入党其实很多人是知道的,只是老杨自己不说,到2008年老人已经80岁了,老杨说:“哪有80了还入党的”。牛杜村村支书陈万元说,“入党是老杨20多年来最大的心愿,老杨的觉悟绝不亚于我们任何一个党员,最终我们决定把老杨想入党这件事详细汇报给县委。”杨建民说,“60岁以上就算是高龄入党,需要经过组织的特殊审批,但我还是鼓励他写了一封入党申请书。”

    2008年8月的一个晚上,80岁的杨恒渡戴着老花眼镜伏在案前,一笔一划写下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这是他余生唯一的愿望。

    第二天,入党申请书就交到了杨建民的手上,杨建民连同一份关于杨恒渡老人20年义务宣传党报的事迹报告交到了县委组织部,经过层层审议,临猗县委组织部做出决定——吸收杨恒渡加入中国共产党。鉴于老人的身体条件特殊,县委还决定把入党仪式搬到杨恒渡的家门口。杨建民拿出一张老杨入党时的照片,向记者讲述当时的情景——2008年10月,在杨恒渡家门前,映衬着鲜艳的党旗和43块历经风雨洗礼的黑板,老人左手紧扶着轮椅,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回想起那一刻,杨恒渡老人有点激动,“那天我戴上了大红花,还上了报,全县都知道我入党了,我是党员!”

    450万字书写的信仰与忠诚

    记者问及为什么要写黑板报,杨恒渡老人说要老有所为,杨建民补充到,“其实这也是老有所乐,这种‘乐’不拜金、不功利、不低俗,这种乐能缓冲失去亲人的痛苦,能抵御接近死亡的恐惧,能抗拒一个八旬老人独自生活所要面对的孤独。”

    从见到杨恒渡开始,记者很难在杨恒渡的脸上看到任何沮丧或失落,老人一直是笑着的,给人的感觉很乐观。杨恒渡说,“我现在每天都忙得不得了,早晨早早起来要看《朝闻天下》、天气预报和其他中央新闻,看完新闻节目就要去取报、送报,午饭后就要开始看报、抄板报,但是只要黑板挂出去了,我看着就高兴,就觉得幸福。”

    谈及建党90周年,老人兴奋地说,“我准备在今年党的生日那天,把黑板增加到90块,黑板上的内容也会着重介绍党的历史,这90块黑板,是我给建党90周年的献礼。”

    采访结束后杨恒渡将记者送到院外,记者最后回首时看到,老人和黑板凝成一幅别有风情的画面——43块黑板静静矗立,有的残缺了边角,有的退去了颜色,有的饱经雨水浸泡改变了形状;是一个老人赋予了它们生命,让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庄严,肩负了神圣的使命;也正是这些黑板,陪伴老人走过了艰难岁月,让老人忘却痛与孤独,它们和老人不离不弃。

    杨建民说,“20年,老人换写黑板报字数达到450万字,如果你看见过老人每写一个字的艰辛,你就会理解450万字要付出怎样的心血。老人在43块黑板上写下的,是对人民的深深情意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四十三块黑板上的党员梦想
赵艳芬:为百姓“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