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深度

健康时报 2024年10月18日 Fri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有一位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老爷爷

他是我黑暗人生中的一盏灯

健康时报记者 张 赫 赵苑旨 《健康时报》(2024年10月18日 第 16 版)

  早年间,王振义带领学生在上海各大医院,寻找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资料图片。

  上观新闻图

  王振义(中)与他的学生、著名血液学专家陈竺(左)、陈赛娟(右)。

  资料图片。

  医院供图

  扫码查看功勋故事

  新闻背景

  10月1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建院117周年系列活动暨“慈善日”活动中,不久前刚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也坐着轮椅来到活动现场。自2010年起,王振义院士已多次将自己获得的奖金捐献给医院,累计捐款超千万。在活动现场,曾被王振义院士救治并获得瑞金医院善款救助的患者贾涛(化名),还特意从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骑电动车,历时1个半小时赶来,专程向王振义院士表达感谢。

  

  阅读提要

  ■“小伙子,你这看起来挺壮实的,不像是生病了啊,运动员吗?”来门诊看完病后,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王振义院士,一位幽默、和蔼的老人,至今我仍记得他开口对我讲的第一句话。

  ■入住病房后,在他的张罗下,医院多个科室专家都集结来会诊,看到这位已经95岁的老人,边看一份份影像和检查报告边与专家们交流,听着他讲出的话有条有理,思路清晰,我隐隐觉得,自己有救了。

  ■会诊之后,两年来一直无法确诊的病,经过王振义院士抽丝剥茧的“断案”,最终一锤定音,我被确诊为“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后来我听说,这种病2008年才首次在全球报道,至今报道的病例不足30例。

  ■王振义院士在活动中说,“能治好患者我很高兴,但这只是少数,我希望能够更努力,治好更多的病人,攻克更多的病种,帮助更多人。”他不知道,作为他的患者,我们多么庆幸,自己能是他口中“少数”中的那一个。

  ■我要把我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告诉他们,有一个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老爷爷,曾对我们家施以援手,对我们来说是曾经黑暗人生中的一盏灯。而我也要拼尽余生的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一个爱家、爱国的好人。

  

  我叫贾涛(化名),今年42岁,生病前是室内装修搞木工的。病痛曾压垮过我和我的家庭,但何其有幸,我遇到了一位老人,让我有机会一点一点重新获得健康。

  10月12日,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要去做件萦绕心头多年的事,去对那位救命恩人说出藏在心里多年的话。

  从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去往瑞金医院,近30公里的路,我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伴着秋天清凉的风,过去整整5年的治病经历,再次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一幕一幕地浮现。

  两年辗转多家医院,幸遇王振义院士

  2019年,我那年37岁。十多年前,我从安徽来沪打工,做过装修工人、货运司机等。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在这年轻力壮的年纪,却因频频出现难忍的眼睛疼和头疼,让我不得不停下来,去正视和检查自己的身体。

  谁能想到,原本以为是小毛病,吃吃药就能好的事儿,却在老家县里、南京、上海多家医院都无法诊断。辗转看病的前两年,被当过脑梗做过开颅手术,止痛药常年不离手,看着手里一个个三甲医院所开的不统一的病历,我绝望又不甘心。

  直到后来,在一位医生的推荐下,我带着过往一百多张、足足有二三十斤重的检查影像资料,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王振义院士。

  “小伙子,你这看起来挺壮实的,不像是生病了啊,运动员吗?”

  来门诊看完病后,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王振义院士,一位幽默、和蔼的老人,至今我仍记得他开口对我讲的第一句话。入住病房后,在他的张罗下,医院多个科室专家都集结来会诊,看到这位已经95岁的老人,边看一份份影像和检查报告边与专家们交流,听着他讲出的话有条有理,思路清晰,我隐隐觉得,自己有救了。

  会诊之后,两年来一直无法确诊的病,经过王振义院士抽丝剥茧的“断案”,最终一锤定音,我被确诊为“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后来我听说,这种病2008年才首次在全球报道,至今报道的病例不足30例,这属于组织细胞增生症当中的一种罕见亚型,而且像我这样波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播散型ALK阳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更是尤为罕见。

  由于是罕见病,没有统一的治疗规范,王院士凭借多年的经验,为我制订了一个可行的治疗方案。我开始服用靶向药,但一瓶1万5千多元的价格,让我再次陷入两难。

  这些年为了看病,花光了家里本就不大宽裕的积蓄,且早早就负上了债。王院士得知我的困难后再一次向我伸出援手,为我申请了他自己捐赠成立的贫困病人帮助基金。

  就这样,在王院士和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我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在第一次三个月复查的时候,症状就有了明显的好转。

  有一个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老爷爷,他是你们的榜样

  这些年,我坚持吃药,身体已经好多了,之前因为疼痛没法干的木工活儿,也可以干上一点儿,生活也一点点好转。

  9月29日上午,在新闻里看到王院士获得了“共和国勋章”,我也激动得眼底里泛出了泪花,这是他该得的。

  王振义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找到一个新药用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如今该病的5年生存率已经上升至95%。他还不断进行罕见病的研究与治疗,让众多如我一样陷入困境的人获救……

  10月11日,在得知王振义院士将会参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办的建院117周年系列活动暨“慈善日”活动时,我想对王院士表达感谢的心情达到了顶峰,跟工作人员沟通后,我终于有了这次机会。

  一遍遍措辞、对着镜子练习,说出来的话却总感觉不够表达内心的感谢,一晚上辗转难眠,直至深夜。12日一早6点多,我骑上电动车,迎着晨光,驶向那近30公里外的目的地。路途虽远,但内心的激动和喜悦,让这过路熟悉的街景变得格外美丽。

  再次见到王振义院士,他依旧那么亲切,只是这次他坐在轮椅上。我鼓起勇气,走上台向他介绍了自己,并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和我猜想的一样,他并不记得我是谁,毕竟他一生救人无数,而我只是无数中的一个。

  听到他鼓励我继续坚持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时,我再一次热泪盈眶。

  这份“不记得”,并没有减少我心中的感激,反而更让我深切感到,他所付出的,是对每一个生命同等重要的关怀与救治,这份爱,无需特定的记忆来承载,它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受助者的心田。

  王振义院士在活动中说,“能治好患者我很高兴,但这只是少数,我希望能够更努力,治好更多的病人,攻克更多的病种,帮助更多人。”他不知道,作为他的患者,我们多么庆幸,自己能是他口中“少数”中的那一个。

  活动结束后,我也了却了多年的一个心愿,心情就如上海的天气一样明媚。

  我想,我要把我的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告诉他们,有一个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老爷爷,曾对我们家施以援手,对我们来说是曾经黑暗人生中的一盏灯。而我也要拼尽余生的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一个爱家、爱国的好人。

  从前,我也不觉得身边有什么奇迹。但现在,我觉得,我就是王振义院士创造的奇迹。

  10月的上海,街上有了桂花香。我还是像往常一样,每天骑着电动车,去到很多装修户主家做木匠活儿,为他们打造梦想中的家。未来的日子,我不会辜负余生的每一天。就像王振义院士,从未辜负他百岁人生里的每一个清晨。

  

  相关阅读

  王振义院士,医学界的泰斗,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成就。

  1924年,王振义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自幼便立志学医。1948年,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从此踏上了救死扶伤的医学之路。

  在长达数十年的医学研究生涯中,王振义院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开创了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用国产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这种高死亡率的急性白血病缓解率达到95%,如今该病的5年生存率已经上升至95%。这一成果为世界医学界急性肿瘤的治疗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王振义院士不仅医术高超,更是一位医学教育家,造就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他坚持每周参与科室讨论,自创“开卷考试”式查房,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年轻一代的医学工作者不断学习和进步。2024年,王振义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这是对他一生医学贡献的最高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