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健康时报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花生过敏消失有原因

健康时报 王 圆 《 健康时报 》( 2024年05月17日   第 02 版)

  5月9日,一位来自美国的博主发视频称,他的女儿在美国对花生严重过敏,但来华后却可以安全食用花生。

  “这一现象很可能是不同的食物加工方式和不同的花生品种导致的。”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向莉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引发过敏反应的主要是食物中的蛋白质,由于中国人对花生的处理方式通常是煮、炒、榨油,与西方常见的烘焙、制成芝麻酱有较大不同,导致加工过程中花生蛋白质发生不同的结构改变,从而降低花生的致敏性,减轻人体对花生发生过敏反应的强度。

  “过敏反应的成因非常复杂,包括遗传、免疫系统异常等。”向莉进一步解释,这位博主提到的同一个人在不同国家出现不同过敏反应的现象,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向莉表示,“食物过敏原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分析,只根据血液检测结果提示的‘致敏’食物来规避食物,会导致营养失衡。”

  向莉介绍,关于食物过敏存在两种常见误区,一种是不重视食物过敏;另一种是对检测结果误读,即做过IgE检测后,对所有结果提示阳性反应的食物都采取“严格规避”的措施。“不能单凭一张化验单就对某些食物长期忌口。还需要医生结合检验结果综合判断,必要时应进行‘食物回避+激发试验’进一步确定。”向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