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整宿整宿地失眠、心慌、不开心……结合吴璃出现的多种症状及各项评估检测结果,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主任白文佩将她确诊为典型的“重度更年期综合征”。“以前我还动过大手术,并且在工作上经常遇到很多棘手的困难,但都能够风风火火应对并解决,没想到居然会被更年期综合征打倒了。”
◆2012年,白文佩带领团队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创立了“更年期综合管理一日门诊”,能够为更年期女性提供多系统、多学科的一站式诊疗方案。在一天的门诊中,团队成员从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骨骼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共同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筛选高危人群,完善转诊。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分别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国家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包括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等42家医院,帮助患者全面客观评价更年期状况,尽早干预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过了40岁,如果开始出现莫名其妙的热,控制不住自己,一点小事就跟人较劲,看谁都不顺眼,就要警惕“更年期”了。
据《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指出,“更年期”是指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特殊阶段,多数出现在40~65岁之间,其标志性事件是绝经,在绝经前后的一系列相关症状统称为绝经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
动手术都不如更年期综合征来得猛烈
2023年4月一个普通的晚上,吴璃(化名)和家人散步的一次经历,是她感受到更年期综合征的开始。
“当时我的腿忽然就抬不起来了,多走一步都不行,感觉身体非常疲惫,手心都是汗。”吴璃回忆,最开始以为感冒一直没有恢复好,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走几步就气喘吁吁,还会心慌、失眠,她尝试停下手中的工作,发现各种症状依然反反复复出现,让她心烦意乱。
三个月后,吴璃开始整宿整宿地失眠、心慌、不开心,“我多次挂了心理科、心内科、神经科甚至骨科等各个科室,都没有找到确切的病因。”终于,在邻居和朋友的提醒下,吴璃来到了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更年期专病门诊进行治疗。
“进门进行评估的那一刻,我意识到,这次我好像来对地方了。”吴璃回忆。
结合吴璃出现的多种症状及各项评估检测结果,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主任白文佩将她确诊为典型的“重度更年期综合征”。
“以前我还动过大手术,并且在工作上经常遇到很多棘手的困难,但都能够风风火火应对并解决,没想到居然会被更年期综合征打倒了。”
更年期是每位女性必经的正常生理阶段,“40岁以后,女性卵巢功能在下降,雌激素不断减少,使得全身各个器官系统的运行不再游刃有余,这些雌激素波动会引发一系列症状表现。在临床中,大部分更年期女性会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白文佩介绍,更年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更年期的女性出现情绪不稳定、心慌气短、头痛、头晕、失眠、喜怒无常、关节疼痛、胸闷、全身无力、便秘、食欲异常、潮热出汗等。
江苏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主任医师孔晶告诉记者:“40岁以后的女性在10个月之内,连续2次月经周期长度变化大于等于7天,我们就认定其进入更年期。大部分进入更年期的女性都会有更年期综合征,但症状有轻重之分,一般人在绝经早期症状比较重,后面慢慢会有所改善。”
累及多器官的更年期综合征,准确就诊难,就诊率仍较低
现在,吴璃经常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完完整整地讲述给越来越多的人,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这个疾病。
2023年,是吴璃退休后的第一年,被原单位返聘后,吴璃的工作内容相对清闲了很多,“这是‘诱发’吴璃更年期综合征的一个因素。”白文佩介绍,当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一旦工作和家庭发生较大变化,比如自己退休或工作节奏突然放缓、孩子顺利毕业进入职场,不再需要父母操心等情况时,往往容易“勾”出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表现。
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来说,不同的人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表现,作为国家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负责人,白文佩一直在带领患者与更年期和平相处。
白文佩回忆起自己曾接诊的一位患者,在爱人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进诊室,瘫坐在椅子上说:“我实在是太难受了,全身乏力,头晕心慌,我得躺着。”仔细询问后,白文佩了解到,患者一个多月以来,时常突发心慌、憋气、有濒死感,数次深夜到医院看急诊,CT、磁共振、心电图等各项检查化验都找不出问题,回到家后没几天,心慌憋气的感觉就再次来袭。如果不是因为妇科问题来到了白文佩的诊室,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更年期综合征害的。
像这样的案例,白文佩在门诊中见过很多次,不少患者有了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后,常常误以为是其他疾病。
来自河南开封的曹敏(化名)回忆起一年前的那段经历,向记者直言:“我再也不想经历那段糟糕的时光。”那段时间,她整宿整宿地失眠、焦虑、暴躁,“以前我的睡眠一直很好,从来没有失眠过,但那次持续两个月都很难入睡,一开始只以为是普通的睡眠问题,在社区医院按照失眠来治疗,但反反复复总不见好。”除了睡眠问题外,一向温柔的曹敏也变得易怒,“我觉得家人都不理解我,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儿发脾气,为此还去了心理门诊就诊。”
无论是失眠还是易怒等症状,53岁的曹敏,根本没有往更年期综合征方面想。
“更年期症状涉及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除了潮热、心悸、焦虑等症状使女性备受煎熬,还会导致患者工作没精力、家庭生活不和谐,人际关系异常紧张,‘奔波于各个科室却不能解决问题’也是不少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曾经走过的‘弯路’,不仅会造成时间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从长远来看,诸多在该阶段萌发的‘老年病’,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等,若在此时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干预,也会对女性的晚年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尽早关注更年期具有重大意义。”白文佩表示。
对此,早在1994年,原国家卫生部就制定了《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成立“更年期保健专业”。2019 年,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中提到:促进更年期保健专科建设,对更年期妇女提供健康状况筛查评估,营养、心理、运动咨询指导,激素测定和骨质疏松诊治,盆底功能评估及康复等,不断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但仍有很多更年期女性独自忍受更年期症状,不知该如何就诊求助。白文佩和孔晶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部分患者有就诊意向、想解决问题,却没找对科室,更多的还是很多人认为“更年期根本不需要管理,扛一下也就过去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白文佩认为,正是由于这种误区,使得目前很大一部分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治。而要想解决,也不是女性一个人的事情,不仅需要女性自身积极接受更年期管理,更离不开家人、朋友和全社会的支持。
做更年期门诊已经近10年的孔晶告诉记者,有一天,一位女儿带着眼神迷离的妈妈走进门诊。“昨天晚上,爸爸跟我打电话,让我今天必须请假带我妈妈来看更年期门诊。”这位女儿的第一句话就让孔晶动容:“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意识到、并且做到了重视更年期这件事,这非常难得。”
更年期干预方式逐渐增多且缓解率较好
更年期,作为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的重要环节及转折点,以及预防多种老年病的关键期。为了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2012年,白文佩带领团队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创立了“更年期综合管理一日门诊”,能够为更年期女性提供多系统、多学科的一站式诊疗方案。
在一天的门诊中,团队成员从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骨骼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共同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筛选高危人群,完善转诊。除了医生,护士、营养师、药师、运动教练也会共同参与到患者的全流程管理中,对于确诊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为其量身定制“评估+诊断+随访”的更年期三步诊疗法。
而在孔晶的诊室外边,有一个供就诊患者等待的健康小屋,房间的大屏幕上会滚动播放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内容,以便患者在就诊前能够对疾病的情况有所了解,就诊时更加顺畅。“其实更年期综合征现在最大的阻碍就是知晓率的问题,健康小屋也是以此为初衷而设立,提升知晓率,会让后期的就诊和治疗更加顺畅。”孔晶介绍。
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分别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国家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包括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等42家医院,帮助患者全面客观评价更年期状况,尽早干预更年期综合征。
目前,除上述42家外,辽宁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等多地也都开设了“更年期综合管理一日门诊”,为患者合理用药,推荐健康生活方式。
孔晶表示:“女性进入绝经期,就可以开始预防更年期综合征的出现,比如注意调节饮食和运动,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最好尽快到医院就诊,但大家也不用过度恐慌,大部分女性都要经历这个阶段。”
“现在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方式非常多样且个性化,只要患者依存性高,一般缓解效率都很好。”白文佩介绍,更年期综合征在治疗上可分为生活方式管理以及医疗干预,治疗时以生活方式调理为首选,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生活方式管理包括规律运动、合理膳食、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就需要药物的介入,药物干预主要包括激素治疗、中药治疗、理疗、手术治疗等医疗干预方式。”白文佩表示,随着卵巢功能耗竭,身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分泌也会慢慢停止,绝经激素治疗中,大多数人在用药半个月到一个月时,更年期症状都会有所改善,但此时,还需要坚持4~6个月的治疗才能逐渐感到症状几乎完全缓解,医生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出适合的方案。
转过年来,吴璃每天午饭后都能一口气走一个多小时,走路无法抬腿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她今年的目标是能够完整地跑完4公里,重拾对生活的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