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健康时报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当代心脏病学奠基人陈灏珠

健康时报记者 尹 薇 田 茹 《 健康时报 》( 2017年10月31日   第 03 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陈灏珠教授,93岁高龄依旧坚持每周查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供图

  93岁的陈灏珠院士。2017年9月22日摄于由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的“首届国家名医高峰论坛”。

  从25岁医学院毕业成为上海中山医院的一名住院医生,到如今93岁高龄依旧在临床一线查房,陈灏珠临床上的68个年头几乎是一部我国当代心脏病学的发展史。

  他在我国第一个使用“心肌梗死”这一病名;他开创完成了三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首例”: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施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及血管腔内超声检查;他在国际上首次确认了我国健康人的血脂正常值,就我国心脏病病种变迁、流行趋势和防治对策率先做出提示。

  正是这些令人瞩目的医学成就,在2017年由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的首届国家名医高峰论坛上,陈灏珠院士获得大会“国之大医·特别致敬”奖。

  一个病名,关系国人心血管病走向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现在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2.9亿,其中冠心病患者1100万,冠心病中心肌梗死死亡率仍处在整体迅速上升阶段。

  而首先提出“心肌梗死”病名的正是陈灏珠院士。

  1954年,在陶寿淇教授的指导下,年仅30岁的陈灏珠发表了论述“心肌梗死”的文章。

  当年提出“心肌梗死”这个病名的时候,中国罕见有这个病,大多数心脏病人患的是链球菌感染后造成的风湿性心脏病,因此并没有多少医生救治过患这种病的患者,也少受到医生的重视。

  此时,陈灏珠还只是国立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的年轻住院医师。他基于国外大量文献,研究了住院心脏病患者的病种构成变化,推断出冠心病乃至心肌梗死患病率正在增加,而且未来可能会高发这个结论。

  在上世纪70年代,陈灏珠又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中国首次大规模的居民血脂水平调查。这个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居民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平均低于西方人,而高密度脂蛋白则高于西方人。基于这份调查,他提出,这可能是当时我国冠心病患者少于西方人的主要原因。

  陈灏珠在国人冠心病尚未井喷式爆发时,调查的数据几乎是最健康的中国心血管数据,为后来的对照研究留下了宝贵资料。而且奠定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衡量和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重要诊断依据。

  20年过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陈灏珠再一次开展了血脂水平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血脂水平在不断升高,而冠心病的发病趋势也逐渐升高,冠心病已逐渐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疾病。而正是在把握了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本质,并进行了中国最早的心血管病学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后,陈灏珠坚定了“绝大多数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而除了治病,他也较早率领团队开展了科普教育活动,对临床患者进行教育,传授给他们预防冠心病的知识。

  三个首例,带动心血管病技术发展

  陈灏珠在临床上开展的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例”,中国第一例埋藏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手术,第一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和第一例血管腔内超声检查,如今都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治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在心脏超声还没有诞生的时代,心内科医生除了依靠听诊器、X光机和心电图之外,并没有其他手段诊断病情。陈灏珠开创性选择了一种更直接的方式与病灶对话,将一根管子顺着病人的血管一直插入心脏,到病变现场一探究竟。

  这种对心脏直接进行检查的介入诊断法让许多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获得了精确诊断,而这仅是陈灏珠一系列“首创”的开始。

  心导管检查虽直达上述这些病灶,却无法看清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冠状动脉。陈灏珠又继续研究冠状动脉造影。

  陈灏珠用遗体捐献的30个心脏标本,研究它们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然后向冠状动脉里注射造影剂,拍下X光片观察冠状动脉情况。之后在动物身上做心导管检查。最后一步,就是在人的遗体上实践整个操作过程,“不能在完全冷却的尸体上操作,必须用尚未僵冷的还有点软的尸体……经过反复实验,在尸体上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获得了成功。”

  一年后,一位患者因剧烈胸痛被送入中山医院。医生怀疑他患了当时并不常见的冠心病,但无法确诊。正当所有人一筹莫展时,陈灏珠决定为患者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

  手术需要一台特殊的X光机,其球管装在一只C形臂上,可左右旋转从不同角度拍照。但医院里那台X光机,其球管被牢牢固定在一个位置。陈灏珠就用木板做了张类似独木舟的船形床,机器不能动,就让床动起来,患者可以躺在上面从不同角度拍摄X光片。同时,陈灏珠小心翼翼把心导管送到病人血管中,注入造影剂。不到一个小时,几张清晰的冠状动脉X光造影片出现在眼前,精确显示患者冠状动脉堵塞情况。

  这也是我国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开创了我国冠心病介入性诊断的先河。

  如今,这种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内部病变情况的造影手术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根据造影结果,心内科医生决定是否需放支架,心外科医生决定是否施行“搭桥”手术,直接促进我国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手术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

  但陈灏珠并未就此止步。

  1962年,陈灏珠参加的研究小组与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制成了中国第一个用心外膜或心肌电极的体外起搏器,之后又研制出心内膜电极起搏的体外起搏器。1968年4月,陈灏珠与心脏外科教授石美鑫合作,在国内首次施行埋藏式起搏器安置术治疗一例患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获得成功。此后这个研究小组又相继研究出用镍电池和锂电池作动力的国产埋藏式起搏器,并应用到临床上,挽救了许多患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的生命。

  上世纪90年代初,陈灏珠和他的团队以冠状动脉腔内超声显像技术为主攻方向,率先用激光溶栓、超声溶栓、斑块旋切等技术来治疗冠心病。

  目前心脏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已达数十种,绝大部分心脏病成为“可治之症”,免去开胸做搭桥手术的风险。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介绍,目前我国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方面从跟跑已经进入弯道超车,甚至部分领域有领跑趋势,这与陈灏珠院士等前辈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

  处变不惊,让患者起死回生

  1976年,一位28岁的母亲在成功接受了心脏二尖瓣膜分离手术后,突发心房颤动,转到了陈灏珠负责的内科病房。在一种叫做“奎尼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下,病人逐步恢复了正常心跳。孰料,1小时后,患者先是恶心、呕吐,随即抽搐不止,失去了神志。陈灏珠当即判断,患者出现了奎尼丁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奎尼丁晕厥”(严重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如不及时处理,死神将步步逼近。

  果然,在随后的10小时内,患者先后发作29次,虽然每次都抢救了过来,但两次晕厥间的间隔却越来越短。“这样的险情我们从未碰到,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现场坐镇的陈灏珠并没有慌乱。趁着病人发作间隙,他仔细分析之前每一次抢救过程。突然,一条“历时200分钟没有发作”的病案记录在眼前一亮。“这是偶然,还是另有原因?”陈灏珠反复询问自己。经过仔细讨论,大家推断,此前注射过的异丙肾上腺素很可能具有“回天之力”。

  很快,药效逐渐显现,而用量也在一点点加大。最后,当异丙肾上腺素的用量达到正常剂量的15倍时,患者病情才逐渐趋稳。那次抢救不仅“清空”了药房里异丙肾上腺素的所有库存,也创造了逆转“奎尼丁晕厥”的世界奇迹。

  “危机关头,您为何总能处变不惊?”当学生们被跌宕起伏的“剧情”深深吸引,陈灏珠总是会心一笑,“遇到突发事情,最重要的是冷静。恐惧会摧毁人的意志,引发不测,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冷静,犹如嵌在陈灏珠大脑中的“防短路装置”,情况越是危急,他越是思路清晰。

  197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寄生虫病专家巴茨教授来华访问期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急性心力衰竭和心包炎,病情危殆。当时,国内没有一例这样抢救的经验,而国外对中国的医学也有种种隔阂,这次抢救不仅关系到患者生命和健康,也关系到刚刚建交的中美关系的发展。

  由陈灏珠带领的医疗组婉拒了美方“派专家来华抢救”的建议,率团队24小时不间断地观察病情,及时给予最妥当的治疗方案,陪伴病人三闯“鬼门关”。一个月后,巴茨痊愈回国,并和随团医师据此合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美国《内科文献杂志》,产生极好的国际影响,这是建国后国外医学界首次评价我国的医疗。巴茨博士也和陈灏珠院士成了“生死之交”,而且经历这次心梗救治后仍然健康生存并工作26年之久。

  誉满杏林  认真教学与资助

  对于教学,他的学生知道,他讲过百次的心电图学,可谓千锤百炼,每一次新课前,他都要认真备课,做幻灯片,并查询最新的文献资料,及时补充到他的教学讲义中。

  陈灏珠院士从医68年,也执教68年。陈灏珠院士在业界能获得极大的尊重,和他始终注重医学后辈的培养分不开。除了医学院内培养76名硕、博士研究生外,葛均波院士等当下名医大家也都曾经历过陈老提携。但陈灏珠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帮助更多的医学生。

  2007年,在女儿陈芸、夫人韩慧华的共同支持下,陈灏珠向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100万成立“复旦大学陈灏珠医学奖助学基金”,十年来该基金已经资助了67位贫困医学生完成学业。为了帮助更多医学生和青年医务人员成才,陈灏珠于2014年把基金更名为“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人才培养基金”,动员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基金下设“生命之花”项目,主要支持西部地区医学人才培养,开展西部地区医疗精准扶贫;并于2017年8月启动首个救助计划——“心·肝宝贝”计划,分别由葛均波院士和樊嘉教授团队为来自云南的贫困患者实施手术。

  陈灏珠酷爱中国古典文学,每天睡觉前,他会读一些唐诗、宋词、元曲或文艺书籍,他称为“滋补脑力”,也是放松自己的一种方法。如今,93岁的陈灏珠院士还能一字不落背出《滕王阁序》。

  陈灏珠坚定认为“绝大多数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提出八个一守护心血管健康:一是保持一个宽阔的胸怀;二是有一种不向任何压力低头的坚强意志;三是有一个规律的生活;四是有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五是做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活动;六是有一些调节身心的业余爱好;七是有一张笑口常开的面孔;八是建立一种正确对待疾病的理念。 

  也许,从专业角度,最好的养老保险是保养好自己的心血管,不过仔细研究陈灏珠院士的经历,还可以归纳一句:最难得的健康投资是用不断服务大众来滋养自己身心。

当代心脏病学奠基人陈灏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