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药价虚高,北京市出新招了!
4月8日起,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开始全面推开,已经上线运行的“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平台”正式公开,而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采购平台上的“公众查询”功能上线,公众可对7000多个品种药物的采购价格进行查询,一旦发现购药价格比采购价格高,便可进行投诉。
药品信息公开
高于进价可举报
药品阳光采购平台,其实实现了像电商平台一样,将价格、库存都进行了公开透明。
此次北京医改的内容中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意味着参与此次医改的医院以什么样的价格进到药品,就以同样的价格卖给市民。
市民可进入北京市医药阳光采购综合管理平台,进入“公众查询”,查询医院采购的药物及价格。如发现医院抬价出售,可拨打12345、12320、12315等政府公共热线投诉。
北京市卫计委表示,平台正式运行之后,北京市卫计委将会动态调整药品的最低参考价格,并且实行实时预警过高的采购价格。
此外,针对临床救治必需的低价短缺药品,不限制全国最低价,供应价格可以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动态调整,以缓解短缺药、救命药的供应紧张问题。
在4月6日,北京市卫计委下发的关于药品阳光采购的紧急通知中也提到,对于因短缺等原因价格上涨的药品,医疗机构应进行严格论证,寻找替代品种,如确实属于无法替代的必需品种,要严格控制药品使用范围、适应症和使用量。并且与药品配送企业积极沟通协商,务必参考全国其他省市同期价格水平确定成交价格,保证临床需求。
7000多品种药
平均降价20%
据了解,4月5日,已经上线运行的“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平台”正式公开,目前已包括有7000多个品种。药品平均采购价格将下降8%,叠加医院取消的15%药品加成,这意味着除已试行取消药品加成的医院外,北京其他所有参与医改的医院,其药品价格预计总体将下降20%。
“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信息的透明及药价的降低。”从事药品政策研究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刘颖介绍。实施医药分开改革以后,以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例,2015年,该药在北京销售的主要两个品牌是进口产品“立普妥”和国产产品“阿乐”,其采购金额达8.24亿,阳光采购后价格分别下降了9.76%和11.47%,节约采购费用8300万元。
药品集中采购,将药品采购价挂网其实并不是新鲜事了。“目前国内各省份几乎都已陆续施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刘颖告诉记者,北京市此次改革的亮点在通过采购信息向公众和社会公开,便于监督药品价格是否真正落实取消加成。
“这对于药企来说也是一次较大的冲击。”据一位业内从事药事管理方面的专家透露,每家药品企业对于市场的布局都有一定侧重,公布之后对企业的价格维护能力以及市场价格体系都带来比较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