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陕西西安一家保健品公司以组织外出旅游名义,雇佣非运营车辆,组织193位中老年人赴周边旅游,途中一辆大巴车失控冲下山崖,造成35名中老年人丧生悲剧。以老年人为目标,运用各种花招手段推销保健品的现象也一直为人们所诟病。
阅读提要
伪装权威
伪装权威的研发机构是保健品营销中一个惯用的花招,目的是把产品包装得更“高大上”,骗取消费者的信任感,吸引中老年人购买。不过,不管研发机构多么高端,生产的都只是功效有限的保健食品,不可能治疗疾病。
免费诱惑
免费的礼品和服务成本加起来可能不足百元。然而,很多老年人在这些“免费”服务的吸引下,花去了几千甚至几万元,这些蝇头小利最后都加在了昂贵的保健品价格中。
神奇功效
一些带着“洋”字的保健品,一旦宣称其来自科技发达的日本或者美国,便在消费者心中被加上了一个光环。可是,说明书老百姓看不懂,产品功效也无处查证,更容易被销售人员忽悠。
能治各种慢性病、高科技进口产品、半年就能治愈、无副作用、免费旅游听讲座……为了达到销售目的,一些保健品商家常常使用各种花招手段欺骗消费者。
最近一段时间,健康时报记者收到不少读者爆料,皆因深陷保健品骗局。为此,我们整理出三个读者受骗的真实案例,帮助更多的中老年人识破花招,理性看待保健品。
秋子葡萄籽胶囊:伪装权威的科研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读者鲁先生:我是一个身患多病的75岁老人,不仅有20多年的糖尿病,10年的心梗疾病,6年的结直肠癌,还有青光眼和骨关节疾病。但上帝还算慈悲没有要走我的命,为此我却踏上了痛苦的寻医问药之路,只要有产品称能治我的病的,我都愿意试一试。
去年10月的一个晚上,我在收音机FM1043频道听到了一则广播,称北大教授王兰介绍了一种叫“秋子葡萄籽胶囊”的产品,说是运用细胞代谢疗法,将老的细胞代谢掉生出新的细胞,可以治疗老年人的各种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脑中风后遗症、糖尿病、青光眼等疾病。一个完整的周期是6个疗程12盒药,多一盒不用,少一盒不行。
这位王兰老师说:“这个胶囊应用了北大73项技术,临床18年没有失过手,你们可以不相信我王兰,但你们不能不信北大。”当时是深夜,我什么都没多想就拨打了400-666-0023的客服电话,购买了半年1680元的秋子葡萄籽胶囊。
药收到后,对方还给我安排了一位姓刘的“大夫”,在他的指导下,我由开始的6粒/每天增加至9粒/每天再到12粒/每天,服药期间我还坚持打胰岛素,吃二甲双胍,并控制饮食。“刘大夫”说,服用半年后,我体内的胰岛细胞将得到新生,到时候就不用再打胰岛素,血糖也能够一直维持在正常值。
我对这个“北大”的产品抱有太多的希望,然而服用半年后,我的病情依然没有丝毫的变化,空腹血糖一直在8mmol/L以上,餐后血糖是13~14mmol/L左右。我再次拨打电话希望王兰老师能够给与指导,但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答复。
我失望至极,花钱不说,想不通的是全国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怎能欺骗老年人,心中很不是滋味。
点评
在鲁先生的来信中,不断出现“药”、“治疗”的字眼,然而经国家食药监总局官方数据库查询发现,这款名为“秋子葡萄籽胶囊”的产品只是一款保健食品,其产品批准文号为卫食健字(2002)第0578号,其保健功能为“延缓衰老”,跟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细胞疗法根本搭不上边儿。
因为一个“北大”的字眼,鲁老相信了广告中的各种宣传,不假思索地拨通了电话。然而,这项产品跟北大也毫无关系。
2015年5月25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声明,称与“秋子胶囊”无任何关系,从未参加过其研发和经营活动,也未授权其生产商和经销商使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名义进行广告宣传。
随后,记者又以消费者身份拨通了客服热线,询问半天,接电客服也说不清该产品与北京大学究竟有何关系,只称其产品生产地在北京海淀区西北旺药用植物所院内。经查询,近年秋子葡萄籽胶囊违法广告屡次被各地食药监局曝光,违法内容大多都是夸大保健食品功效、利用专家名义做功效证明、对功效断言或保证等。
事实上,伪装权威的研发机构是保健品营销中一个惯用的花招,目的是把产品包装得更“高大上”,骗取消费者的信任感,吸引中老年人购买。其实,在购买保健品时,不应只关注广告中宣传的权威研发机构,而应看产品包装标签中生产厂家是否正规,有没有国家食药监总局发的批准文号,被批准的保健功效都有哪些。不管是北大还是别的研发机构,生产的都只是功效有限的保健食品,不可能治疗疾病。
修养堂:极具诱惑的免费治疗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读者边女士:我是一名73岁的退休教师,得益于年轻时经常锻炼,身体还算硬朗无大病。不过,我的血脂一直比较高,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太好,走路、爬楼梯经常觉得关节疼痛无力。
在我家附近,有一些卖保健品的店铺,有一天我经过一家名为“修养堂”的店,销售人员正站在店门口做宣传,听她们说店里正在做活动,中老年人只用交10元钱就可以入会,不仅赠送一副老花镜,还可以享受免费的足疗按摩。
当时我一听就心动了,这种搞活动的机会不多,一定不能错过,于是果断地交了10元入会费。之后我才知道,这家“修养堂”是修正药业在全国开的健康养生连锁机构,在我们盘锦开的连锁店也不少。
之后,我就免费在这家店里“享受”腿部理疗,保健手法五花八门,又是足底艾灸按摩,又是用能散发红外线的木桶泡腿,好几天下来,我感觉自己的腿疼确实好了不少,店员小姑娘对我的态度也非常亲切,我心想,真是赚到了!
可谁知道,刚做完理疗,店员便开始向我推销他们的产品。他们从聊天中知道我血脂高,就推荐我吃一种叫做“沙棘油”的保健品,说是可以降血脂、降三高,对很多老年疾病都有好处,还有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的效果。
然而价格可并不便宜,店员说三个月为一个疗程,让我买8盒,一共是2780元。退休教师的工资不高,我当时还很犹豫。这位店员就告诉我,如果买了保健品,就可以一直享受免费做理疗的足底按摩,会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和学习班,另外,还有出去旅游的机会,这些都是免费参加的。
店员说得天花乱坠,我有点动摇。又因为享受了他们的免费理疗服务,我也有点不好意思,就交钱买了一堆保健品。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在他们的劝说下花了不少钱。然而,现在我已经吃这种“沙棘油”快两个月了,可是一点也没有降血脂的效果。也并没有参加什么培训班和健康旅游,花了这么多钱,感觉自己被骗了。
点评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道理在保健品买卖中也是一样,免费按摩、参加培训班、发放小礼品、免费旅游……老年人常常容易被这些营销手段诱惑。
实际上,这些免费礼品和服务的成本加起来可能还不足百元。然而,很多老年人在这些“免费”服务的吸引下,花去了几千甚至几万元,这些蝇头小利最后都加在了昂贵的保健品价格中。
很多中老年人心地善良,在享受了一系列“免费”服务之后,再加上销售人员的不断劝说,总觉得不买点什么过意不去。而商家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先以免费项目吸引中老年人,再展开推销手段。
在购买保健食品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有些老年人家里的保健食品堆成了山,但真正用上了的很少。像修正牌沙棘油这款保健食品,其保健功能仅为“调节血脂”,要治疗高脂血症,正确的做法应是运动锻炼、控制饮食,必要的时候进行药物治疗。
纳豆激酶:打着神奇功效的国外品牌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读者付先生:我父亲今年74岁了,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不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另外还有肺结核、胸膜炎等多种疾病缠身。年初刚住了很长时间的医院,家人为他的身体担心不已。
今年4月,老父亲出院,仍觉体力不支,走路脚底发软,晃晃悠悠的。他自己也很着急,总想找到一种法子能够让自己快点好起来。
家附近有一家卖保健品的小店吸引了父亲的注意,店员给父亲推荐了一种日本产品,叫作“新一代日本天然超级纳豆激酶”,制造商为株式会社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销售人员说可以净化血液,清除血液中的脏东西,使身体恢复健康,在日本很畅销,日本人普遍高寿都是因为经常吃纳豆的原因。
父亲很相信他们说的话,总觉得国外的产品要比国内的好,于是一下就买了一大盒,一次就花掉了一万多元。自出院开始,父亲每天都吃这种产品,还为此停了医院医生给开的通血栓的处方药。
之前父亲买各种保健品我们没多加干涉,但这次他因为保健品而停药,做子女的不禁担心。我仔细观察了产品包装,上面全是看不懂的日文,一张仅有的中文标签中,也只介绍了产品的营养成分表、配料等,并没有说它有清血管的功效,我不清楚这究竟是一种保健品还是药品。卖该产品的店铺是一间门脸非常小的屋子,店外连个正规的牌子都没有,几个看上去很不专业的人员坐在店内。
父亲一向要强,不听家人的劝阻坚持吃这个纳豆激酶胶囊。我能理解他的心理,人到了生病的时候,总希望快点好起来,不给子女添麻烦,所以才会相信这些偏方。
可我担心的是,父亲现在每天吃七八种药,会不会和这个纳豆激酶发生副作用呢?这个号称是日本来的产品,成分究竟安不安全?
点评
纳豆激酶、莫柔米、空卜……最近,一些带着“洋”字的保健品在中国市场很受欢迎,一旦宣称其来自科技发达的日本或者美国,这款产品便在消费者心中被加上了一个光环,大家宁愿花更高的价格去购买。
实际上,所谓的纳豆,是以黄豆为原料,以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而成的食品。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执行会长王旭峰在其博客中介绍,日本人之所以长寿,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绝非简单的吃了某种神奇食物所致。纳豆,作为一种发酵食物,的确有它的优点,含有纳豆激酶、大豆异黄酮等很好的营养物质,但却绝非清血管、降血脂的“灵丹妙药”,也不可以替代药物。
从产品中文标签上看,这是由浙江中粮农产品有限公司进口的日本普通食品。在日本,类似的食品还有很多,只要无害就能上市。然而,任何进口到中国的保健品必须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有正规的中文标签,包装外盒上也要印上“蓝帽”的标志,否则就不是保健食品,其功效和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
而正是这些国外的产品,说明书很多是外文,老百姓看不懂,天花乱坠的产品功效也无处查证,很容易被销售人员忽悠。这位付先生的父亲听信了产品能够清血管,而放弃最正规的治疗是很危险的。浪费了钱不说,产品成分不明未经检验,还可能有健康危害。
编后:
健康不是买来的
不知从何时起,健康和金钱这两个毫无关联的名字,突然变得紧密了起来。
把这两个名词联系在一起的,正是保健品及其配套服务。
有钱又有闲的老年人,最害怕的是对人之将老的恐惧。通过购买保健品,他们希望能守住健康,延缓老去脚步,许多商家正是迎合老年人这种心态,把保健品包装得高端,令人不容质疑。本文三则故事写照,便是如此。
回头想想,健康和金钱真的有关吗?
我国2005年颁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是,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可见,保健品在人追求健康过程中,起到的最多只是辅助调节的作用,却绝不能治疗疾病。
世卫组织(WHO)也很早就对健康作出了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远非金钱购买保健品获得。
老人为何迷信保健品?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传播源,健康信息成了谣言重灾区,令人真假莫辨。老年人身体机能在衰老,判别能力下降,子女不在身边,更是容易轻信商家精心设计的骗局,发现受骗上当时,退款维权却比登天还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教授曾指出,国民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行为,必须进行一场涉及面广、内涵深刻,甚至是脱胎换骨的膳食、行为革命。
有病早求医,无病早预防。这场追逐健康的革命任重而道远,却绝非买保健品所能达成。
健康买不来,守望健康却并不难。上世纪90年代,WHO早就指明获取健康的方法——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许才是我们守望健康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