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哈利的最后一击

女人对战争的感觉,难免比男人差一些。

吴澧 《 京华周刊 》(

    美国的电影,规矩是要钱的在夏天上映,哄那些放了假的学生仔;要名的在圣诞节前后上映,冲击奥斯卡提名。当然,凡规矩必有例外,比如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仗着小说的粉丝太多,虽是给孩子看的,却照样在年末上映。直到今年最后一集,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下集,才算回归夏天放映,因为粉丝们看了去年11月上映的上集,按捺不住等不及,电影公司只得及早上市。

    说是7月15日周五上映,其实周四下午,纽约的影院外面,人们已经开始排队,等着抢12点之后午夜场的票。最起劲的人,其实不是孩子,而是二十刚出头的年青人。自从哈利·波特小说第一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于1998年问世,十三年过去了。第一批读哈利·波特的孩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看这最后一集电影,似乎是个仪式:童年终于过去了,这是一个兴奋也带点伤感的告别礼。

    从童年进入社会,对任何人都不容易。哈利的告别礼,则是魔法世界的善恶大决战。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译本的书名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译者马爱农、马爱新)有三十六章,电影下集在第24章“魔杖制作人”、全书约三分之二处开始,然后基本按小说情节推进。

    哈利和他的两个死党罗恩、赫敏,遵照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老校长邓布利多的指示,去寻找并摧毁恶势力头目伏地魔的分灵体(Horcrux)。同时,他们偶然发现,魔法世界有三件“死亡圣器”(Deathly Hallows)。三宝之一的接骨木魔杖——魔法世界里威力最强大的魔杖——伏地魔也在到处寻找。

    关于死亡圣器的传说,值得在这里引述一遍。三个兄弟要过河,他们用魔法造了一座桥。这让死神很不高兴,因为他总是悄悄淹死那些淌水的人,这回却眼看着三兄弟大摇大摆走过去。但狡猾的死神反而祝贺三兄弟,并赠送他们每人一件宝物。爱出名的老大讨了一根永远为主人赢得战斗的魔杖;傲慢的老二故意羞辱死神,讨了一块能够召回死者的石头;谦虚而有智慧的老三不信任死神,讨了一件死神无法追踪他的隐形衣。后来老大在睡梦中被人杀害,魔仗被盗走。老二痴迷一个不幸夭折的女孩,但召回的死者并无真实肉身,老二因失望而自杀。两人的命都被死神收走。只有老三快乐度日,死神始终找不到他。

    老大的故事,其实就是邓布利多的命运。老二的故事,则是魔法学校继任校长斯内普的命运。老三的故事,自然就是哈利·波特的命运了。书里电影里都没这么说,但悟出这个故事的深意,大概可以算作比看最后一集电影更可靠的童年告别礼。电影末尾,十九年后,哈利甚至都没有担当霍格沃茨的校长,尽管他应是最恰当人选。他只是过着相妻教子的普通生活。

    但在这之前,哈利必须完成天降之大任。他不能盲目地服从长辈的指示,仅是寻找伏地魔的分灵体;他也不能只相信自己的直觉,仅是寻找死亡圣器。在前人的经验和年青人的自我探索之间,他必须维持一种平衡。只有两者结合,哈利才能最终摧毁伏地魔。哈利必须毁灭那些分灵体,伏地魔才不能借着分灵体内贮存的部分灵魂而复活;哈利也要想明白接骨木魔杖的用法,才能在清除了所有七个“分灵”之后,引诱伏地魔用此魔杖指向哈利,对他作出致命一击——其实是致了伏地魔自己的命。

    从童年转向成年的一些有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实是悄悄隐藏在故事之中。

    电影虽短,容不下小说的全部细节,却弥补了小说的一些不足,导演和编剧相当有水平。尤其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善恶两军大战,电影比小说好看很多。笔者不是指电影的视觉优势,而是罗琳真的没写好——女人对战争的感觉,难免比男人差一些。

    罗琳写战争,有很多煽情之处。但电影表现得非常英国绅士——那种散步遇雨,旁若无事、照行不误的风度。魔法学校的学生们,沉静地坐在朋友和亲人的尸体旁,不言不语,神情刚毅。他们既不痛哭,也不欢呼胜利。经此一战,他们不但成人,而且成为绅士。

在风中挥棒
八月藏事
不能向美国看齐
哈利的最后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