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不能向美国看齐

日美之间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日本对美国产生的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反感,转而学习德国,和苏联。

俞天任 《 京华周刊 》(

    二战前,虽然当时美国已经是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了,但几乎没有日本人喜欢美国人,不止不喜欢美国人,甚至都没有人想过要向美国人学习。陆军海军和官僚们想的都是向德国人学习,甚至向苏联人学习。要说明这件事,只需要看一下“革新官僚”代表人物岸信介的经历就知道了。

    盖棺定论,中日两国的各派人士现在对作为政治家的岸信介的一贯政治立场都是同样的评价:反共和保守。但是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一段时间,岸信介可是经常被人攻击为“赤化”的,这是因为岸信介是推销“统制经济”最卖力的人。

    岸信介兄弟姐妹十人,他在三兄弟中排在正中间。哥哥是海军中将,弟弟是因为提倡日本“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的非核三原则而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佐藤荣作。

    岸信介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1920年进了农商务省,1925年这个省分家,岸信介就在商工省呆了下来。

    1926年,正好赶上美国举办纪念建国150周年的第二次费城世博会,日本人当然得参展,于是岸信介就被派到世博会去帮忙。半年的世博会结束之后岸信介又绕道欧洲在德国英国考察之后再回国。

    在美国,他看到当时的日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还没有达到的100万吨钢铁年产目标只是美国一个月的产量。和山本五十六一样,日美之间的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岸信介产生的也仅仅是一种无法追赶的无力感,由此而来对美国产生的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反感,而绝非亲近感。

    而在德国那儿岸信介找到了一条看起来是适合日本人走的道路。“日本学不了美国,但是学习德国是可行的。”摆脱恐慌的唯一道路就是像德国人那样实现产业合理化。“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来强化国际竞争能力,以企业集团和卡特尔来消除无秩序的竞争——也就是强化垄断,强化劳动”,一句话,国家必须统制经济。

    岸信介是这个经济统制运动的中心人物。

    就在这个时候,苏联从1928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日本人,不管是少壮派军人还是精英官僚都受这个五年计划影响很深,岸信介在日后的回忆中说:“那是一种震惊,和我们所知道的,所习惯了的自由主义经济完全不同。一直到现在都无法忘记那种恐怖感,敌手居然可以预先设定经济目标然后去达成。”苏联比德国人走得更远。

    苏联不存在私有财产,可是日本是一个承认私有财产的国家,但是岸信介有一种独特的体制观。岸信介认为天皇制是一回事,私有财产又是另外一回事,维护天皇制并不意味着要维护私有财产,岸信介一直到晚年都没有改变他的思想:“我连天皇制都从不认为是绝对的,更不会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岸信介不是一般的文人,他可不仅仅停留在发表一下演讲什么的,他是干实事的。他干的实事就是立法。

    日本和其他国家的高级官僚有一个特点就是出身于法律系的特别多。律师要干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立法。而法律一旦成立之后很难废除,这样就能保证人走茶不凉。只要这条法律还在,就只能这么干下去,这可能也是人家不折腾的原因。

    1931年日本出台了在以后的国家统制经济中起最大作用的《重要产业统制法》,这部法律连行文都是由岸信介完成的。在实施这个法律的时候岸信介更是冲在第一线。水泥行业缔结行业卡特尔就是在临时产业合理局工商官岸信介的亲自推动下成立的。1936年5月岸信介又主持制定了《自动车制造事业法》来促进汽车的国产化,这个法律指定只有日产,丰田和五十铃才能制造汽车,《丰田王国》一书中有关于当时汽车行业的后起之秀丰田为了挤进这个“法律指定”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活动。

    这个《重要产业统制法》也在1936年5月得到修订,根据这个法律制定了生铁生产等19个重要产业(后来又增加了7个),由国家出面培养大企业托拉斯。 

在风中挥棒
八月藏事
不能向美国看齐
哈利的最后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