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一胎政策怎么改?

本刊记者 郭田珍 《 京华周刊 》(

    近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一胎化为主的计划生育政策,调还是不调,如何调?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最新数据。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从2000年的12.65亿增至13.39亿。过去十年人口年均增长0.57%,比上一个十年下降0.5个百分点;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其中,60岁以上人口占了总人口的13.3%,较2000年上升了近3%;0-14岁人口占比为16.6%,而这一数据在1990年为27.69%,新生人口增速快速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数据进一步证实了此前专家们的担忧——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生育率水平较低,老龄化进程加快。一胎化为主的计划生育政策,调还是不调,如何调?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进入低生育水平

    问:这次人口普查数据能看出我国当下人口总体形势如何?

    于学军(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从普查数据看,目前我国人口发展处在劳动力充足、人口有活力、布局有余地的最好时机。但是,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最严峻的时期还没到来。

    到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将承受人口总量最大的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凸显、城镇人口超过60%、劳动年龄人口减少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走向高龄化等多重人口压力,将成为影响我国从中等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一个重要因素。

    问:通过这次普查报告数据,我国处于低生育水平。生育率多高才算合适?

    郑真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教授):按照人口统计学上的说法,如果能够维持两代人的简单再生产,女儿那一代就至少应该生育2个孩子。国际上一般采用2.1作为人口生育更替值。低于这个更替水平,就被称为低生育率。

    2.1是个理论值,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都不会恰好达到这个数值,都是围绕这个数值上下波动。那么,我国目前的生育率到底是多少?还需要根据人口普查数据的下一步公开来计算。这次公布的是第1号公报,以后还会陆续公布2号、3号公报。目前看,专家们的观点介于1.3-1.8,这个数值表明,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人要少,这就表明我国进入低生育水平了。

    梁中堂(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妇女生育率维持在6.0左右,1979~1980年降到2.8左右,1990年普查前一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14。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计生主管部门宣布我国妇女生育率为1.8,进入低生育率阶段。

    问:低生育率说明了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人口后果?

    张为民(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低生育率说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增长将继续下降,预计将在2032年前后达到人口零增长。

    翟振武(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按照这个趋势,在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会实现零增长。我国已经从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高出生、高死亡率、高增长率”模式步入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模式。 

    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对零增长预测的时间虽然略有不同,但是大致都差不多。过去认为零增长是好事,那个时候是考虑到人口是人“口”,要占有消耗资源,但是后来也发现人口也是人“手”,是劳动力和家庭供养,到了零增长不完全是个好事,要看人口结构的变化。 

    未富先老带来隐忧

    问:第六次普查公报数据显示,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的同时,老龄人口在增多。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平均增加的老年人将从“十一五”的500多万提高到800多万。未富先老会带来哪些担忧? 

    郑真真:低生育率减少的是小孩的数量,直接导致社会年轻人数量的减少,随着人类寿命越来越长,社会上老人会越来越多。我国目前还是家庭养老为主,今后如何解决老龄化问题,需要国家综合统筹各方面的政策和法律。

    老龄化还会严重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目前已经出现了人口结构不足以支撑劳动力市场的状况。

    蔡昉(社科院人口所所长):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人均收入增长的四分之一可归因于人口红利,在2013年人口抚养比将呈不断下降趋势,而这相应会带来人口红利的转折。

    马建堂(国家统计局局长):未来10年,每年适龄劳动力资源都能稳定在9亿左右。“十二五”期间,劳动力供应总体是充裕的。

    2013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会逐步下降,特别是2020年以后会下降得较快。这意味着我国劳动力的成本将可能提高。那个时候,仅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是做不到了,更要靠质来取胜,靠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政策不会全国性大调

    问:当前我国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还是维持低生育率水平吗?

    于学军:今年4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提出,要“充分认识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现阶段为什么要强调稳定低生育水平呢?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十一五”后,我国正好面临一个小的生育高峰。第二,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对生育政策做了一些微调,对二胎的生育条件有所放宽。第三,近年来,一些地方对低生育水平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下降了。在这个时候,要做出生育政策大调整,可能会出现人口大起大落的后果,不利于人口平稳、健康地发展。

    但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不是使生育率越低越好,它只是为了调节人口再生产,使人口再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人的全面发展互相促进,所以,这个政策不会是永远不放开。

    问:一胎化为主的计划生育政策,面临着微妙的调整,如何调?

    郑真真:30年前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在人口急剧增长、近乎失控的状态下提出来的。其实,30年来,这个政策在各地一直进行着微调。今天来看,可以肯定的是,调整是应该的,但不会是全国性一刀切的大调。

    杜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今后要靠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政策来促进社会进步,而不是靠更加严格控制人口的办法来提高各项经济指标。靠这种减少分母的办法提升经济水平,会产生更大的社会代价。

    问:1974年,联合国在布加勒斯特召开了世界人口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印度代表团团长说:“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您怎么看这个观点?

    郑真真: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生育率和生育意愿比发展中国家要低,非洲生育率最高,北欧生育率就很低。从国内看,也是这个趋势。最近五年来,我们课题组在江苏调研城乡生育意愿时发现,即使是符合二胎生育政策的人,愿意生二胎和真正生了二胎的比例也都很低。

    现行生育政策和群众的需求不一致,符合生两个孩子的家庭不愿生,想生的家庭政策又不允许,这实际上就是人为政策上造成的矛盾。计划生育政策的目标要转变,应该从控制人口向帮助人们在合适的时候生出健康的宝宝转变。

    过去30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起到了很大的抑制人口增长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政策对人口的影响会越来越弱。人口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自然规律,我们必须要尊重,而不必对政策这么依赖。

撤诉李庄 谁的胜利
于建嵘的底层立场
一胎政策怎么改?
马英九的对手
李大钊为什么没参加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