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感恩、反思与展望

口述|田芊 《 京华周刊 》(

    清华的诞生就是应时运而生,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所以清华必然是绑在或者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基本上做到顺应时代发展,这是清华成功的原因。

    清华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原校史研究室主任

    整理|本刊记者 陈城

    夜幕下的清华大学,静谧而幽美。

    走过清华大学9号楼长长的通道,本刊记者如约来到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这座红砖结构四层楼的建筑已显老旧,推开半掩的房门,田芊正趴在写字台前低头忙碌着。抬头、微笑、起身,和蔼的白发老者,坐定后开始了讲述。

    1964年,18岁的田芊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47年光阴似箭,田芊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先后任校长办公室主任、精密仪器系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编辑委员会副主任、校史研究室主任等职,见证了清华大学近半百载风雨。    

    “我对清华只能说有所了解”,淡笑间,清华精神便流露出来……    

    清华历经“三阶段、四起伏”

    认识清华,应该先了解她的历史。

    清华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她的百年历史很珍贵。关于这段历史,我觉得应该分阶段来说,这样才能够更透彻、更清楚。清华老校长蒋南翔1962年就提出来,对清华历史要“三阶段、两点论”,这个思想一直指导我们现在对清华校史的研究。我们把清华大学分成三大阶段,四个起伏。

    三个阶段,一般这样划分。

    从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到1948年12月15日海淀区清华园解放,这是第一阶段。也就是从清华学堂,很快更名为清华学校,然后国立清华大学,当中还有西南联合大学,一直到复原后的清华大学这个阶段,一般我们称这段时期为老清华。

    1949年1月10日,时任北平军管会文化委员会主任钱俊瑞宣布接管清华,一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第二阶段。这里面可以分几个时期,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经历了质的变化,从原来的综合性大学变成多科性工业大学。然后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跟全国一样折腾到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第二阶段我们也叫新清华。

    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是第三个阶段,一般也叫今日清华。当时清华提出“在提高中发展”,我觉得是非常符合时代精神的。1985年,清华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发展目标,2011年百年校庆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接下来目标,21世纪中叶努力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重点要谈的,还是四个起伏。

    第一个起伏是清华的成立。1911年满清政府已经衰败到谷底,中国受尽八国联军的欺凌,不久就爆发了辛亥革命。当然,不能说先有清华后有辛亥革命,但这里面也反映出历史的必然。两个事件都发生在中国衰败的最极点,清华诞生必然赋予一种历史使命,叫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在清华学习和工作的人,应当比别的学校别的地方人更多一份爱国之心,更多一份责任之感。为什么,你在国耻学校学习工作,应该有更切身的体验。

    第二个起伏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很不容易发展起来,已有理工文法四大学院,日本侵华战争来了。清华、北大、南开奉命先到长沙,又往西迁昆明,前后达八年时间。这八年在清华历史上是很光辉很重要的一段历史,当时办得最大最成功的就是西南联大。艰难困苦的条件,更能磨砺和激励师生们的斗志,培养了很多杰出人才。据统计,1979年中国科学院恢复重建时,院士中有四分之一是西南联大毕业的。

    第三个起伏是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对于院系调整现在有不同说法,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说好或者不好。当时院系调整还是为了国家建设急需人才的需要。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受到苏联影响,划专业又过细了,有它的不足或者是缺陷。特别对清华来讲,当时清华五大学院(文理法工农),结果农先分掉了,文理法大多数和燕京大学、以及老北大合并成现在的新北大(现在北大文理科老教授很多一部分是清华人)。剩下的工还在分,当时五道口有八大学院,如航空学院、地质学院、矿业学院、钢铁学院等,原来都是清华一个系。最后清华只剩了7个系。

    第四个起伏是文化大革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迅速发展蒸蒸日上,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多科性工业大学。文革开始,清华大学一下搞乱了,而且成为文革重灾区,文革很多事件确实也跟清华有关,包括清华武斗,“七 二七”后工宣队进到清华等。好在后来文革结束,紧接着改革开放,清华随国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成功源于大楼、大师、大思

    清华拥有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虽然京师大学堂(北大)、北洋大学(天大)都早于清华,但清华一开始是照搬美国教育模式建立,后来按照中国国情进行改造,是中国最早按现代教育模式建立的大学。百年清华有很好的校园——“大楼”,有很好的教师——“大师”,更有很好的办学、治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大思”,扎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先进科学思想。

    清华成功还得益于一百年来遇到的好校长,特别是历史关键时期,出现了周自齐、唐国安、周诒春、曹云祥、罗家伦、梅贻琦、蒋南翔等人。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治学理念上,清华大学做到了一以贯之、没有动摇,这也是清华成为名校的重要因素。

    清华百年之际,我觉得有三件事必须做。

    首先要感恩。要感谢一百年来所有在清华学习和工作、为清华做出努力的人,包括老师、学生、职员、工人,他们中有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还要感谢一百年来国际和社会所有关心支持清华的人,借百年校庆好好感谢。可以说,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和关爱,才有今日的清华。

    其次需反思。反思就是好好研究清华历史,好好总结清华办学道路。应该说,我们的成绩是主要的,三个阶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能光说好的,光听好的,也要看到我们有哪些不足。本校学生蒋方舟、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都对清华有批评,我个人对此态度是欢迎的。至于说得准不准、对不对?另说。但是这种思路是对的。校庆不是光庆祝,高高兴兴敲锣打鼓,还应更深层次地思考哪些是经验、哪些是教训,我们还任重道远。

    最后是展望,今后100年怎么搞,甚至再说长一点,长远的发展清华怎么走?我以为,清华不像企业哪天可能倒闭,她会永远存在下去。但是她怎么发展,恰恰是我们一代代人要思考的问题。改革开放后,我们提出在原来基础上提高,在提高中发展,这个理念很重要。正是因为我们“站起来说话”,才有后面提出世界一流大学。我当校长办公室主任时,清华校长是张孝文,他曾经说:“我们不能老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跑,跑啊跑啊,最后连人家屁股都摸不着了”。这个比喻挺形象,你就得往前赶、超越。

    清华的诞生是应时运而生,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所以清华必然是绑在或者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基本上做到顺应时代发展,这是清华成功的原因。

    校训并非清华精神全部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最早是1914年梁启超提出的。当时,在清华第一个大礼堂同方部,梁启超发表了《君子》演说,希望清华学生做君子,不要做小人,他引用了《周易》里面的八卦,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个提法恰恰和清华相吻合,在《清华学堂章程》里就有清华要自强不息,所以一下引起师生共鸣,慢慢演变成清华校训了。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校训什么时候形成的,什么时候决议的,没找到。但上世纪20年代初,校徽已经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写在上面,这个时期已经定为清华的校训。我一点不夸张地说,清华校训是最好的校训。为什么?她不光体现了清华的精神,还体现了中华的民族魂。中国太需要自强不息了,现在更需要厚德载物。

    清华校训是清华精神的一部分,或者是核心的一种体现,但并不是全部。清华精神有更深更广泛的内涵,很难用一句话概述。我认为清华精神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一是爱国精神,这是清华精神重要的环节。爱国不是光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通过你的岗位,通过努力忠诚实现。二是实干精神,这是清华精神的特色。抗战初期,梁思成带着林徽因等人全国各地徒步考察,发现唐代建筑,还有赵州桥、应县木塔。三是进取精神。进取精神体现了我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追求完美。四是团队精神。清华人本质教育的就是要有谦虚精神,强调的是团队等集体的作用。如果清华精神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责任”,为了国家、时代做出应尽之责。

    清华精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很看重清华情结。什么叫清华情结?我举一个例子,中国现代经济学泰斗陈岱孙早年在清华学习任教,1952年去了北大。虽然离开了清华,但他一直很留恋,时不时要回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是他一手推动建起来的。在医院临去世前,弥留之际的他睁开眼向护士说了最后一句话,“这里是清华。”这,就是清华情结。

    朱镕基总理说过“饮水思源、终生难忘”,他思的这个源,不仅仅是原来学的数理化,最根本的还是清华精神。一个学校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对人才影响最大的,或者是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大学文化传统精神。  

    清华大学已经100年,通过一代代老师、学子,当然也包括校长,共同打造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一种精神。这种打造形成的东西,是通过历史沉淀慢慢积累形成的,永远不会褪色。 

百年清华
“治国理政”的清华传统
光有“行胜于言”是不够的——专访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
感恩、反思与展望
他们说清华
清华精神与中国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