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东部沿海叫喊“缺人”已有年头。但这次的“用工荒”似乎是真的了,因为东部沿海、中西部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争夺农民工。
争夺农民工
1999年,“西部大开发”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从此,一个影响中国西部发展的重大战略正式出台。物转星移,时光顺着长江水一路东流,中国的东西部经济版图也在这12年一轮回之间发生着重大的变迁,一场中西部与东部展开争抢农民工的战争已“真枪实弹”地打响。
重庆。多家企业春节前后开始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处拉起横幅,发起传单,希望返乡过春节的农民工能在今年春节后,留在重庆上班。
武汉三镇。2月11日这一天,11场“春风行动”招聘会同时启动。印有武汉招聘信息和求职提醒的《春风卡》,派发到武汉每个车站、码头、人力资源市场等地的农民工手中。而在接下来一个月,武汉市将举办117场免费招聘会,8000多家企业提供24万个就业岗位,其中约七成为武汉本地岗位。
当中西部地区政府企业一条心地挽留老乡的同时,沿海东部城市也“求贤若渴”地巴望着农民工“回巢”。
上海。近400辆长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门口”接回农民工。
绍兴。春节上班第一天,绍兴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带着企业代表,赶赴甘肃、广西等地招收务工者。由于“用工荒”,绍兴市就业局去年底就与重庆涪陵、四川等地联系,希望对方输送劳力,没想到被婉言谢绝。两地反而表示,希望在绍兴务工的当地人回去“建设家乡”。
以前劳务中介公司“贿赂”企业人事经理,推销农民工的现象,也已绝迹。如今已是劳务中介帮助企业招到农民工可以获得提成。
大企业“西进”
去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要求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2010年,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产业开始加速西进。这场大企业的“西进”运动点燃了这场农民工争夺战的战火。
去年,三大电子代工企业宣布投资成都。2月11日,台湾纬创集团成都生产基地正式开工。上月,仁宝集团成都生产基地已经开工。据中国经营报称,富士康用惊人的“成都速度”在76天内建起成都基地,并宣布投资50亿美元用于基地建设。据《第一财经日报》统计,这三大基地存在40万人的用工需求,而富士康项目需要在6个月招满25万人。
这些大企业的西进,主要是看中中西部低廉的用工成本与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更重要的是,中西部地方政府对于大企业的入驻往往能给出相对优厚的条件。
事实上,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已加入西进运动。以四川一省为例,“十一五”期间,电子信息、重工化、钒钛钢铁、天然气化工、整车制造等领域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由2006年的1096亿元预计增长到5000多亿元,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此外,重庆、西安、武汉、长沙等中西部城市也打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牌,将原本把东部沿海城市作为主要生产基地的各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到自己的各类开发园区。
基础设施投资狂潮
韩国最大私立研究机构三星经济研究院2010年3月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拉动内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开发农村、西部市场,加大在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基础设施投资则必然产生大量的用工需求。
以四川一省为例。2010年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26户中央直属企业(含子公司)与四川18个市州共签约大型项目46个,项目总投资额1090亿元(含战略协议金额)。“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4万亿元,其中后三年达到3.3万亿元。2010年,四川的固定投资达13582亿元,增长13%。
而与此同时,四川省政府的调研显示,2009年底,遂宁市21家企业用工缺口约达20%;截至2010年3月5日,遂宁市电子工业园的用工缺口已高达30%,缺工数量3000人左右。
由此,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火车站才会频繁上演截留农民工的一幕幕。
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保中心副主任张翼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承认,“像安徽的一些企业发展,当地的官员也主动去帮助企业招工,这也有过。但像重庆这样的直辖市政府官员出面来截留农民工,这是第一次,从新闻报道,以及从企业发展的阶段上来说,是一个非常显著的转折点。”
真假“民工荒”
当中西部首次出现用工荒,可以说是中部的崛起战略的实施开始见效。但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供给的农民工增量每年都在缩减。换言之,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无限供给”正向“有限供给”转变。
根据《四川省统计年鉴》,2011年以后四川省新增劳动力将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十二五”时期农村新增劳动力将从2011年的116万人逐年减少至2015年的94.5万人。这一数据预示着四川地区的人口红利的变化。
什么是人口红利?从人口学上讲,“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保中心副主任张翼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人口红利还没有到完结的地步,但是结构性的红利增量在萎缩。比如说农民工在上世纪80年代是小学毕业生为主,到90年代开始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到了新世纪的这十年,初中毕业生的数量开始下降,而高中阶段以上的,受过职业教育的这部分农民工数量增长迅速。这就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如果产业仍然在使用初中跟小学的毕业生作为劳动力,那企业根本就招不到人了。
更何况,近年东部沿海的工资优势逐年下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东部地区的平均月工资为1455元,只略高于中西部几十元钱。
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年龄的歧视有着奇特之处。目前,中国农民工主力的年龄结构是在18至35岁之间,一旦超过这个年龄段,农民工在城市的竞争力会下降,最终不得不回到农村。因此,如今的“用工荒”在一定程度上,是小年龄段、低文化的农民工的短缺。
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首先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而中西部就不应该在举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牌子进行发展。试想下,东部沿海做一桌饭,中西部做相同口味的一桌饭,会做这口味的厨师人数固定,而海内外爱吃这口饭的人有限,这产业又是否能发展好,竞争又如何能不激烈?
因此,如果“用工荒”长期存在,将更有力地倒逼东部企业的转型升级,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本地区发展附加值高、对外来务工者需求量相对较小的高利润产业。
编辑 张巍华(资料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央电视台)